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10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从下到上由承载凹板、连接框架与安装盖组成,所述承载凹板、连接框架与安装盖之间通过衔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框架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承载凹板外壁贴覆有隔热层,所述散热机构输出端设置有引导机构,且所述引导机构对称设置于连接框架两侧,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衔接槽与衔接块,所述衔接槽分别对称挖设于承载凹板两侧与安装盖底面两侧,所述衔接块对称设置于承载凹板两侧,在维护需要拆卸时,整体便于拆装,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吸收,以及有效且快速的排散,提高了内部部件的使用周期。提高了内部部件的使用周期。提高了内部部件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


技术介绍

[0002]大数据(big 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常常以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网络计算机内,现有技术中,计算机在维护时,产生拆装不便的问题,同时在运作时,内部的部件产生热量,无法及时排散,造成部件的使用周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从下到上由承载凹板、连接框架与安装盖组成,所述承载凹板、连接框架与安装盖之间通过衔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框架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承载凹板外壁贴覆有隔热层,所述散热机构输出端设置有引导机构,且所述引导机构对称设置于连接框架两侧。
[0005]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衔接槽与衔接块,所述衔接槽分别对称挖设于承载凹板两侧与安装盖底面两侧,所述衔接块对称设置于承载凹板两侧。
[0006]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腔、导热管、吸热板、递送管与散热板,所述散热腔对称挖设于连接框架两侧,所述散热腔内腔一侧均匀连通有多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输出端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输入端均匀连通有多个递送管,所述递送管输出端设置有散热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输出端贯通连接框架一侧,且贯通处设置有密封垫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槽、导流风扇、开口与防尘网,所述安装框架设置于连接框架两侧,所述安装框架内腔挖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设置有导流风扇,所述安装槽一侧挖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腔设置有防尘网。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设置的衔接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卡合的安装方式,在维护需要拆卸时,承载凹板、连接框架与安装盖之间便于拆装。
[0012]2、设置的散热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与设置的引导机构相协助配合,采用散热片作为吸取的中枢,以及通过各个导热管作为传输的主体,安装体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输送至吸热板,吸热板通过递送管将热量递送至散热板上,并通过导流风扇作为引导热量的部件,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吸收,以及有效且快速的排散,提高了内部部件的使用周
期。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拆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连接框架内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引导机构的拆分图;
[0018]图中标号:1、安装体;2、承载凹板;3、连接框架;4、安装盖;5、衔接机构;6、散热机构;7、隔热层;8、衔接槽;9、衔接块;10、散热腔;11、导热管;12、吸热板;13、递送管;14、散热板;15、引导机构;16、安装框架;17、安装槽;18、导流风扇;19、开口;20、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体1,所述安装体1从下到上由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组成,所述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之间通过衔接机构5连接,所述连接框架3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6,所述承载凹板2外壁贴覆有隔热层7,所述散热机构6输出端设置有引导机构15,且所述引导机构15对称设置于连接框架3两侧。
[0021]如图2所示,所述衔接机构5包括衔接槽8与衔接块9,所述衔接槽8分别对称挖设于承载凹板2两侧与安装盖4底面两侧,所述衔接块9对称设置于承载凹板2两侧,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8与衔接块9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相邻的衔接块9与衔接槽8相卡合,由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组成的安装体1便于拼接。
[0022]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腔10、导热管11、吸热板12、递送管13与散热板14,所述散热腔10对称挖设于连接框架3两侧,所述散热腔10内腔一侧均匀连通有多个导热管11,所述导热管11输出端连接有吸热板12,安装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11递送至吸热板12,所述吸热板12输入端均匀连通有多个递送管13,所述递送管13输出端设置有散热板14,吸热板12通过递送管13将热量递送至散热板14上,所述散热板14输出端贯通连接框架3一侧,且贯通处设置有密封垫层。
[0023]如图4所示,所述引导机构15包括安装框架16、安装槽17、导流风扇18、开口19与防尘网20,所述安装框架16设置于连接框架3两侧,所述安装框架16内腔挖设有安装槽17,所述安装槽17内腔设置有导流风扇18,散热板14将热量引导时,导流风扇18转动,并将散热板
14上的热量从开口19引流至外部,所述安装槽17一侧挖设有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腔设置有防尘网20。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相邻的衔接块9与衔接槽8相卡合,使得由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组成的安装体1便于拼接,安装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11递送至吸热板12,吸热板12通过递送管13将热量递送至散热板14上,导流风扇18转动,并将散热板14上的热量从开口19引流至外部。
[0025]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1)从下到上由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组成,所述承载凹板(2)、连接框架(3)与安装盖(4)之间通过衔接机构(5)连接,所述连接框架(3)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机构(6),所述承载凹板(2)外壁贴覆有隔热层(7),所述散热机构(6)输出端设置有引导机构(15),且所述引导机构(15)对称设置于连接框架(3)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5)包括衔接槽(8)与衔接块(9),所述衔接槽(8)分别对称挖设于承载凹板(2)两侧与安装盖(4)底面两侧,所述衔接块(9)对称设置于承载凹板(2)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8)与衔接块(9)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淯而赵靓田王彤陈天磊赖奕汐傅江澜罗宇鑫李佩雅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