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8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包括车头、汽车底盘、设备方仓、膜主体收纳方仓、起吊装置、设备集成单元和膜主体单元;所述的设备方仓和膜主体收纳方仓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的设备集成单元设置在设备方仓内;所述的膜主体单元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内;所述的起吊设置在汽车底盘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各设备单元高效集成于汽车底盘上,借助液压起吊装置实现小型富氧气膜野营装置随时随地、自动装卸、铺展与收折,并通过加压、制氧、供暖等装置对展开后的气膜内部进行增压、富氧和采暖,达到降低等效海拔、提升人员宿营舒适度的作用,具有机动性强、集成度高、操作便捷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原边防人员野营保障需求。障需求。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


[0001]本技术属于高原野营机动装备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

技术介绍

[0002]高原地区高寒、缺氧、低压等环境特点极易引发各类急慢性高原病,极大地限制了高原边防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近些年,一种富氧增压气膜建筑以其特有的优势在高原边防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该类建筑以气密性极好的膜结构材料为外壳,通过加压、制氧、供暖等装置实现建筑内部的增压、富氧和采暖,从而达到降低等效海拔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高原边防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0003]但是高原富氧增压气膜建筑普遍采用砖砌与气膜相结合的方式建造,且建筑体量较大,均达到了1000平方米左右,适用于原边防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建筑的可拆装性能普遍较差,无法完成短时间的拆除、搭建和转运,综上,如何提供一种高原野营机动装备,以使其具备传统富氧增压气膜建筑、降低等效海拔功能的同时,便于快速拆除、搭建与转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该气膜车将各设备单元高效集成于汽车车架上,借助液压起吊装置实现小型富氧气膜野营装置随时随地、快速的自动装卸、铺展与收折,并通过加压、制氧、供暖等装置对展开后的气膜内部进行增压、富氧和采暖,达到降低等效海拔、为高原边防工作人员野营住宿提供保障。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包括车头、汽车底盘、设备方仓、膜主体收纳方仓、起吊装置、设备集成单元和膜主体单元;所述的设备方仓和膜主体收纳方仓均设置在汽车底盘上,设备方仓固定在汽车底盘前部靠近车头的部位,膜主体收纳方仓位于汽车底盘的尾部;所述的设备集成单元设置在设备方仓内;所述的膜主体单元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内;所述的起吊装置设置在汽车底盘的后方,并与膜主体收纳方仓活动连接。
[0006]所述的设备集成单元包括送风机组、电加热器、送风管、制氧机、供电装置和回风管;所述的送风机组的入口与回风管的出口连通,送风机组的出口与送风管的入口连通,送风机组内部入口处设置过滤器;所述的电加热器设置在送风机组内部的出口处;所述的制氧机的出口与送风管上设置的旁通口连通;所述的供电装置分别与送风机组、电加热器和制氧机电连接,供电装置设置地线端;所述的回风管的入口包括新风入口和回风管入口,新风入口处设置用于控制设备方仓外界风量大小的新风阀。
[0007]所述的膜主体单元包括气膜进出口装置、膜主体结构、排风阀、软连接送风管、软连接回风管、地螺丝、气压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含氧量监测装置、气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含氧量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气膜进出口装置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内部
的前端,气膜进出口装置的入口处设置第一道密闭门和第二道密闭门,气膜进出口装置的出口与膜主体结构的膜主体进出口相连通;所述的膜主体结构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内部后端,膜主体结构上设置膜主体进出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的送风口和回风口设置在膜主体结构的前部两侧,送风口与设备集成单元的送风管出口通过软连接送风管相连通,回风口与设备集成单元内回风管的回风管入口通过软连接回风管相连通;所述的排风口设置在膜主体结构的后部下方,排风口处设置排风阀;所述的气压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含氧量监测装置均设置在膜主体结构的内壁上;所述的气压监测装置和设备集成单元的送风机组、回风管上的新风阀及膜主体结构上的排风阀分别与气压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温度监测装置和送风机组内的电加热器分别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含氧量监测装置和设备集成单元的制氧机分别与含氧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气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及含氧量控制器分别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服务器或客户端通讯连接。
