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87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和下垫板,上模板下固定有长度为L的导柱,下模板中设有导孔,下模板的厚度为D,L>D,下模板中安装有模仁,下模座中设有与导孔连通的升降腔,升降腔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升降腔之间连接有弹簧;模仁上设有凹模腔,凹模腔包括镜体槽和镜座槽,镜座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镜座孔,每个镜座孔中均滑动连接有一镜座顶柱,镜座槽的一侧外连接有进料流道,镜座顶柱的底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顶出动作对镜片的本体造成损伤,从而有效确保精确度,注塑的过程中,导柱能够有效限制升降板的位置,加工动作稳定可靠。加工动作稳定可靠。加工动作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公开了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准尺寸的工具,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塑胶件。
[0003]镜片,是指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可用于照明灯具、显示模组等结构。
[0004]对于树脂制作的镜片,主要是使用注塑模具通过注塑的方式制作获得,注塑获得的镜片与模具的型腔之间会形成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需要使用顶出结构才能够对镜片进行顶出,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顶针对镜片进行顶出脱料,容易对镜片的表面造成损伤,特别是对于小型的镜片,所形成的损伤将形成更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顶出脱料动作不会对镜片的本体造成损伤,加工动作稳定可靠。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座和下垫板,上模板下固定有长度为L的导柱,下模板中设有导孔,下模板的厚度为D,L>D,下模板中还设有镶孔,镶孔中安装有模仁,下模座中设有与导孔连通的升降腔,升降腔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升降腔的上壁或下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0007]模仁上设有凹模腔,凹模腔包括镜体槽和镜座槽,镜座槽的底部连接有两个镜座孔,每个镜座孔中均滑动连接有一镜座顶柱,镜座槽的一侧外连接有进料流道,两个镜座孔分别位于进料流道的相对两侧,镜座顶柱的底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上模板的底部固定有凸模块,凸模块位于凹模腔的正上方。
[0009]进一步的,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限位块,下垫板中设有限位孔,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孔中。
[0010]进一步的,进料流道的底部连接有脱料孔,脱料孔中滑动连接有顶针,顶针的底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进料流道与镜座槽之间连接有收窄流道,收窄流道的宽度小于进料流道的宽度,收窄流道的深度小于进料流道的深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设置有特殊的限位结构和顶出结构,以作为型腔内壁一部分的镜座顶柱对形成所获镜片的镜座进行顶出,可有效避免顶出脱料动作对镜片的本体造成损伤,从而有效确保镜片的精确度,合模注塑的过程中,导柱能够有效限制升降板的位置,确保镜座顶柱能够有效隐藏在镜座孔中,
加工动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为:上垫板10、上模板20、导柱21、凸模块22、下模板30、导孔31、镶孔32、下模座40、升降腔41、升降板42、弹簧43、限位块44、下垫板50、限位孔51、模仁60、凹模腔61、镜体槽611、镜座槽612、镜座孔613、镜座顶柱62、进料流道63、脱料孔631、顶针64、收窄流道6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参考图1、图2。
[001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0、上模板20、下模板30、下模座40和下垫板50,上模板20中设有注塑主流道,上模板20下固定有长度为L的导柱21,下模板30中设有导孔31,下模板30的厚度为D,即导孔31的深度也为D,L>D,在合模时能够形成可靠的限位结构,下模板30中还设有镶孔32,镶孔32中安装有模仁60,下模座40中设有与导孔31连通的升降腔41,升降腔41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42,升降板42可以在升降腔41内实现升降运动,升降板42与升降腔41的上壁或下壁之间连接有弹簧43,即弹簧43连接于下模板30与升降板42之间,或弹簧43连接于下垫板50与升降板42之间,可有效提高加工动作的可靠性;
[0019]模仁60上设有凹模腔61,凹模腔61包括镜体槽611、镜座槽612和两个镜座孔613,镜座槽612的底部连接有两个镜座孔613,每个镜座孔613中均滑动连接有一镜座顶柱62,镜座槽612的一侧外连接有进料流道63,进料流道63与注塑主流道连通,两个镜座孔613分别位于进料流道63的相对两侧,以进料流道63的流动方向作竖立面,两个镜座孔613关于上述竖立面对称,镜座顶柱62的底部与升降板42固定连接。
[0020]本技术合模时,上模板20紧贴于下模板30上,导柱21完全插入导孔31中,且导柱21的底部凸出于升降腔41中,用于限制升降板42的位置,确保镜座顶柱62隐藏在镜座孔613内,此时,镜座顶柱62的顶面与镜座槽612的槽底共面,注塑机通过进料流道63向注塑凹模腔61中注入熔融塑胶,冷却成型后获得树脂镜片;开模后导柱21沿导孔31上升,上模板20脱离下模板30,导柱21脱离升降板42令其获得自由活动的空间,外部的顶出动力装置驱动升降板42上升,镜座顶柱62作用于将树脂镜片的镜座处将其稳定地顶出,顶出动作稳定可靠,且不会伤害到树脂镜片的本体,特别是对于小型镜片能够形成可靠的顶出效果。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可以更换模仁60来实现适配,本技术注塑模具的通用性强。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上模板20的底部固定有凸模块22,凸模块22位于凹模腔61的正上方,能够配合形成两面都具备特殊结构的透镜结构。
[0022]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板42的底部固定有限位块44,下垫板50中设有限位孔51,限位块44滑动连接于限位孔51中,能够有效限制升降板42的运动轨迹,从而有效提高顶出脱料
动作的可靠性。
[0023]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流道63的底部连接有脱料孔631,脱料孔631中滑动连接有顶针64,顶针64的底部与升降板42固定连接,通过顶针64对注塑形成的水口结构进行顶出,可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受力的平衡性,提高顶出脱料动作的可靠性,且顶针64不会对透镜本体造成损伤。
[0024]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流道63与镜座槽612之间连接有收窄流道65,收窄流道65的宽度小于进料流道63的宽度,收窄流道65的深度小于进料流道63的深度,能够后续降低分切水口操作的难度,提高分切后镜片结构的可靠性。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镜片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0)、上模板(20)、下模板(30)、下模座(40)和下垫板(5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20)下固定有长度为L的导柱(21),所述下模板(30)中设有导孔(31),所述下模板(30)的厚度为D,L>D,所述下模板(30)中还设有镶孔(32),所述镶孔(32)中安装有模仁(60),所述下模座(40)中设有与所述导孔(31)连通的升降腔(41),所述升降腔(41)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板(42),所述升降板(42)与所述升降腔(41)的上壁或下壁之间连接有弹簧(43);所述模仁(60)上设有凹模腔(61),所述凹模腔(61)包括镜体槽(611)和镜座槽(612),所述镜座槽(612)的底部连接有两个镜座孔(613),每个所述镜座孔(613)中均滑动连接有一镜座顶柱(62),所述镜座槽(612)的一侧外连接有进料流道(63),两个所述镜座孔(613)分别位于所述进料流道(63)的相对两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洲谭沿河姚雅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晶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