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23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工程机械驾驶室技术领域,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步骤一,通过在仓门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加装防护圈以及垫板,减少仓门打开后出现的碰撞;步骤二,仓门的内部设置抗震缓冲保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受到的外力一部分由伸缩套杆直接作用在钢板上,另一部分通过伸缩套杆上固定端的外壁将受到的推动外力传递到连接杆上,推动滑座在滑杆上滑动,滑座挤压着压簧,将外护板受到的另一部分外力消减到钢板上,避免外力对钢板的直接冲击挤压,避免仓门产生过大的形变,保护驾驶室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种驾驶室的设计安全性能更高,通过风机抽取驾驶室内的空气,可提供驾驶室洁净的驾驶环境。可提供驾驶室洁净的驾驶环境。可提供驾驶室洁净的驾驶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驾驶室
,具体为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行的加速,工程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工程机械驾驶室是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的工作区域,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通常具备主机、能够进行工程作业所要动作的作业装置、以及搭载在所述主机上的驾驶室,驾驶室中装备有用于供作业人员就座的驾驶座、包含操作杆在内的控制箱。
[0003]目前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性能受到极大的考验,当工程的外部环境复杂多样,可能会危害驾驶室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在施工时,不能轻易打开窗户,导致驾驶室内不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工程机械在施工时,外部环境的因素对驾驶室的考验增加,无法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驾驶室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差。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0007]步骤一、通过在仓门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加装防护圈以及垫板,减少仓门打开后出现的碰撞;
[0008]步骤二、仓门的内部设置抗震缓冲保护机构,采用外护板、钢板以及内护PVC绝缘板三层加固的方式;
[0009]步骤三、通过储物净气室内腔底部的风机,驾驶室内的气体通过内进气孔进入储物净气室中,由排气孔排出;
[0010]步骤四、通过将矩形框架板安装在凹腔的下方,通过除尘净化复合网隔绝驾驶室内灰尘的进入并净化驾驶室内空气。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驾驶室的两侧表面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仓门,所述仓门的外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的表面匹配设置有垫板,所述仓门包括钢板,所述钢板的一侧压合有外护板,且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内护PVC绝缘板。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护板与钢板的内部设置有抗震缓冲保护机构,抗震缓冲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外护板与钢板连接处的伸缩套杆,所述钢板的表面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与滑腔滑动相连的滑座,且滑杆的外表面靠近滑座的一侧固定套设有压簧,所述滑座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与伸缩套杆固定端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套杆设置为两组,两组伸缩套杆关于钢板的水平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驾驶室的内腔底端表面设有储物净气室,所述储物净气室的内部设置有壁板,所述壁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储物净气室内腔底端相固定的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气孔板,所述储物净气室的一侧表面设有排气孔,且储物净气室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外进气孔,所述外进气孔与排气孔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壁板的上方设置有与储物净气室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封板,所述封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与壁板相匹配的卡板座,所述卡板座的底端表面设有凹腔,所述封板的顶端表面与凹腔相匹配的位置设有内进气孔。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卡板座的底端表面靠近凹腔的外壁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架板,所述矩形框架板的内部设置有除尘净化复合网,且矩形框架板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拉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储物净气室的内壁靠近壁板的上方设有定位孔,所述封板的顶端表面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部限位安装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且拨杆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限位腔内壁相固定的拉簧,封板闭合状态下,定位柱的一端卡入到定位孔的内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防护圈以及垫板对仓门进行防护,垫板与平整的碰撞物直接接触,当形状不规则碰撞物的外力作用在外护板的表面,由外护板挤压着伸缩套杆,一部分外力由伸缩套杆直接作用在钢板上,另一部分外力通过伸缩套杆上固定端的外壁,并将受到的推动外力传递到连接杆上,连接杆的末端推动滑座在滑杆上滑动,滑座挤压着压簧,压簧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可将外护板受到的另一部分外力消减到钢板上,避免外力对钢板的直接冲击挤压,避免仓门产生过大的形变,保护驾驶室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种驾驶室的设计安全性能更高。
[0019]2、通过风机抽取驾驶室内的空气,驾驶室内的空气通过多个内进气孔并穿过除尘净化复合网到达储物净气室内,穿过气孔板由排气孔排出,可提供驾驶室洁净的驾驶环境,通过定位柱的一端插入到定位孔的内部,可实现封板与储物净气室的安装,封板的打开和关闭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仓门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净气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封板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驾驶室;2、仓门;200、防护圈;210、垫板;220、排气孔;230、外护板;240、伸缩套杆;250、连接杆;260、钢板;270、内护PVC绝缘板;280、滑腔;290、滑座;300、滑杆;310、压簧;4、储物净气室;400、风机;410、气孔板;420、封板;430、内进气孔;440、外进气孔;450、定位孔;460、卡板座;470、凹腔;480、矩形框架板;4810、插块;4820、拉块;4830、除尘净化复合网;490、插槽;500、限位腔;510、拨杆;520、定位柱;530、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8]请参阅图1

图5所示,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0029]步骤一、通过在仓门2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加装防护圈200以及垫板210,减少仓门2打开后出现碰撞的可能性,保护仓门2;
[0030]步骤二、仓门2的内部设置抗震缓冲保护机构,并采用外护板230、钢板260以及内护PVC绝缘板270三层加固的方式;
[0031]步骤三、通过储物净气室4内腔底部的风机400,驾驶室1内的气体通过内进气孔430进入储物净气室4中,由排气孔220排出;
[0032]步骤四、通过将矩形框架板480安装在凹腔470的下方,通过除尘净化复合网4830隔绝驾驶室1内灰尘的进入并净化驾驶室1内空气。
[0033]实施例1
[0034]驾驶室1的两侧表面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仓门2,仓门2的外表面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步骤一、通过在仓门(2)的外表面边缘位置加装防护圈(200)以及垫板(210),减少仓门(2)打开后出现的碰撞;步骤二、仓门(2)的内部设置抗震缓冲保护机构,并采用外护板(230)、钢板(260)以及内护PVC绝缘板(270)三层加固的方式;步骤三、通过储物净气室(4)内腔底部的风机(400),驾驶室(1)内的气体通过内进气孔(430)进入储物净气室(4)中,由排气孔(220)排出;步骤四、通过将矩形框架板(480)安装在凹腔(470)的下方,通过除尘净化复合网(4830)隔绝驾驶室(1)内灰尘的进入并净化驾驶室(1)内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使用之前,在仓门(2)的外表面边缘处焊接防护圈(200),在打开仓门(2)后,通过垫板(210)避免仓门(2)的表面出现碰撞摩擦,保护仓门(2)表面的完整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抗震缓冲保护机构,外界工程环境中的外力作用在外护板(230)的表面,外护板(230)推动着伸缩套杆(240)伸缩,伸缩套杆(240)固定端的外壁在活动状态下使得连接杆(250)发生活动,伸缩套杆(240)的一部分外力作用在钢板(26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杆(250)的推力作用下,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国吕立贤胡松王威王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福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