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28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包括同轴的混合管和燃气管,燃气管与燃气源相通,较大的混合管的后端与较小的燃气管的前端在轴向相对并且相连接,燃气管前端与混合管后端之间具有吸入间隙;在燃气管外周具有与空气源相通的空气环管,在空气环管前端的出气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燃烧器的燃烧喷管。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燃烧器一般有布置在燃烧器中心的中心燃烧喷管和位于中心燃烧喷管周边的外环燃烧喷管。为了降低氮氧化合物,出现了一种新的外环燃烧喷管,它包括同轴的混合管和与燃气源相通的燃气管,较大的混合管的后端与较小的燃气管的前端在轴向相对并且相连接,燃气管前端与混合管后端之间具有吸入间隙。使用时,混合管和燃气管的前段要伸入到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区,当燃气经燃气管流出、进入混合管,炉膛内的烟气经吸入间隙被吸入混合管内与燃气混合,经混合管前部流出后进行燃烧。由于加入的烟气能够冷却火焰的外焰温度,减弱氧气与氮气生成氮氧化合物的过程,从而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均匀了降低火焰的温度峰值。
[0003]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火焰的温度峰值仍然较高,氮氧化合物含量降低有限,氮氧化合物整体排放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把吸入间隙处的烟气、空气吸入混合管和燃料参与混合燃烧,有效降低CO的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外环燃烧喷管。
[0005]本技术所述的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包括同轴的混合管和燃气管,燃气管与燃气源相通,较大的混合管的后端与较小的燃气管的前端在轴向相对并且相连接,燃气管前端与混合管后端之间具有吸入间隙;在燃气管外周具有与空气源相通的空气环管,在空气环管前端的出气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
[0006]上述的外环燃烧喷管,燃气管后部连接前小后大的锥形过渡段,较大的锥形过渡段后端与燃气源相通
[0007]上述的外环燃烧喷管,空气环管后部连接前小后大的锥形管,锥形管后端与空气源相通。
[0008]上述的外环燃烧喷管,锥形管后端与向后延伸到锥形过渡段外周的空气进管相连,空气进管后端与锥形过渡段外周相连,在空气进管的周向开有与空气源相通的空气入口。
[0009]上述的外环燃烧喷管,混合管的后端与燃气管的前端通过径向延伸的叶片相连。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具有该外环燃烧喷管的燃烧器安装在锅炉上,环燃烧喷管的混合管、混合管前端部伸入到锅炉炉膛内。当然,外环燃烧喷管的轴向位置,可以通过调节组件进行适当调整。这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说明。
[0011]本技术的主要创新在于,在燃气管外周具有空气环管,在空气环管前端的出气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至于空气环管如何与空气源相通,燃气管如何与燃气源相通,属于现有技术。
[0012]本外环燃烧喷管在工作时,炉膛内的少量烟气、从空气环管前端的喷出的空气,在吸入间隙与燃料混合后向前喷出混合管燃烧,这样有烟气、空气的预混三介质燃料可以防止贫氧燃烧带来的脱焰问题,能降低CO的排放(CO≈0%),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同时由于有空气从燃气管外流过,避免过高温度的烟气对材料的损坏;燃气管前端外周为前小后大,使得烟气更容易被吸入混合管,改善了烟气流动的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的示意图。
[0014]图2是出气口36等处的示意图;
[0015]图3是空气入口34等处的示意图。
[0016]图中,混合管8、燃气管21、锥形过渡段22、燃气连通管23、燃气配气管24、出气口36、空气环管31、锥形管32、空气进管33、空气入口34、空气腔3、壳体4、叶片9、吸入间隙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所示的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包括同轴的混合管8、燃气管21、锥形过渡段22、燃气连通管23、空气环管31、锥形管32、空气进管33。
[0018]混合管8直径较大,燃气管直径较小。混合管8后端与燃气管21的前端在轴向相对,并通过多个分布在混合管圆周方向的径向延伸的叶片9相连。燃气管前端与混合管后端之间具有吸入间隙10。
[0019]燃气管21前端外周为前小后大的锥形。燃气管21的后端通过直径逐渐扩大的锥形过渡段22与燃气连通管23相通,燃气连通管23的后部伸入到燃气配气管24内并与燃气配气管24内壁密封接触。燃气连通管23与燃气源相通。燃气经燃气连通管23、锥形过渡段22、燃气管21进入混合管8。
[0020]参见图2、3,空气环管31前端具有出气口36,后部通过锥形管32与空气进管33相连,空气进管33后端与锥形过渡段22外周密封连接。空气进管壁上沿周向开有多个空气入口34,空气入口34与燃烧器的壳体4内的空气腔(属于现有技术)3相通。燃烧器的空气腔3与正压空气源相通。
[0021]炉膛内的少量烟气、和从空气腔3、空气入口34、空气进管33、锥形管32经空气环管31前端的出气口36喷出的空气,混合后到达前方的吸入间隙10周边,在吸入间隙与燃料混合后到达前方的混合管8处,这样有烟气、空气的预混三介质燃料可以防止贫氧燃烧带来的脱焰问题,几乎没有CO,同时降低氮氧化物的含量。同时由于有空气在燃气管21外周流过,避免过高温度的烟气对材料的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器的外环燃烧喷管,其特征是:包括同轴的混合管和燃气管,燃气管与燃气源相通,较大的混合管的后端与较小的燃气管的前端在轴向相对并且相连接,燃气管前端与混合管后端之间具有吸入间隙;在燃气管外周具有与空气源相通的空气环管,在空气环管前端的出气口位于吸入间隙的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燃烧喷管,其特征是:燃气管后部连接前小后大的锥形过渡段,较大的锥形过渡段后端与燃气源相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燃烧喷管,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欧保中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