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62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盆地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核对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和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超深层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多指标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从而有效实现盆地域地表到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多学科手段交叉结合,能够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动态揭示盆地深部物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相比传统的盆地结构恢复方法更为准确,为盆地的评价、勘探和开发带来重要的实际意义。意义。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盆地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盆地是指地球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因整个地形外观与盆子相似而得名,沉积盆地既可以接受物源区搬运来的沉积物,也接受原地化学、生物及机械作用形成的盆内沉积物,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由于现今的油气与矿产资源等大都形成于沉积盆地中,所以对于盆地的评价、勘探和开发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
[0003]为方便对盆地进行评价、勘探和开发,需要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恢复,而目前对盆地古构造进行恢复的方法大都不够完善,不能实现盆地域地表到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从而导致恢复的盆地古构造特征不够准确,不能为盆地的评价、勘探和开发工作带来实际意义,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该方法以超深层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多指标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从而有效实现盆地域地表到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0006]步骤一: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
[0007]在以盆地内超深层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理钻井地球化学资料、测井关键参数资料、岩石力学特性和古应力场特性相关测试资料,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
[0008]步骤二: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
[0009]结合盆地重点层系结构和关键钻井低温热年代学,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揭示盆地域多圈层结构及其空间差异性特征;
[0010]步骤三:盆地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
[0011]建立盆地砂箱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开展盆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比例砂箱模拟,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动态揭示盆地多圈层结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周缘板块动力学效应和响应机制;
[0012]步骤四:核对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
[0013]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比例砂箱模拟得出的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与盆地域
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契合度核对,若核对结果一致则进行盆地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
[0014]步骤五: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
[0015]根据盆地多圈层结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周缘板块动力学效应和响应机制,结合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
[00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的具体步骤为:以盆地超深层钻井为金钉子,系统收集整理钻井地球化学资料、测井关键参数资料、岩石力学特性、古应力场特性相关测试资料,横跨盆地地球物理资料为骨架,结合3D Move地表地质模型、3D地表投影和地表现今剥蚀量,以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实现全盆地域地表

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
[00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盆地域地层模块、盆地域结构

构造模块、盆地域岩石力学物性模块和盆地域古应力场模块。
[00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过程中,结合关键钻井低温热年代学,应用3D move面积守恒和体积守恒算法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定量研究不同时期盆地域重点层系界面构造变形与古应力场环境性质与特征。
[001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盆地砂箱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包括多层变形物质结构条件、汇聚逆冲

走滑叠加变形条件、前寒武纪能干性基底特性条件和长时间周期动态剥蚀

沉积条件。
[002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层变形物质结构条件以盆地垂向

侧向地壳浅部圈层结构格架为比例模型,所述汇聚逆冲

走滑叠加变形条件以盆地现今GPS速率、走滑

逆冲断距和多期构造叠加序列为比例模型,所述前寒武纪能干性基底特性条件以盆地前寒武纪能干性基底形态和不同盆地基底结构形态为比例模型,所述长时间周期动态剥蚀

沉积条件以低温年代学揭示的盆地沉积

沉降过程为模型。
[002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若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与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的核对结果不一致,则返回步骤二,继续对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进行优化,直至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与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一致。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以超深层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多指标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从而有效实现盆地域地表到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多学科手段交叉结合,能够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动态揭示盆地深部物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最终实现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相比传统的盆地结构恢复方法更为准确,为盆地的评价、勘探和开发带来重要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在以盆地内超深层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理钻井地球化学资料、测井关键参数资料、岩石力学特性和古应力场特性相关测试资料,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步骤二: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结合盆地重点层系结构和关键钻井低温热年代学,建立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揭示盆地域多圈层结构及其空间差异性特征;步骤三:盆地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建立盆地砂箱物理模型边界条件,开展盆地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比例砂箱模拟,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动态揭示盆地多圈层结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周缘板块动力学效应和响应机制;步骤四:核对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比例砂箱模拟得出的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与盆地域三维精细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契合度核对,若核对结果一致则进行盆地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步骤五: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根据盆地多圈层结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周缘板块动力学效应和响应机制,结合砂箱物理构造模拟动态结果对盆地的古构造特征进行动态恢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的具体步骤为:以盆地超深层钻井为金钉子,系统收集整理钻井地球化学资料、测井关键参数资料、岩石力学特性、古应力场特性相关测试资料,横跨盆地地球物理资料为骨架,结合3D Move地表地质模型、3D地表投影和地表现今剥蚀量,以金钉子钻井和骨架地球物理结构剖面为核心,结合地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三维属性建模方案,建立盆地地质大数据平台模型,实现全盆地域地表

地腹多指标地质大数据信息覆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盆地地质大数据的古构造特征动态恢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虹兵徐宏远刘恣君曹涛王恒邓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