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208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震钢筋,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20~0.25%,Si:0.65~0.80%,Mn:1.35~1.60%,V:0.090~0.110%,Cr:0.20~0.30%,N:≥0.0180%,P≤0.035%,S≤0.035%,Ceq≤0.5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规格效应对强度性能的有益影响,适当降低C含量,控制在0.20~0.25%、Ceq≤0.55%,使其满足GB/T 149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最新修订实施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标准GB/T 1499.2

2018,以促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为原则,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淘汰了335MPa级钢筋,增加了600MPa级高强钢筋。
[0003]600MPa级高强钢筋在增加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明显减少建筑用钢量,与目前主要使用的HRB400、HRB500相比,分别节约用钢量44.4%和19.5%,有利于推动中国钢铁“减量化”,支撑建筑业的转型升级。600MPa级高强度钢筋的开发应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国内HRB600E抗震钢筋的研发主要是通过增加钢中C含量,提高微合金元素加入量,增强细晶强化与析出强化效果来提高强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因为细晶强化会导致钢筋强屈比降低,对抗震性能不利。特别是小规格HRB600E,具有压缩比大,轧制应变速率和冷却速度快等规格效应的存在,更容易得到晶粒细小的显微组织,显著提高钢筋屈服强度,强屈比≥1.25的抗震性能要求难以稳定满足,在生产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0005]另外,随着HRB600E抗震钢筋中C含量与合金元素的增加,碳当量显著提高,不能满足GB/T 1499.2

2018标准中400MPa、500MPa级钢筋C含量与碳当量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与其连浇改判,需单开浇次或连浇炉次判废,增加生产成本及生产组织难度。
[0006]微合金化技术通过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提高强度的同时,明显降低小规格HRB600E钢筋强屈比,C含量与碳当量的增加,难以满足与其他牌号钢筋连浇改判的生产组织要求,已成为小规格HRB600E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化学成分优化,克服HRB600E抗震钢筋C含量与碳当量较高,难以实现与400MPa、500MPa级螺纹钢筋生产组织连浇改判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通过合金成分及轧制工艺优化设计,减弱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压缩比大、轧制应变速率、轧后冷却速度大等规格效应对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供一种抗震性能稳定,便于生产组织,损失较小的,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及其制备方法。该钢筋屈服强度ReL≥600MPa,抗拉强度Rm≥750MPa,最大力总延伸率Agt≥9.0%,强屈比大于等于1.25,屈屈比小于等于1.30。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的有益效果,成功解决了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生产上难以与500MPa级钢筋连浇改判、强屈比低的问题,保证了小规格(10~16mm)HRB600E抗震钢筋强屈比≥1.25,满足抗震钢筋性能要求。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震钢筋,即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
成分为:
[0010]C:0.20~0.25%,Si:0.65~0.80%,Mn:1.35~1.60%,V:0.090~0.110%,Cr:0.20~0.30%,N:≥0.0180%,P≤0.035%,S≤0.035%,Ceq≤0.5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抗震钢筋中V/N含量控制在4~6:1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抗震钢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制造钢坯,其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

复吹转炉

LF精炼,在所述钢坯中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C:0.20~0.25%,Si:0.65~0.80%,Mn:1.35~1.60%,V:0.090~0.110%,Cr:0.20~0.30%,N:≥0.0180%,P≤0.035%,S≤0.035%,Ceq≤0.5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4]2)连铸:中间包温度控制为:连铸第一炉1535~1550℃,连浇炉次1520~1535℃;
[0015]3)轧制:在1130℃~1230℃的温度下对钢坯进行再加热,加热时间大于60min,保证钢坯加热温度均匀,钢坯加热温度通条温差控制在30℃以内;
[0016]对再加热的钢坯进行轧制,粗轧开轧温度:1080~1150℃,精轧终轧温度:1030~1080℃,轧后弱穿水,改善钢筋表面质量,上冷床温度1000~1050℃。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转炉冶炼操作,采用高拉补吹,终点控制目标:[C]≥0.12%,[P]%≤0.035%,[S]≤0.030%。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LF精炼操作,全程底吹氩搅拌,出站前采用0.2MPa~0.3MPa小压力软吹,精炼软吹氩时间10min以上。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连铸操作过程中全程保护浇铸,拉速控制在2.2~2.5m/min。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连铸方坯断面尺寸为150mm
×
150mm或160mm
×
16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小规格HRB600E抗震钢筋规格效应对强度性能的有益影响,适当降低C含量,控制在0.20~0.25%、Ceq≤0.55%,使其满足GB/T 1499.2

2018标准中500MPa级钢筋C含量与碳当量的要求,在生产组织上能够实现与500MPa级钢筋的连浇改判,不影响生产效率,便于生产组织,减小判废损失。
[0022]2、本专利技术的V/N含量控制在4~6:1的理想配比,以V固N,以N促进V(C,N)的形式析出,充分发挥其析出强化与细晶强化综合作用,显著提高钢筋强度性能,并可减少V的加入量,节约合金资源。
[0023]3、本专利技术加入了少量的Cr,经多年的研究表明,Cr的加入能使钢CCT曲线向右上移动,在冷却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珠光体发生相变温度区间相应下降,随过冷度的下降,珠光体片得到细化,从而提高抗拉强度;此外Cr元素还能提高V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使V(C,N)的析出最大量所对应的温度降低,增加V的固溶强化效果,减轻V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避免使钢的晶粒过度细化,在提高钢的屈服强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抗拉强度;另外Cr的少量加入,使钢筋的淬透性略有提高,钢筋的珠光体含量略有提高,有效地提高抗拉强度,提高强屈比,改善抗震性能。同时避免钢筋轧后余热导致的晶粒粗化现象的产生,使钢筋的性能更加稳定,对钢筋的抗震性能有额外的贡献。
[0024]4、本专利技术控制C的质量百分比在0.20~0.25%,Ceq≤0.55%,钢筋焊接性能良好,
能适应于现行的钢筋焊接连接工艺。
[0025]5、本专利技术较高的钢坯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钢筋,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20~0.25%,Si:0.65~0.80%,Mn:1.35~1.60%,V:0.090~0.110%,Cr:0.20~0.30%,N:≥0.0180%,P≤0.035%,S≤0.035%,Ceq≤0.5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钢筋的屈服强度ReL≥600MPa,抗拉强度Rm≥750MPa,最大力总延伸率Agt≥9.0%,强屈比≥1.25,屈屈比≤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钢筋中V/N含量控制在4~6:1之间。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抗震钢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LF精炼;2)连铸:中间包温度控制为:连铸第一炉1535~1550℃,连浇炉次1520~1535℃;3)轧制:在1130℃~1230℃的温度下对钢坯进行再加热,加热时间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峰孙庆亮梁辉徐尚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