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56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包括MCU、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USB母座、蓝牙模块、远程控制端以及近程控制端;所述电源与MCU连接;MCU分别与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蓝牙模块以及近程控制端连接;近程控制端与USB母座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输出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氛围营造装置的互通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同步输出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当前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电子产品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愈发的常见,也愈发的智能化;当人们在工作之余通常会寻找各类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充实休息时光;譬如运动场所或是娱乐场所等,而在现有的运动场所或是娱乐场所中通常采用的方式为灯光、声音或是两者结合的方式,但通常来说其两者的控制端不一,因此容易出现灯光和声音无法完美结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灯光和声音完美结合的一种同步输出模块。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包括MCU、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USB母座、蓝牙模块、远程控制端以及近程控制端;所述电源与MCU连接;MCU分别与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蓝牙模块以及近程控制端连接;近程控制端与USB母座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
[0006]进一步的,包括LED灯和喇叭;所述喇叭与声音模块连接;LED灯与灯带模块连接。
[0007]进一步的,MCU包括处理器U1;灯带模块包括处理器U2;声音模块包括处理器U3;LED灯包括LEDP2;喇叭包括SPKP3;蓝牙模块包括蓝牙BT_ANT;电源包括电源P1;USB母座包括继电器J1。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电感线圈L1和振荡器Y1。
[0009]进一步的,处理器U1的1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2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2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3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3号针脚与处理器U2的1号针脚以及处理器U3的1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4号针脚与电阻R5的2号端连接,电阻R5的1号端与电源P1的3号端连接,电源P1的2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7号针脚与电容C5的2号端连接,电容C5的1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8号针脚与电阻R1的1号端连接,电阻R1的2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10号针脚与电阻R4的1号端连接,电阻R4的1号端与电容C14的1号端以及电阻R#的2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11号针脚与电阻R2的1号端连接,电阻R2的2号端与电容C11的1号端以及电阻R#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17号针脚与电容C16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18号针脚与电容C2的1号端以及电源P1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19号针脚与电容C1的1号端连接,电容C1的2号端、电容C2的2号端以及电容C16的2号端均接地;处理器U1的21号针脚与电感线圈L1的1号端以及电容C17的1号端连接,电容C17的2号端与电容C8的1号端以及蓝牙BT_ANT的1号端连接,电感线圈L1
的2号端、电容C8的2号端以及蓝牙BT_ANT的2号端均接地;处理器U1的22号针脚接地;处理器U1的23号针脚与振荡器Y1的2号端以及电容C7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24号针脚与振荡器Y1的1号端以及电容C6的1号端连接,电容C6的2号端与电容C7的2号端连接并接地。
[0010]进一步的,处理器U2的2号针脚以及处理器U2的3号针脚与电容C10的2号端连接,电容C10的1号端接地;处理器U2的4号针脚与电容C11的2号端以及电阻R3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2的5号针脚与电阻R3的2号端以及LEDP2的2号端连接;处理器U2的6号针脚与电容C9的2号端、电容C15的2号端以及电源P1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2的7号针脚与电容C9的1号端以及电容C15的1号端连接,并且其三者接地;处理器U2的8号针脚与LEDP2的1号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处理器U3的2号针脚以及处理器U3的3号针脚与电容C13的2号端连接,电容C13的1号端接地;处理器U3的4号针脚与电容C14的2号端以及电阻R5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3的5号针脚与电阻R5的2号端以及SPKP3的2号端连接;处理器U3的6号针脚与电容C12的2号端以及电源P1的1号端连接;处理器U3的7号针脚与电容C12的1号端连接,并且其两者接地;处理器U3的8号针脚与SPKP3的1号端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 本技术通过MCU和蓝牙模块连接使得蓝牙和处理器功能重合,接受音乐信号后,同步输出信号到声音模块和灯带模块,通过声音模块和灯带模块的处理器U2和处理器U3的处理,再由声音模块和灯带模块将信号达到LED灯和喇叭,使灯随音乐变化。
[0014]2. 本技术的蓝牙模块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端选择播放的音频;并且本技术也可以通过近程控制端与USB母座选择播放的音频;使得本技术在其中之一无法使用时能够使用另一播放方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框架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MCU以及蓝牙模块处电路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电源处电路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灯带模块和声音模块处电路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包括MCU、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USB母座、蓝牙模块、远程控制端以及近程控制端;所述电源与MCU连接;MCU分别与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蓝牙模块以及近程控制端连接;近程控制端与USB母座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
[0023]进一步的,包括LED灯和喇叭;所述喇叭与声音模块连接;LED灯与灯带模块连接。
[0024]进一步的,MCU包括处理器U1;灯带模块包括处理器U2;声音模块包括处理器U3;
LED灯包括LEDP2;喇叭包括SPKP3;蓝牙模块包括蓝牙BT_ANT;电源包括电源P1;USB母座包括继电器J1。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电感线圈L1和振荡器Y1。
[0026]进一步的,处理器U1的1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2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2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3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3号针脚与处理器U2的1号针脚以及处理器U3的1号针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MCU、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USB母座、蓝牙模块、远程控制端以及近程控制端;所述电源与MCU连接;MCU分别与灯带模块、声音模块、电源、蓝牙模块以及近程控制端连接;近程控制端与USB母座连接;蓝牙模块与远程控制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和喇叭;所述喇叭与声音模块连接;LED灯与灯带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MCU包括处理器U1;灯带模块包括处理器U2;声音模块包括处理器U3;LED灯包括LEDP2;喇叭包括SPKP3;蓝牙模块包括蓝牙BT_ANT;电源包括电源P1;USB母座包括继电器J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电感线圈L1和振荡器Y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同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处理器U1的1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2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2号针脚与继电器J1的3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3号针脚与处理器U2的1号针脚以及处理器U3的1号针脚连接;处理器U1的4号针脚与电阻R5的2号端连接,电阻R5的1号端与电源P1的3号端连接,电源P1的2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7号针脚与电容C5的2号端连接,电容C5的1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8号针脚与电阻R1的1号端连接,电阻R1的2号端接地;处理器U1的10号针脚与电阻R4的1号端连接,电阻R4的1号端与电容C14的1号端以及电阻R#的2号端连接;处理器U1的11号针脚与电阻R2的1号端连接,电阻R2的2号端与电容C11的1号端以及电阻R#的1号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永陈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雅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