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i(铋)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性好地制造所要求组成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Bi层状结构电介质膜的制造方法。近年来,瞄准已往没有的可低电压工作、高速写入和高速读出的非易失性RAM(Random Access Memory)的实用化,广泛地进行了技术开发,用于把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强电介质膜作为电容绝缘膜的电容器,形成到半导体集成电路上。在该研究开发的潮流中,最近,探讨了把称为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的一组物质用于电容绝缘膜。特别是,使用作为一种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的SrBi2Ta2O9的情况下,已证明不会发生以往的强电介质非易失性存贮器中成为问题的、因反复进行极化反转而发生的强电介质膜特性退化。在这里,就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而言,成为较粗充填的(Bi2O2)2+层和由除Bi以外的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氧组成,包含单个或多个成为比较紧密充填的理想钙钛矿型晶格构成的伪钙钛矿层,是具有交互层叠而成的晶体结构的物质。作为强电介质膜的成膜方法,众所用知通常有MOD(Metal OrganicDeposition(有机金属淀积))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淀积))法(化学气相生长法)、溅射法等。并且,一般还是用旋转涂层法等把有机金属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所得到的溶液,在基板上刑成涂膜、干燥该涂膜、再在氧化气氛下进行烧结,形成强电介质膜的方法。作为使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成膜时的原料,通常采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但是,以往由于要成膜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的构成金属元素 ...
【技术保护点】
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基板材料的表面上形成Bi(铋)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其特征是,使用包含有含Bi的有机化合物和金属聚烷氧基化合物的混合组合物作为原料,采用堆积法在基板材料的表面上形成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的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5-14 119350/96;JP 1996-5-16 122014/961.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在基板材料的表面上形成Bi(铋)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其特征是,使用包含有含Bi的有机化合物和金属聚烷氧基化合物的混合组合物作为原料,采用堆积法在基板材料的表面上形成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的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堆积法是选自分子沉积法和旋转涂布-烧结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形成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是由下列通式(化1)表示[化1](Bi2O2)2+((A1)m1(A2)m2...(An)mn(B1)s1(B2)s2...(Bt)stO3p+1)2-式中,A1、A2、...、An是形成阳离子的元素,并且是从Ba、Bi、Sr、Pb、La、C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单体或混合物,B1、B2、...、Bt是形成阳离子的元素,并且是从Ti、Zr、Ta、Mo、W、N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单体或混合体,p是1-5的整数,m1、m2、...、mn是满足m1+m2...+mn=p-1的非负实数,s1、s2、...、st是满足s1+s2+...+st=p的非负实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金属聚烷氧基化合物是由下列通式(化2)表示[化2]Ai(Bj((ORj1)(ORj2)...(ORj6)))(Bk((ORk1)(ORk2)...(ORk6)))式中,Ai是形成阳离子的元素,并且是从Ba、Bi、Sr、Pb、La、C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单体或混合体,Bj和Bk是相同或不同的元素,是形成阳离子的元素,并且是从Ti、Zr、Ta、Mo、W、Nb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单体或混物体,Rj1、Rj2、...、Rj6,Rk1、Rk2、...、Rk6是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分子沉积法是化学气相生长法(CVD法)。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原料组合物的混合比例是,含Bi的有机化合物为1-99%(重量),金属聚烷氧基化合物为99-1%(重量)的范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通式(化2)表示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的Rj1、Rj2、...、Rj6,Rk1、Rk2、...、Rk6分别是从乙基和异丙基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基。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用通式(化2)表示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的Ai是从Sr和B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Bj是从Nb和T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Bk是从Nb和Ta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层状结构强电介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含Bi的有机化合物是从叔丁氧基Bi和叔戊氧基Bi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宝地户雄幸,门仓秀公,松本政道,有田浩二,吾妻正道,大槻达男,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高纯度化学研究所,西梅特里克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