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8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包括第一连接金具组件、第二连接金具组件、绝缘子、第一招弧角和第二招弧角;绝缘子在预设方向上连接在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与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之间;第一招弧角的第一联结板设在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上,第二招弧角的第二联结板设在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上,第一招弧角和第二招弧角构成并联间隙;第一招弧角的第一角隙棒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第四折弯段和第一弧形段;第二招弧角的第二角隙棒包括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第五折弯段、第六折弯段、第七折弯段、第八折弯段和第二弧形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雷效果好、使线路安全可靠等优点。可靠等优点。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分为直流输电线路和交流输电线路,相较交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线路具有线路走廊小,杆塔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损耗小,线路输送容量大,寿命长,输送距离不受限制以及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等优点。因此发展直流工程对中国电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为保证直流输电的可靠性,需要在距换流站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接地极。接地极及其线路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直流线路具有相同的设计寿命。在双极运行时,地中无电流,接地极起钳制换流器中性点电位的作用。在双极不对称方式和单极大地回线方式运行时,不但起着钳制换流器中性点电位的作用,而且还为直流电流提供通路。
[0004]接地极线路作为是连接换流站和接地极极址的联络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直流工程的工程经验,由于接地极极址的选择要求高,同时由于发达地区占地困难这一现实,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的选择一直是一难点,当前也有很多工程取消了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采用回流线共塔的方式来完成相关技术需要。因此,金属回流线与接地极线路作用一样,作为两极之间的中性线,可与双极中任意一极形成回流电路。
[0005]对直流接地极线路,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绝缘被击穿后的直流续流,其可导致绝缘子或金具烧坏。为了消除直流续流,接地极线路(金属回流线)绝缘配合设计可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适当増加接地极线路绝缘水平,防止绝缘闪络;二是在绝缘子串两端加装招弧角,通过加装招弧角在发生闪络时能保护绝缘子并帮助拉断电弧。但相关技术中设置的两个招弧角的结构简单,在绝缘子周围形成的保护范围小,两个招弧角之间构成的并联间隙弱,招弧效果不好,对耐张串的保护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包括第一连接金具组件、第二连接金具组件、绝缘子、第一招弧角和第二招弧角;
[0007]所述绝缘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绝缘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子在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之间;以及
[0008]所述第一招弧角包括第一联结板和第一角隙棒,所述第一联结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上,所述第二招弧角包括第二联结板和第二角隙棒,所述第二联结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上,所述第一招弧角和所述第二招弧角构成并联间隙;
[0009]所述第一角隙棒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
弯段、第四折弯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联结板上,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所述第一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折弯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折弯段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弧形段连接;
[0010]所述第二角隙棒包括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第五折弯段、第六折弯段、第七折弯段、第八折弯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联结板上,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所述第五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三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六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四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七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七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五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八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八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六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七折弯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折弯段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弧形段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具有防雷效果好、使线路安全可靠等优点。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隙棒和所述第二角隙棒中的每一者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为U形,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平面。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中的每一者为圆弧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U型挂环、第二U型挂环、第一调整板、P型挂板、牵引板、第一直角挂板、第一联板、第二直角挂板和球头挂板,所述绝缘子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球头挂板连接,所述第一联结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联板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板为DB调整板。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碗头挂板、第二联板、第三直角挂板、第二调整板、第三U型挂环和耐张线夹,所述绝缘子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碗头挂板连接,所述第二联结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联板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整板为DB调整板。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角挂板、所述球头挂板、所述绝缘子、所述碗头挂板、所述第三直角挂板、所述第二调整板、所述第三U型挂环和所述耐张线夹中的每一者设置为两个;
[0019]所述第一联板设置为三角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联板的三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直角挂板与所述第一联板上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
直角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一联板上的另外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球头挂板连接,两个所述球头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绝缘子的所述第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碗头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绝缘子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0020]所述第二联板设置为四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联板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碗头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第二联板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联板的另外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三直角挂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直角挂板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调整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调整板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三U型挂环连接、两个所述第三U型挂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耐张线夹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板的中部设有多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金具组件和第二连接金具组件;绝缘子,所述绝缘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绝缘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绝缘子在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之间;以及第一招弧角和第二招弧角,所述第一招弧角包括第一联结板和第一角隙棒,所述第一联结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金具组件上,所述第二招弧角包括第二联结板和第二角隙棒,所述第二联结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金具组件上,所述第一招弧角和所述第二招弧角构成并联间隙;其中所述第一角隙棒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三折弯段、第四折弯段和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联结板上,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所述第一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折弯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折弯段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弧形段连接;所述第二角隙棒包括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第五折弯段、第六折弯段、第七折弯段、第八折弯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联结板上,所述第三延伸段和所述第四延伸段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所述第五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三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延伸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六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四延伸段向邻近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七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七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五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八折弯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折弯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八折弯段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从所述第六折弯段向远离所述绝缘子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七折弯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折弯段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弧形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用耐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隙棒和所述第二角隙棒中的每一者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为U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平蒋陶宁王金锁刘洋于洋赵晓慧孔令慈王先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