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包括秧针和壳体,所述秧针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外部的上端面,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一,所述推秧器轴一位于所述秧针底部,所述推秧器轴一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推秧器轴一相对的所述壳体后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二,所述推秧器轴二与所述推秧器轴一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秧器轴一和所述推秧器轴二沿轴向同步且同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可以减少秧爪壳体内部的润滑油脂外泄和壳体外部泥水吸入,避免秧爪快速磨损,确保秧爪运作精度,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
技术介绍
[0002]插植秧爪是手扶式插秧机及乘座式高速插秧机的插植功能部分,也是插秧机完成插秧功能的一个具体运作部位,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取下秧苗,插入泥土,推出秧苗,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的运作功能。
[0003]秧爪结构是壳体内设置有推秧凸轮、推秧拨叉、推秧弹簧、推秧器轴等零件,其中推秧器轴是一个表面精度高且耐磨的轴,运动方向为轴向运动,被驱动端位于润滑油脂中,工作端位于外部泥水中,中间通过橡胶密封圈隔离。
[0004]秧爪运作过程中泥水混合,环境恶劣,推秧器轴的轴向运动会对秧爪壳体内部反复产生正负交变压力差,正压使秧爪壳体内部的润滑油脂通过橡胶密封圈向外泄出,引起壳体内部润滑不足,造成零件磨损;负压使壳体外部的泥水被吸入壳体内部,导致润滑油脂劣化而引起推秧器轴磨损,使秧爪插秧的精准度快速降低直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可以有效解决推秧器轴的轴向运动而导致秧爪壳体内部产生正负交变压力差的问题,从而减少秧爪壳体内部的润滑油脂外泄和壳体外部泥水吸入,避免秧爪快速磨损,确保秧爪运作精度,使用寿命长。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包括秧针和壳体,所述秧针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外部的上端面,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一,所述推秧器轴一位于所述秧针底部,所述推秧器轴一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推秧器轴一相对的所述壳体后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二,所述推秧器轴二与所述推秧器轴一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秧器轴一和所述推秧器轴二沿轴向同步且同向运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秧凸轮、推秧拨叉以及推秧弹簧,所述推秧凸轮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推秧凸轮与所述推秧拨叉一端接触,所述推秧拨叉另一端通过拨销与驱动杆铰接,所述推秧器轴一靠近所述推秧器轴二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一锁紧固定,所述推秧器轴二靠近所述推秧器轴一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二锁紧固定,所述推秧器轴二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推秧弹簧套设在所述推秧器轴二上,所述推秧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锁紧螺母二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内设置有油封一,所述油封一套设在所述推秧器轴一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推秧器轴二插设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壳体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油封二,所述油封二套设在所述推秧器轴二上,所述推秧器轴二远离所述推秧器轴一的一端伸出所述导向套,所述推秧弹簧远离所述锁紧螺母二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套内壁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推秧器轴一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推秧块,所述推秧块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秧针上设置有取秧槽,所述推秧块伸入所述取秧槽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推秧器轴一同轴且直径相同的推秧器轴二,实现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推秧器轴一和推秧器轴二始终运动动作同步且运动方向相同,由于两者工作直径相同,使得运动距离相同,因此产生壳体内进出空间容积相同的效果,从而使壳体内外不会产生压力差,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可以有效解决壳体内部润滑油脂通过密封圈被正压向外泄出,壳体外部泥水通过密封圈被负压向内吸入的现象,进而解决秧爪快速磨损,运作精准度快速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实施例一的驱动杆和推秧器轴一以及推秧器轴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实施例二的凸轮轴和第一凸轮以及第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秧针;2、壳体;3、推秧器轴一;4、推秧器轴二;5、推秧凸轮;6、推秧拨叉;7、推秧弹簧;8、驱动杆;9、锁紧螺母一;10、锁紧螺母二;11、衬套;12、油封一;13、导向套;14、油封二;15、推秧块;16、取秧槽;17、凸轮轴;18、第一凸轮;19、第二凸轮;20、第一拨叉;21、第二拨叉;22、第一连杆;23、第二连杆;24、拨叉轴;25、第一弹簧;26、第一挡圈;27、第二弹簧;28、第二挡圈;29、曲面;30、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参见图1,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包括秧针1和壳体2,秧针1通过螺钉固定在壳
体2外部的上端面,壳体2前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一3,推秧器轴一3位于秧针1底部,推秧器轴一3的一端伸入壳体2内,另一端伸出壳体2,与推秧器轴一3相对的壳体2后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二4,推秧器轴二4与推秧器轴一3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壳体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秧器轴一3和推秧器轴二4沿轴向同步且同向运动。在使用本技术的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时,当驱动机构驱动推秧器轴一3向壳体2外运动时,推秧器轴二4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壳体2内同步运动,当推秧器轴一3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回复到壳体2内时,推秧器轴二4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壳体2外同步运动,由于推秧器轴二4与推秧器轴一3运动动作同步,工作直径相同,使得运动距离相同,两者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壳体2内进出空间的容积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使壳体2内外不会产生压力差,可以有效解决壳体2内部润滑油脂通过密封圈被正压向外泄出,壳体2外部泥水通过密封圈被负压向内吸入的现象,进而解决秧爪快速磨损,运作精准度快速降低的问题。
[0022]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推秧凸轮5、推秧拨叉6以及推秧弹簧7,推秧凸轮5通过转轴与壳体2转动连接,推秧凸轮5与推秧拨叉6一端接触,推秧拨叉6另一端通过拨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包括秧针(1)和壳体(2),所述秧针(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2)外部的上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前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一(3),所述推秧器轴一(3)位于所述秧针(1)底部,所述推秧器轴一(3)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2)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2),与所述推秧器轴一(3)相对的所述壳体(2)后侧设置有推秧器轴二(4),所述推秧器轴二(4)与所述推秧器轴一(3)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秧器轴一(3)和所述推秧器轴二(4)沿轴向同步且同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耐磨耗型秧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秧凸轮(5)、推秧拨叉(6)以及推秧弹簧(7),所述推秧凸轮(5)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推秧凸轮(5)与所述推秧拨叉(6)一端接触,所述推秧拨叉(6)另一端通过拨销与驱动杆(8)铰接,所述推秧器轴一(3)靠近所述推秧器轴二(4)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8)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一(9)锁紧固定,所述推秧器轴二(4)靠近所述推秧器轴一(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8)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二(10)锁紧固定,所述推秧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来,张焕明,何军,閤慧慧,喻腊梅,谢茂良,黄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