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05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砖胎膜、多组橡胶井点管、橡胶集水管、真空水泵、深水泵和集水箱,多组橡胶井点管埋设在电梯井基础底板垫层下方地基内,且设置在电梯井砖胎膜内侧周边,每组橡胶井点管连接橡胶集水管,其中两组橡胶井点管通过橡胶集水管沿一侧电梯井砖胎膜外壁向上伸出至基础底板垫层,另一组橡胶井点管延伸出电梯井砖胎膜与橡胶集水管连接,橡胶集水管伸出端上连接控制阀和真空水泵,真空水泵连通集水箱,集水箱内装有深水泵。优点是:为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施工提供便利条件,特别适用于深基坑大体积且局部水位上升明显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投入成本低,操作简便、快捷,便于推广。于推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多为三部分构成,即橡胶井点管、橡胶集水管和真空水泵组成;橡胶井点管常规入土深度最宜控制在6

8米,通常橡胶井点管间距不大于1.5米、数目控制在50根左右,然后通过软管分别与1根通长的橡胶集水管连接,再由橡胶集水管接入真空水泵组成一组完整的降水系统。通过多组相同的降水系统构成整个工程的降水体系,从而达到降水目的;常规真空井点降水位置基本布置在基础外围(基槽周边)1

2米处进行降水作业。待常规水位以下的建筑结构部位施工完成后,再拆除水泵、断开管件,依次回收橡胶井点管便可结束降水施工作业。
[0003]例如某施工项目,此工程地基为砂质土体层,且临近河边约200米,原始设计为采用大孔径超深管井降水,基坑周边外加一道拉森钢板桩阻水维护结构,通过2道措施达到降水目的。但因此地临河靠海,潮汐频繁,水位短时间内上升较快,故上述降水措施无法满足局部超深部位降水要求,给施工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基础底板中间局部结构的电梯井部位,因井底底板标高较低,受潮汐影响尤为严重,尤其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会因水位上升而对未达到强度的电梯井基础底板造成质量上的重大缺陷,影响工程质量,降低使用功能。此外,由于电梯井的基础底板施工遵循整体性原则,减少后接茬比例,防止后期漏水等不定因素,所以施工体量相对较大,若采用传统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法,则会将整体降水管件全部预埋基础底部,造成资源大量浪费,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快捷、高效的降水方式,可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且降低施工成本的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砖胎膜、多组橡胶井点管、与橡胶井点管连通的橡胶集水管、真空水泵、深水泵和集水箱,所述多组橡胶井点管分别埋设在电梯井基础底板垫层下方的地基内,且设置在靠近电梯井砖胎膜的内侧周边,每组橡胶井点管连接橡胶集水管,其中两组橡胶井点管通过橡胶集水管沿着一侧的电梯井砖胎膜外壁向上伸出至基础底板垫层,另一组橡胶井点管通过弯头和变径三通延伸出电梯井砖胎膜并与围绕电梯井砖胎膜外壁的橡胶集水管连接,在每根橡胶集水管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控制阀和真空水泵,所述真空水泵均设置在集水箱外一侧,真空水泵出水口通过橡胶集水管连通集水箱,在集水箱内装有一台深水泵,所述深水泵通过排水口连接排水总管。
[0007]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优选的,所述真空水泵和集水箱底部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基础底板垫层上。
[0009]优选的,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砖胎膜、多组橡胶井点管、与橡胶井点管连通的橡胶集水管、真空水泵、深水泵和集水箱,所述多组橡胶井点管分别埋设在电梯井基础底板垫层下方的地基内,且设置在靠近电梯井砖胎膜的内侧周边,每组橡胶井点管连接橡胶集水管,其中两组橡胶井点管通过橡胶集水管沿着一侧的电梯井砖胎膜外壁向上伸出至基础底板,另一组橡胶井点管通过弯头和变径三通延伸出电梯井砖胎膜并与围绕电梯井砖胎膜外壁的橡胶集水管连接,在每根橡胶集水管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控制阀和真空水泵,所述真空水泵均设置在集水箱内一侧,在集水箱内还装有一深水泵,所述深水泵通过排水口连接排水总管。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底部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基础底板垫层上。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对排水环节作出调整,在橡胶集水管与真空水泵设置控压阀体和改变管体原单一单向的排水结构,控制各个管中水量回流倒灌,同时还可阻隔地下水因潮汐而上涌,实现一阀双控效果。这样可成功解决混凝土在施工环节中因水位上升而影响质量,保证基础底板结构整体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通过此种结构可将终端水泵前移至降水临边部位,减少降水点与泵体中间部件管件体量,使预埋浪费部分得以有效控制,降低成本。由于此种降水系统对架设泵体位置较为灵活,所以使多组集中降水管路可有效地进行集中,以簇的形式再进行集中排水使其达到高效低成本降水的目的,可对特殊环境、不同场景下的作业施工提供便利条件。通过二次排水,有效减少预埋管体的总长度体量,降低成本,并且降低因埋设管线过多而对基础底板承载力的不利影响。本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深基坑大体积且局部水位上升明显的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平面图;
[0013]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水平面图;
[0015]图4是图3的B

