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70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申请涉及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涉及自行车训练器的领域,其包括支架、阻尼装置以及夹持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两组支撑,两组所述支撑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两组所述支撑上各设置一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上,两个所述夹持装置正对设置,自行车后轮安装在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为自行车后轮提供摩阻力,所述自行车后轮上还设置有测速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该自行车训练器适用性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


[0001]本申请涉及自行车训练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自行车,但只能户外骑行,受场地、空气污染、天气因素及交通因素影响,业余时间无法锻炼。因此室内自行车训练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0003]现有的自行车训练器尺寸单一,每台自行车训练器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自行车,且无法与一些只能设备连接,导致该训练器丧失了检测记录训练数据的条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自行车训练器尺寸单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的自行车训练器尺寸单一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包括支架、阻尼装置以及夹持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两组支撑,两组所述支撑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两组所述支撑上各设置一个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上,两个所述夹持装置正对设置,自行车后轮安装在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所述阻尼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为自行车后轮提供摩阻力,所述自行车后轮上还设置有测速装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做自行车运动时,通过测速装置进行监测,对运动人员的运动进行记录,使得运动人员根据这些记录来调整自己的训练节奏;夹持装置滑动安装在支撑上,使得夹持装置与阻尼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使该自行车训练器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自行车后轮,提高了该自行车训练器的适用性,也可满足人们进行自行车训练时的习惯,提高锻炼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抱箍、连接杆、螺杆、固定件以及手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抱箍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通道,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固定件固设在所述螺杆远离所述通道底部的一端,所述手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垂直,且所述手轮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抱箍设置在所述支撑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装置通过抱箍安装在支撑上,使得安装过程简便,还可拆卸;通过转动手轮时螺杆在通道内运动,来调整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使得自行车后轮在两个固定件之间安装牢固,操作过程简便。
[0011]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纵杆,所述支撑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纵杆的一端,所述纵杆上开设有滑道,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内,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上,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纵杆围闭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杆对应的第一支杆和纵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道内,另一端沿着第一支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使得该自行车训练器为可调整设置,从而使安装在支撑上的夹持装置与阻尼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该自行车训练器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自行车后轮,从而使人们训练时更有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支杆上螺纹配合有套管,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通过套管在第一支杆上的滑动设置,对第二支杆所对应的第一支杆和纵杆之间的夹角进行微调,调整过程精细且便捷。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滑道的一端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内,所述滑块包括卡块、弹簧以及插销;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一条穿孔,所述穿孔贯穿于所述卡块,所述穿孔所在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弹簧固设在所述穿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各固设一个插销;所述滑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对插孔,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滑块在滑道内滑动来调节第二支杆所对应的第一支杆和纵杆之间的夹角,从而对夹持装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该自行车训练器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自行车后轮;此外滑块和滑道的配合方式简单,操作过程也简便。
[0017]可选的,所述手轮包括转杆以及分别固设在所述转杆两端的把手和斜齿轮;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穿道,所述穿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通道的中心轴线垂直,但不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穿道和通道的相交处贯通,所述转杆穿设在所述穿道内,所述斜齿轮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把手位于所述穿道外。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齿轮和螺杆螺纹配合,当转动把手时,可通过斜齿轮使螺杆在通道内沿着通道的长度方向运动,使得操作过程简单。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套管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套管在第一支杆上转动时,第二支杆不会岁社套管的转动而转动。
[0021]可选的,所述抱箍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沿着所述抱箍的内周面设置一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使得抱箍与支撑的连接更牢固,此外,也保护支撑不产生变形。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测速装置进行监测,对运动人员的运动进行记录,使得运动人员根据这些记录来调整自己的训练节奏;夹持装置滑动安装在支撑上,使得夹持装置与阻尼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使该自行车训练器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自行车后轮,从而满足人们进行自行车训练时的习惯,提高锻炼效果;
[0025]2.夹持装置通过抱箍安装在支撑上,使得安装过程简便,还可拆卸;通过转动手轮时螺杆在通道内运动,来调整两个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使得自行车后轮在两个固定件之间安装牢固,操作过程简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夹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31]图6是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底座;111、横杆;112、纵杆;1121、滑道;1122、插孔;12、支撑;121、第一支杆;122、第二支杆;2、阻尼装置;3、夹持装置;31、抱箍;32、连接杆;321、通道;322、穿道;33、螺杆;34、固定件;35、手轮;351、转杆;352、把手;353、斜齿轮;4、套管;41、轴承;5、滑块;51、卡块;511、穿孔;52、弹簧;53、插销;5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参照图1,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包括支架1和安装在支架1上的阻尼装置2以及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阻尼装置(2)以及夹持装置(3);所述支架(1)包括底座(11)和两组支撑(12),两组所述支撑(1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11)的两端,两组所述支撑(12)上各设置一个夹持装置(3),所述夹持装置(3)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12)上,两个所述夹持装置(3)正对设置,自行车后轮安装在两个所述夹持装置(3)之间,所述阻尼装置(2)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为自行车后轮提供摩阻力,所述自行车后轮上还设置有测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抱箍(31)、连接杆(32)、螺杆(33)、固定件(34)以及手轮(35);所述连接杆(32)的一端与所述抱箍(31)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通道(321),所述螺杆(33)穿设在所述通道(321)内,所述固定件(34)固设在所述螺杆(33)远离所述通道(321)底部的一端,所述手轮(35)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2)的侧壁,所述手轮(35)与所述螺杆(33)垂直,且所述手轮(35)与所述螺杆(33)螺纹配合,所述抱箍(31)设置在所述支撑(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包括纵杆(112),所述支撑(12)包括第一支杆(121)和第二支杆(122),所述第一支杆(12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纵杆(112)的一端,所述纵杆(112)上开设有滑道(1121),所述第二支杆(122)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1121)内,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121)上,所述第一支杆(121)、第二支杆(122)以及纵杆(112)围闭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杆(122)对应的第一支杆(121)和纵杆(1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控的自行车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支杆(121)的外周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文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宇科力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