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三端子型压电器件的电子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06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它包括:具有压电装置111和电容器115的装置部。端子部120包括一个带有弯曲部的第一端子123,用以包围压电装置111的两端并连接到电容器115上;一个第一端子124,用于连接到电容器115的外表面。一引线部130包括第一和第二引线132和136和一框架133。一支撑部140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141和142。(*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一个三端子装置的电子元件,其中,一个电容器和一应用压电效应的压电装置安装于一电路板上。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一个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牢固地支撑着连接到第一端子的压电装置和连接到一第二端子和第一端子的外面的电容器,可以很容易地执行连接工作,且可以牢固地维持连接状态,因而,提高了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一般地,压电装置是利用压电效应,即,借助于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功能。这样,压电装置可用作一个微处理器的参考信号的操作源。这种压电装置大部用于汽车通讯装置、电视、音响以及诸如此类的电子装置。目前,这种电子装置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制造包括压电装置的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一压电装置;通过在压电装置表面沉积和摹制一电极层形成电极;将压电装置安装在一电路板上;通过打点和环氧涂层来模塑该元件;给装置作标记而完成产品。三端子元件包括连接到用于产生谐振频率的压电装置上的第一端子;以及连接到电路中所必需的电容器上的第二端子。这种压电装置和电容器一体封装。因而,使得包括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小型化。这种压电装置和电容器同时连接的三端子元件被广泛使用。日本专利平-5-33847提出了带有端子的压电装置。在这一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个三端子压电装置,其中两个端子在压电装置的两末端相向而置,从而连接压电装置,第三个端子连接到一个电容器上。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三端子压电装置的端子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现有三端子压电元件整体部结构的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三端子压电元件包括一个压电谐振装置10,在它的不同表面上安装有电极2,电极2从谐振装置的两边向其中央延伸;和两个杯型端子12,它具有支撑部16,在与压电谐振装置10两端相应的位置相向安装,并且通过导电耦合材料用电和机械地连接到压电谐振装置10的电极2上;一个电路板24,它通过导电耦合材料用电和机械地连接到两支撑部16的外面;以及另一端子28,通过导电耦合材料用电和机械地连接到电路板24上。在上述三端子型压电元件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导电耦合材料将带有电极2的压电谐振装置10用电和机械地连接到两杯型端子12的里面,端子12带有支撑部16,与压电谐振装置10两端相应的位置相向安装。将电路板24的一个电极26a用电和机械地连接到支撑部16的外面,而它的另一电极26b连接到另一端子28上。然而,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上述三端子型压电元件中,压电谐振装置10是由安装在挡板18上的杯型端子12支撑的。电路板24是一个电容器,它的电极26a连接到杯型端子12的外面,而另一电极26b连接到另一端子上。然而,电路板24的连接不需使用单独的挡板,因而,尽管使用导电耦合材料的连接工作很容易执行,由于缺少熔化空间,所以很难焊接。而且,尽管杯形端子12的支撑部16和挡板18的连接工作是可能的,但在制造挡板18时完美地弯曲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材料会流下来。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三端子型压电元件,其中,每个第一端子上面都形成一个弯曲部,以便于固一压电装置,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支撑装置,压电装置和电容器间的连接可以方便并牢固地进行,第二端子的凸块使得很容易将第二端子焊接到电容器的电极上,以简化电子元件的制造,在形成槽而方便了模塑过程,并且能阻止焊接材料向下流,因而,提高了电子元件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三端子型压电元件,其中,压电装置的底部由第一端子上伸出(它伸出到第一端子的外边)并向里弯曲的支撑装置牢固地支撑着,以便于通过单个支撑装置,将压电装置和电容器轻易且牢固地连接到端子上,因而,提高了施工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包括一个装置部,它具有一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的两面都有电极,电极重叠于它的中间部;它还有一个电容器,电容器一面的两端有两个电极,另一面有另一个电极;一个端于部,它包括一第一端子,其弯曲部绕一条中心线S成一弯曲角α,以便于包围所述压电装置的两端,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压电装置的每个电极和所述电容器的每个电极上;它还有一第二端子,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另一表面的一个电极上;一个引线部,它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子内下端和从所述第二端子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它还有一个框架,用于整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的下端;和一个支撑部,它具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平行的所述第一引线间的连接部连体地向下延伸,以一定的弯曲角β进行弯曲,用以支撑所述压电装置;它还有一个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垂直地向外弯曲来支撑所述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包括一个装置部,它具有一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的两面都有电极,电极重叠于它的中间部,它还有一个电容器,电容器一面的两端有两个电极,另一面有另一个电极;一个端子部,它包括一第一端子,其弯曲部绕一条中心线S成一弯曲角α,以便于包围所述压电装置的两端,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压电装置的每个电极和所述电容器的每个电极上,它还有一第二端子,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另一表面的一个电极上。