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成型槽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34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型成型槽钻头,包括钻尖部、切削部及刀柄部,钻尖部、切削部及刀柄部三者同轴依次连接,钻尖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第一钻尖位于钻尖部的前端中心处,第二钻尖位于第一钻尖的外周并与第一钻尖相接,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比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小,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第三钻尖位于第二钻尖的外周并与第二钻尖相接,第三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切削部设有若干个螺旋刀槽,相邻两螺旋刀槽之间形成刃带。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三者形成特殊的呈M型钻尖,保证钻尖锋利程度的同时,可减少破孔毛刺。可减少破孔毛刺。可减少破孔毛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型成型槽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刀具
,尤其涉及一种M型成型槽钻头。

技术介绍

[0002]钻头是通过其相对固定轴线的旋转切削以钻削工件的圆孔的工具。目前,普通钻头的钻尖一般为螺旋钻尖或者X型钻尖,在对塑胶加工破孔时,塑胶容易出现破孔毛刺,普通钻尖周刃为柱体刃带(不锋利),且周刃前角较钝,加工产品时易出现孔口毛刺或卷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破孔毛刺的M型成型槽钻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型成型槽钻头,包括钻尖部、切削部及刀柄部,所述钻尖部、所述切削部及所述刀柄部三者同轴依次连接,所述钻尖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所述第一钻尖位于所述钻尖部的前端中心处,所述第二钻尖位于所述第一钻尖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钻尖相接,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比所述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小,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钻尖位于所述第二钻尖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钻尖相接,所述第三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所述切削部设有若干个螺旋刀槽,相邻两所述螺旋刀槽之间形成刃带。
[0005]较佳地,所述切削部包括柱体本体,所述柱体本体连接于所述钻尖部与所述刀柄部之间,所述螺旋刀槽开设于所述柱体本体上。
[0006]较佳地,所述刃带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使所述刃带的后角为圆弧后角。
[0007]较佳地,所述弧形凹槽包括第一弧形凹槽及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沿所述切削部的轴向方向呈错开布置。
[0008]较佳地,所述螺旋刀槽的前角大小为26度,所述刃带的后角大小为14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的钻尖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且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比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小,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第三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使得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三者形成特殊的呈M型钻尖,保证钻尖锋利程度的同时,可减少破孔毛刺。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的钻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的俯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的刃带的后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5]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100包括钻尖部1、切削部2及刀柄部3。钻尖部1、切削部2及刀柄部3三者同轴依次连接。钻尖部1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11、第二钻尖12及第三钻尖13,第一钻尖11位于钻尖部1的前端中心处,第二钻尖12位于第一钻尖11的外周并与第一钻尖11相接,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比第一钻尖11的钻尖角度小,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一钻尖11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第三钻尖13位于第二钻尖12的外周并与第二钻尖12相接,第三钻尖13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第一钻尖11、第二钻尖12及第三钻尖13三者形成特殊的呈M型钻尖,保证钻尖锋利程度的同时,可减少破孔毛刺。切削部2设有若干个螺旋刀槽22,相邻两螺旋刀槽22之间形成刃带23。
[0016]请参阅图2,图中α1代表第一钻尖11的钻尖角度,α2代表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α3代表第三钻尖13的钻尖角度,α1大于α2。若α1和α2的角度方向为正方向时,α3的角度方向为负方向,但不以此为限。
[0017]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切削部2包括柱体本体21,柱体本体21连接于钻尖部1与刀柄部3之间,螺旋刀槽22开设于柱体本体21上。螺旋刀槽22的数量为两个,但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刃带23上开设有弧形凹槽24,以使刃带23的后角为圆弧后角,从而增加刃带23的切削刃的锋利程度,进一步减少孔口毛刺。更具体地,弧形凹槽24包括第一弧形凹槽241及第二弧形凹槽242,第一弧形凹槽241和第二弧形凹槽242沿切削部2的轴向方向呈错开布置。
[0018]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100采用特定曲线的成型砂轮加工螺旋刀槽22,螺旋刀槽22的前角大小为26度,刃带23的后角大小为14度。既可保证钻头强度,也可保证钻头排屑空间。其中,图3中α4代表螺旋刀槽22的前角,α4为26度,图4中α5代表刃带23的后角,α5为14度。
[0019]综上,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100的钻尖部1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11、第二钻尖12及第三钻尖13,且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比第一钻尖11的钻尖角度小,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一钻尖11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第三钻尖13的钻尖角度方向与第二钻尖12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使得第一钻尖11、第二钻尖12及第三钻尖13三者形成特殊的呈M型钻尖,保证钻尖锋利程度的同时,可减少破孔毛刺。本技术的M型成型槽钻头100的韧带的后角为圆弧后角,增加刃带23的切削刃的锋利程度,进一步减少孔口毛刺。
[002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型成型槽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尖部、切削部及刀柄部,所述钻尖部、所述切削部及所述刀柄部三者同轴依次连接,所述钻尖部沿轴向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钻尖、第二钻尖及第三钻尖,所述第一钻尖位于所述钻尖部的前端中心处,所述第二钻尖位于所述第一钻尖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钻尖相接,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比所述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小,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钻尖位于所述第二钻尖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钻尖相接,所述第三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钻尖的钻尖角度方向相反,所述切削部设有若干个螺旋刀槽,相邻两所述螺旋刀槽之间形成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刚皮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龙仕威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