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17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箱梁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包括底座机构,机构机构的两端连接于底模上,底座机构上安装有芯模机构;所述芯模机构包括顶板,顶板与底座机构连接,顶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斜角板,斜角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直板,下直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斜板;所述顶板与斜角板之间铰接有上收油缸,斜角板与下直板之间铰接有中收油缸,下直板与下斜板之间铰接有下收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三段式收缩以方便脱模的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的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的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


[0001]本技术属于箱梁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铁路的建设工作稳步提升,为了适应铁路重载、高速等一系列运输要求,铁路箱梁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型号,箱梁钢模型根据设计厂家的不同,也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钢模型,其在使用性能,模型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
[0003]目前,国内生产钢模型的厂家数量数不胜数,符合国家标准的通用箱梁产品更是在铁路建设中使用广泛,故其钢模型属于成熟产品,多数模型生产厂家都可进行生产制作,但模型设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并且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地理环境、建设周期、铁路使用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国家标准的通桥系列箱梁产品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时,此时会经过设计院重新设计箱梁产品,同样的钢模型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制作。
[0004]单线箱梁产品在铁路建设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每一种单线箱梁产品均根据地理位置、铁路使用要求等存在尺寸上的差异,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单线箱梁模型的设计制作会逐步发展成熟,对其钢模型进行设计、制作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同时针对其结构形式、脱模方式、液压系统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浇筑、脱模效率和产品外观质量,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同时积累模型制作经验,还能抓住单线箱梁产品高频率使用的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钢模型产品。
[0005]箱梁内腔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液压油缸将芯模卷缩到一起,然后通过卷扬机将芯模从产品内腔里面拉出来,但产品的垂直腹板结构以及其内部空间狭小的情况,导致单线箱梁芯模不能像双线梁芯模采用两段收缩方式进行卷缩。因此如何实现单线箱梁产品安全、快速、稳定的脱模、有效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实现芯模正常卷缩到一定尺寸并顺利通过产品端部内腔,实现单线箱梁钢模型正常浇筑、脱模均为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三段式收缩以方便脱模的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包括底座机构,机构机构的两端连接于底模上,底座机构上安装有芯模机构;所述芯模机构包括顶板,顶板与底座机构连接,顶板的两端均铰接有斜角板,斜角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直板,下直板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斜板;所述顶板与斜角板之间铰接有上收油缸,斜角板与下直板之间铰接有中收油缸,下直板与下斜板之间铰接有下收油缸。脱模时,依次收缩下收油缸、中收油缸和上收油缸,则下斜板、下直板和斜角板依次收卷。由于芯模机构的收卷部分分成三段,则每段的长度缩短,各段能充分收卷,避免下斜板在收回过程中与底座机构相碰的情况。芯模机构各部分收卷完成后,拆卸底座机构与底模之间的连接,再使用卷扬机移动芯模即可,操作方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斜角板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斜板和上直板,上直板与下直板均垂直于顶板。上直板和下直板共同组成内侧侧模,由于内侧侧模与单线箱梁的垂直腹板紧密接触,则将内侧侧模一次性收回时容易造成腹板损伤。本技术通过将内侧侧模分成两段,可在脱模时减少单线箱梁受损情况。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与底模连接,底座与顶板之间安装有顶升油缸。合模时,顶升油缸能将顶板顶升到合适位置,则斜角板、下直板和下斜板均移动到位。脱模时,顶升油缸能将芯模机构降下,则顶板与箱梁顺利脱模,方便使用卷扬机拉动本技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底座连接,顶升油缸的缸套与顶板连接,顶升油缸的缸套与斜角板和下斜板之间、底座与顶板之间均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能对斜角板和下斜板进行可靠支撑,则合模后,顶板、斜角板、下直板和下斜板的位置准确。脱模时,先将顶升油缸的缸套与斜角板和下斜板之间、底座与顶板之间的支撑杆分别进行拆卸即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调节管,调节管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伸缩杆,调节管两端的伸缩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于顶板或顶升油缸的缸套或斜角板或下斜板上。合模后,通过转动调节管,可使支撑杆的长度得到调节,则支撑杆能将顶板、斜角板和下斜板推到确定位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直板上设置有退让槽,下斜板收回时,下斜板的一端嵌入退让槽内。脱模时,下斜板的一端嵌入下直板的退让槽内,避免下直板对下斜板造成干涉,保证下斜板充分收回。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脱模时,依次收缩下收油缸、中收油缸和上收油缸,则下斜板、下直板和斜角板依次收卷。由于芯模机构的收卷部分分成三段,则每段的长度缩短,各段能充分收卷,避免下斜板在收回过程中与底座机构相碰的情况。
[0016]2.合模时,顶升油缸能将顶板顶升到合适位置,则斜角板、下直板和下斜板均移动到位。脱模时,顶升油缸能将芯模机构降下,则顶板与箱梁顺利脱模,方便使用卷扬机拉动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脱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底座机构;2

芯模机构;3

上收油缸;4

中收油缸;5

下收油缸;6

支撑杆;11

底座;12

顶升油缸;21

顶板;22

斜角板;23

下直板;24

下斜板;61

调节管;62

伸缩杆;221

上斜板;222

上直板;231

退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
制。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包括底座机构1,机构机构的两端连接于底模上,底座机构1上安装有芯模机构2;所述芯模机构2包括顶板21,顶板21与底座机构1连接,顶板21的两端均铰接有斜角板22,斜角板22的另一端铰接有下直板23,下直板23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斜板24;所述顶板21与斜角板22之间铰接有上收油缸3,斜角板22与下直板23之间铰接有中收油缸4,下直板23与下斜板24之间铰接有下收油缸5。
[0022]脱模时,依次收缩下收油缸5、中收油缸4和上收油缸3,则下斜板24、下直板23和斜角板22依次收卷。由于芯模机构2的收卷部分分成三段,则每段的长度缩短,各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构(1),机构机构的两端连接于底模上,底座机构(1)上安装有芯模机构(2);所述芯模机构(2)包括顶板(21),顶板(21)与底座机构(1)连接,顶板(21)的两端均铰接有斜角板(22),斜角板(22)的另一端铰接有下直板(23),下直板(23)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斜板(24);所述顶板(21)与斜角板(22)之间铰接有上收油缸(3),斜角板(22)与下直板(23)之间铰接有中收油缸(4),下直板(23)与下斜板(24)之间铰接有下收油缸(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角板(22)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斜板(221)和上直板(222),上直板(222)与下直板(23)均垂直于顶板(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箱梁钢模型收缩式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两端与底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兴陈建申郭相武王江王小明张家均岳林文桥王汨雷杰王树清刘奇郭俊杨攀曾立乔朱江王长勇岑建卓刚雷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