一个引线部,它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子内下端和从所述第二端子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它还有一个框架,用于整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的下端;一个支撑部,它具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的外表面部连体地向下延伸,并垂直地向所述第一端子内弯曲。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就会更为明显,其中图1是现有的三端子型压电元件的透视图;图2是现有的三端子型压电元件整体结构的透视图;图3a和3b是压电装置和电容器的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电装置的三端子元件的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电装置的三端子元件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电装置的三端子元件的平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电装置的三端子元件中端子的弯曲部的平面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压电装置的三端子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的凸块的侧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三端子元件的展开图。图3至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带有三端子元件的电子元件,用于同时连接一压电装置111和一个电容器115。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部110、一个端子部120、一个引线部130和一个支撑部140。图如3所示,装置部110中包括压电装置111和电容器115,压电装置111的提供使得两个电极112a和112b分别从压电装置111的末端沿其相反面向中央延伸,并重叠于它的中央。电容器115一面的两端都有电极,另一面的中央有一个电极。如图4至9进一步所示,连接到压电装置111和电容器115的端子部120包括一第一端子123,端子123有两个,它们面对面地置于压电装置111的两端。第一个端子123有一个内部开口,用于与压电装置111的一端连接。为形成这一开口,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包括: 一个装置部,它具有一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的两面都有电极,电极重叠于它的中间部;它还有一个电容器,电容器一面的两端有两个电极,另一面有另一个电极; 一个端子部,它包括一第一端子,其弯曲部绕一条中心线S成一弯曲角α,以便于包围所述压电装置的两端,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压电装置的每个电极和所述电容器的每个电极上;它还有一第二端子,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另一表面的一个电极上; 一个引线部,它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子内下端和从所述第二端子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它还有一个框架,用于整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的下端;和 一个支撑部,它具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平行的所述第一引线间的连接部连体地向下延伸,以一定的弯曲角β进行弯曲,用以支撑所述压电装置;它还有一个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垂直地向外弯曲来支撑所述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7-10-24 P97-54883;KR 1997-5-28 U97-12232;KR 1.一种带有三端子型压电装置的电子元件,包括一个装置部,它具有一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的两面都有电极,电极重叠于它的中间部;它还有一个电容器,电容器一面的两端有两个电极,另一面有另一个电极;一个端子部,它包括一第一端子,其弯曲部绕一条中心线S成一弯曲角α,以便于包围所述压电装置的两端,用于电连接到所述压电装置的每个电极和所述电容器的每个电极上;它还有一第二端子,用于电连接到所述电容器另一表面的一个电极上;一个引线部,它具有从所述第一端子内下端和从所述第二端子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它还有一个框架,用于整体地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的下端;和一个支撑部,它具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一端子平行的所述第一引线间的连接部连体地向下延伸,以一定的弯曲角β进行弯曲,用以支撑所述压电装置;它还有一个支撑装置从所述第一端子垂直地向外弯曲来支撑所述电容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是40-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两个圆弧过渡的V形弯曲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具有83-87°的弯曲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宣尹一镛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思赛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