[0008]所述的起吊装置为液压起吊装置,由“L”形钢架和两个液压缸组成,“L”形钢架的竖架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外部前端,竖架顶端设置吊钩,吊钩与膜主体收纳方仓前端顶部的挂钩相连接,“L”形钢架的横架设置在汽车底盘的内部,并位于膜主体收纳方仓的下方,横架端头与汽车底盘上设置的旋转点铰接连接;所述的液压缸分别设置在“L”形钢架的两侧,液压缸的拉杆端头与横架中部位置铰接连接,液压缸的动力源与汽车底盘上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09]所述的膜主体收纳方仓为玻璃钢材质,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前后两端设置卷帘门,前端卷帘门的入口与气膜进出口装置的入口外端相连通,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前端顶部设置与液压起吊装置连接的挂钩,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滚轮,滚轮上设置有防止膜主体收纳方仓滑动的锁死装置。
[0010]所述的膜主体结构为整体密封腔体,顶棚为PVDF双层膜材,中间夹层设有玻璃棉保温材料,底部为加厚耐磨PVDF膜材,膜主体结构的四周边缘均布设置数个便于地螺丝将膜主体结构固定在底面上的连接扣。
[0011]所述的汽车底盘的尾部对称设置用于辅助膜主体收纳方仓上车和下车的辅助滚轮,辅助滚轮之间的间距小于膜主体收纳方仓底部两侧的滚轮之间的宽度。
[0012]所述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均采用镀锌铁皮材料,外部包裹聚乙烯保温材料;所述的软连接送风管和软连接回风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丁晴橡胶或天然合成橡胶材质,外部包裹聚乙烯保温材料。
[0013]所述的设备方仓为玻璃钢材质,设备方仓的四周设置卷帘门。
[0014]所述的过滤器采用合成纤维过滤网或活性炭过滤网。
[0015]本技术的自动装卸、铺展与收折过程如下:
[0016]首先启动液压起吊装置,液压缸的拉杆伸出,将“L”形钢架推起,带动膜主体收纳方仓沿汽车底盘尾部的辅助滚轮滑落到地面,打开膜主体收纳方仓的后端卷帘门,将膜主体结构从膜主体收纳方仓内拖出并铺展开,借助地螺丝将膜主体结构四周的连接扣固定于地上;接着打开设备方仓四周的卷帘门,通过软连接送风管将膜主体结构的送风口与设备集成单元的送风管出口相连通,再通过软连接回风管将膜主体结构的回风口与设备集成单元回风管的回风管入口相连通;然后启动设备集成单元的送风机组、电加热器和制氧机,送风机组入口处连接的新风入口吸入外界的空气和经回风管入口进入的膜主体结构内的回
风充分混合,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送风机组,再由送风机组内的电加热器加热,通过送风管与制氧机制取的氧气充分混合,给膜主体结构送风,使膜主体结构鼓风成型,实现加压、采暖和富氧。
[0017]当膜主体结构需要收折、运输时,首先关闭设备集成单元,打开膜主体结构的排风口处的排风阀,使得膜主体结构充分泄压,并将膜主体结构四周连接扣上地螺丝取出,将泄压后的膜主体结构折叠收纳于膜主体收纳方仓内,关闭前后端卷帘门,拆下软连接送风管和软连接回风管,并关闭设备方仓四周的卷帘门,最后通过液压起吊装置将膜主体收纳方仓装载到汽车底盘上,完成膜主体结构的收折,便于整装运输。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高原边防富氧增压气膜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将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包括车头(1)、汽车底盘(2)、设备方仓(3)、膜主体收纳方仓(4)、起吊装置、设备集成单元(6)和膜主体单元(7),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备方仓(3)和膜主体收纳方仓(4)均设置在汽车底盘(2)上,设备方仓(3)固定在汽车底盘(2)前部靠近车头(1)的部位,膜主体收纳方仓(4)位于汽车底盘(2)的尾部;所述的设备集成单元(6)设置在设备方仓(3)内;所述的膜主体单元(7)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4)内;所述的起吊装置设置在汽车底盘(2)的后方,并与膜主体收纳方仓(4)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设备集成单元(6)包括送风机组(8)、电加热器(9)、送风管(10)、制氧机(11)、供电装置(12)和回风管(13);所述的送风机组(8)的入口与回风管(13)的出口连通,送风机组(8)的出口与送风管(10)的入口连通,送风机组(8)内部入口处设置过滤器(14);所述的电加热器(9)设置在送风机组(8)内部的出口处;所述的制氧机(11)的出口与送风管(10)上设置的旁通口(15)连通;所述的供电装置(12)分别与送风机组(8)、电加热器(9)和制氧机(11)电连接,供电装置(12)设置地线端(17);所述的回风管(13)的入口包括新风入口(18)和回风管入口(19),新风入口(18)处设置用于控制设备方仓(3)外界风量大小的新风阀(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野营自装卸可展式富氧气膜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膜主体单元(7)包括气膜进出口装置(22)、膜主体结构(23)、排风阀(24)、软连接送风管(27)、软连接回风管(29)、地螺丝(34)、气压监测装置(36)、温度监测装置(37)、含氧量监测装置(38)、气压控制器(39)、温度控制器(40)、含氧量控制器(41)和无线通讯模块(42);所述的气膜进出口装置(22)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4)内部的前端,气膜进出口装置(22)的入口处设置第一道密闭门(30)和第二道密闭门(31),气膜进出口装置(22)的出口与膜主体结构(23)的膜主体进出口(32)相连通;所述的膜主体结构(23)设置在膜主体收纳方仓(4)的内部后端,膜主体结构(23)上设置膜主体进出口(32)、送风口(26)、回风口(28)和排风口(25);所述的送风口(26)和回风口(28)设置在膜主体结构(23)的前部两侧,送风口(26)与设备集成单元(6)的送风管出口(16)通过软连接送风管(27)相连通,回风口(28)与设备集成单元(6)内回风管(13)的回风管入口(19)通过软连接回风管(29)相连通;所述的排风口(25)设置在膜主体结构(23)的后部下方,排风口(25)处设置有排风阀(24);所述的气压监测装置(36)、温度监测装置(37)、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姣党俊虎雷永辉查吕应刘荔赵宇戴小森赵铁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