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58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暗涵上方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开孔,并在开孔内浇注形成孔口混凝土环,该孔口混凝土环内形成能配合潜望镜对暗涵内部进行检查的检查孔,相邻两检查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市政工程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适用于市政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的基础建设的规模需要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在城市建设初期,为保证废水的排放,道路建设过程中会挖设渠道和箱涵。随着城市的发展、改造,原有的河道沟渠也逐渐增加盖板,变成暗涵,而由于早期监管的不足,周围的生活区和工业区存在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错混接至暗涵内,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暗涵内的水体变的黑臭,这些黑臭水体从小的暗涵逐级汇流至大暗涵,最终流入河网导致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0003]对于导致黑臭河道整治中关键的一环,暗涵的排查与整治变得极为重要,因暗涵处于城市道路下面,沿街商铺、住宅以及工业企业等将污、废水管道直接接至暗涵内部,因暗涵为封闭空间,内部情况难以被发现察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暗涵上方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开孔,并在开孔内浇注形成孔口混凝土环,该孔口混凝土环内形成能配合潜望镜对暗涵内部进行检查的检查孔,相邻两检查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确定。
[0006]所述孔口混凝土环内上、下两侧设有洞口环筋并配有与连接所述顶板内原有钢筋焊接相连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0007]所述顶板上方置有与所述检查孔对应的混凝土井筒,检查孔位于相应混凝土井筒,混凝土井筒上端盖有与路面齐平的井盖。
[0008]所述井盖下方的所述混凝土井筒内设有防坠网。
[0009]当暗涵整段为直线时,暗涵顶板上的检查孔数量n=d/L,其中d为该直线段从起端到终端的距离,L为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
[0010]当暗涵存在圆弧段时,暗涵顶板上的检查孔数量n=a/{2arcsin(L/2R)},其中R为圆弧段半径,a为圆弧段角度;
[0011]当暗涵存在支管的汇合或流出时,在支管的交汇点处的暗涵顶板上设置检查孔;
[0012]当暗涵存在钝角转折段时,在钝角处以及上下游距离分别为L处,共三处位置设置检查孔。
[0013]所述检查孔位于暗涵的中轴线上。
[0014]所述暗涵顶板每隔一定间距布设有进人检查井。
[0015]所述进人检查井每隔两个所述检查孔布置,且设置于暗涵的靠路边侧。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暗涵顶板上布置检查孔,配合潜望镜可实现对暗涵内部的检查,检查孔布置科学合理,安全可靠,通过检查孔可有效监测暗涵内部情况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中暗涵直线段的检查孔布置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暗涵存在支管汇合或流出的检查孔布置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中暗涵存在钝角转折的检查孔布置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中暗涵圆弧段的检查孔布置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中检查孔部位的平面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中检查孔部位的剖面图。
[0023]图7为实施例中表示开孔补筋图。
[0024]1、暗涵;2、潜望镜检查孔;3、进人检查井;4、孔口混凝土环;5、混凝土井筒;6、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在暗涵上方的顶板上设有多个沿暗涵中轴线分布的潜望镜检查井,潜望镜检查井能与潜望镜配合对暗涵内部进行检查。
[0026]本例中潜望镜检查井包括开设于暗涵顶板上的检查孔和设置于顶板上方的混凝土井筒等,该检查孔形成于孔口混凝土环内,孔口混凝土环浇注形成于暗涵顶板上的开孔内。孔口混凝土环内上、下两侧设有洞口环筋并配有与连接顶板内原有钢筋焊接相连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0027]本实施例中混凝土井筒对应检查井布置,设置于暗涵顶板上方,孔口混凝土环位于混凝土井筒内腔范围内。混凝土井筒上端设有与路面齐平的井盖,在井盖下方的井口中设置防坠网。
[0028]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检查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确定,当暗涵整段为直线时,暗涵顶板上的检查孔数量n=d/L,其中d为该直线段从起端到终端的距离,L为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当暗涵存在圆弧段时,暗涵顶板上的检查孔数量n=a/{2arcsin(L/2R)},其中R为圆弧段半径,a为圆弧段角度;当暗涵存在支管的汇合或流出时,在支管的交汇点处的暗涵顶板上设置检查孔;当暗涵存在钝角转折段时,在钝角处以及上下游距离分别为L处,共三处位置设置检查孔。
[0029]本例中在暗涵顶板上方设有若干进人检查井,设置于暗涵靠道路边上位置,用于人下去检查与维护。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专利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暗涵上方的顶板上开设有若干开孔,并在开孔内浇注形成孔口混凝土环,该孔口混凝土环内形成能配合潜望镜对暗涵内部进行检查的检查孔,相邻两检查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潜望镜的有效检测长度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混凝土环内上、下两侧设有洞口环筋并配有与连接所述顶板内原有钢筋焊接相连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方置有与所述检查孔对应的混凝土井筒,检查孔位于相应混凝土井筒,混凝土井筒上端盖有与路面齐平的井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下方的所述混凝土井筒内设有防坠网。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暗涵的检查口布置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华斌魏俊王礼兵王瑞周文明贾根源叶盛华霍怡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