B剖视图。
[0016]图中:1、橡胶井点管;2、变径三通;3、弯头;4、橡胶集水管;5、控制阀;6、真空水泵;7、电梯井砖胎膜;8、深水泵;9、排水总管;10、集水箱;11、支架;12、排水口;13、电梯井底板垫层;14、基础底板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
[0019]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包括电梯井砖胎膜7、多组橡胶井点管1、与橡胶井点管连通的橡胶集水管4、真空水泵6、深水泵8和集水箱10,所述多组橡胶井点管分别埋设在电梯井底板垫层13下方的地基内,且设置在靠近电梯井砖胎膜7的内侧周边,每组橡胶井点管1连接橡胶集水管4,其中两组橡胶井点管通过橡胶集水管沿着一侧的电梯井砖胎
膜7外壁向上伸出基础底板垫层14,另一组橡胶井点管通过弯头3和变径三通2延伸出电梯井砖胎膜7并与围绕电梯井砖胎膜外壁的橡胶集水管连接。在每根橡胶集水管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控制阀5和真空水泵6,所述真空水泵均设置在集水箱10外的一侧,真空水泵出水口通过橡胶集水管连通集水箱,在集水箱内装有一台深水泵8,所述深水泵通过排水口12连接排水总管9。所述排水总管可采用水袋或PVC网纹软管均可。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水泵和集水箱底部装有支架11,所述支架固定在基础底板垫层14上。
[0021]本实施例中,每15根橡胶井点管为一组并与一根橡胶集水管连接,每根橡胶井点管通过变径三通2及弯头3分别与橡胶集水管热熔连接,同时在橡胶集水管沿一侧电梯井砖胎膜外壁上返端(即橡胶集水管伸出端)距电梯井砖胎膜顶端2米左右部位安置1个控制阀5,所述控制阀距离基础底板垫层14的标高为10cm,所述控制阀连通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砖胎膜、多组橡胶井点管、与橡胶井点管连通的橡胶集水管、真空水泵、深水泵和集水箱,所述多组橡胶井点管分别埋设在电梯井基础底板垫层下方的地基内,且设置在靠近电梯井砖胎膜的内侧周边,每组橡胶井点管连接橡胶集水管,其中两组橡胶井点管通过橡胶集水管沿着一侧的电梯井砖胎膜外壁向上伸出至基础底板垫层,另一组橡胶井点管通过弯头和变径三通延伸出电梯井砖胎膜并与围绕电梯井砖胎膜外壁的橡胶集水管连接,在每根橡胶集水管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控制阀和真空水泵,所述真空水泵均设置在集水箱外一侧,真空水泵出水口通过橡胶集水管连通集水箱,在集水箱内装有一台深水泵,所述深水泵通过排水口连接排水总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控压阀体的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水泵和集水箱底部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勤邹新荣高旭李龙龙郑华杨武刘明生石超张绿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