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登机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22193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登机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登机桥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其中,强制减速区比非强制减速区更远离登机桥的旋转平台;监测并判断登机桥的接机口是否进入强制减速区;根据接机口当前所处的区域控制登机桥的运行,其中,当接机口位于所述强制减速区时控制登机桥减速运行。本申请通过划分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根据桥长所处的区域来控制登机桥的运行,相比传统的通过检测开关反馈减速信号来控制登机桥运行,前者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接机效率都有极大提高。以及接机效率都有极大提高。以及接机效率都有极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登机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登机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采用该方法的登机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登机桥安全、高效接靠飞机一直以来都是各机场和生产厂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目前登机桥主要通过触发登机桥减速状态,实现登机桥的安全接靠,可靠性不高,存在碰撞机身的风险。此外,在此类方法中,往往由于误触导致登机桥在距离飞机较远处以低速运行,接机效率低下,且解除误触步骤繁琐,进一步影响接机效率。
[0003]因此,需要一种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及登机桥,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登机桥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其中,所述强制减速区比所述非强制减速区更远离所述登机桥的旋转平台;
[0007]监测并判断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是否进入所述强制减速区;
[0008]根据所述接机口当前所处的区域控制所述登机桥的运行,其中,当所述接机口位于所述强制减速区时控制所述登机桥减速运行。
[0009]根据本申请的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对登机桥的运行区域(也即接机口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划分,根据接机口所处的区域控制登机桥的运动模式,可以克服减速传感器失效带来的登机桥减速控制不稳定问题,提高登机桥减速控制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克服因减速信号误触导致被锁定低速造成的接机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登机桥在距离飞机较远区域的运行效率。
[0010]可选地,所述将登机桥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包括以下步骤:
[0011]获取飞机的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
[0012]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
[0013]确定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和所述强制减速区。
[001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包括:
[0015]获取所述登机桥以所述旋转平台为中心运行的区域内不会碰撞到所述飞机的最大桥长并以其为安全半径L1;
[0016]以所述安全半径L1减预设长度L所得的差值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
[001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包括:
[0018]获取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XD,平行于所述飞机的中线设置标定线,所述标定线位于所述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标定线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XD加上第一距离DS1;
[0019]以所述接机口前沿的中心点允许到达所述标定线的最小桥长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
[002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包括:
[0021]获取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XD,平行于所述飞机的中线设置标定线,所述标定线位于所述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标定线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XD加上第一距离DS1;
[0022]在所述飞机的机头前方设置垂直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延伸线,所述延伸线与所述飞机的机头前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S2;
[0023]以所述旋转平台的中心点到达所述标定线与所述延伸线的交点的距离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
[0024]可选地,当对双停机线的飞机接机时,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包括:
[0025]获取第一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的距离XD1,平行于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设置第一标定线,所述第一标定线位于所述第一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第一标定线与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XD1加上第一距离DS1;
[0026]在所述第一飞机的机头前方设置垂直于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的第一延伸线,所述第一延伸线与所述第一飞机的机头前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S2,所述第一标定线与所述第一延伸线相交于第一标定点;
[0027]获取第二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第二飞机的中线的距离XD2,平行于所述第二飞机的中线设置第二标定线,所述第二标定线位于所述第二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第二标定线与所述第二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XD2加上第三距离DS3;
[0028]在所述第二飞机的机头前方设置垂直于所述第二飞机的中线的第二延伸线,所述第二延伸线与所述第二飞机的机头前端的距离为第四距离DS4,所述第二标定线与所述第二延伸线相交于第二标定点;
[0029]以所述旋转平台的中心点分别到达所述第一标定点和所述第二标定点的距离中的较小者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L2。
[0030]可选地,所述获取飞机的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包括:所述飞机为当前要接的飞机,或者所述飞机为参考飞机,其中,所述参考飞机为所有停靠机型中机舱宽度最大的飞机,或者与所述登机桥的安全范围最小的飞机。
[003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登机桥,其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控制所述登机桥接靠飞机。
[0032]根据本申请的登机桥,对登机桥的运行区域(也即接机口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划分,根据接机口所处的区域控制登机桥的运动模式,可以克服减速传感器失效带来的登机桥减速控制不稳定问题,提高登机桥减速控制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克服因减速信号误触导致被锁定低速造成的接机效率低下问题,提高登机桥在距离飞机较远区域的运行效率。
[0033]可选地,所述登机桥还包括减速开关,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反馈减速信号,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
[0034]当接收到所述减速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所处的区域;
[0035]当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位于所述非强制减速区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登机桥减速但不锁定运行速度;
[0036]当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位于所述强制减速区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登机桥在当前减速运行状态下转为以预设速度锁定运行,在以所述预设速度锁定运动预设时长t后再解除锁定。
[0037]可选地,所述登机桥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以判断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是否进入所述强制减速区,所述监测装置为超声测距装置、光电测距装置、激光测距仪、拉绳编码器、多圈电位器、超声感测装置、光电感测装置或霍尔效应接近开关中的至少一种。
[0038]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39]根据本申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机桥接靠飞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登机桥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其中,所述强制减速区比所述非强制减速区更远离所述登机桥的旋转平台;监测并判断所述登机桥的接机口是否进入所述强制减速区;根据所述接机口当前所处的区域控制所述登机桥的运行,其中,当所述接机口位于所述强制减速区时控制所述登机桥减速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登机桥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强制减速区和非强制减速区,包括:获取飞机的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确定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和所述强制减速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包括:获取所述登机桥以所述旋转平台为中心运行的区域内不会碰撞到所述飞机的最大桥长,并以其为安全半径;以所述安全半径减预设长度所得的差值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包括:获取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平行于所述飞机的中线设置标定线,所述标定线位于所述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标定线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加上第一距离;以所述接机口前沿的中心点允许到达所述标定线的最小桥长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包括:获取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平行于所述飞机的中线设置标定线,所述标定线位于所述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标定线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所述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飞机的中线的距离加上第一距离;在所述飞机的机头前方设置垂直于所述飞机的中线的延伸线,所述延伸线与所述飞机的机头前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以所述旋转平台的中心点到达所述标定线与所述延伸线的交点的距离为所述非强制减速区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双停机线的飞机接机时,所述根据所述机型信息和停靠位置信息确定非强制减速区半径,包括:获取第一飞机的机舱门中心点到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的距离,平行于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设置第一标定线,所述第一标定线位于所述第一飞机的靠近所述登机桥的一侧,所述第一标定线与所述第一飞机的中线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飞机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超贺翔柯文宇谭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