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及高跟平底两用鞋,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掌部、高跟部、底座、弹性件和锁紧件,底座的第一端部与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连接,足弓部的第一端部与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足弓部的第二端部与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高跟部的顶部与后掌部的底部转动连接,高跟部的底部与底座滑动连接,弹性件的第一端部与后掌部的底部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部与高跟部的侧面连接,锁紧件设置在底座的第二端部上,锁紧件可将后掌部锁紧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高跟鞋设计为可通过折叠高跟变成平底鞋使用,使得在不同的场合能够变换成不同的鞋以满足需要。要。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及高跟平底两用鞋
[0001]本技术涉及鞋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及高跟平底两用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着穿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鞋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平底鞋,另一类是高跟鞋,这两类鞋分别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其中,由于平底鞋走路不累,主要用于休闲、运动等场合;高跟鞋能充分体现出女性优美的人体曲线,因而也备受爱美女性的喜爱,同时能够增加人体的身高,使身材更优美,女性在通常情况下都喜欢穿高跟鞋。这两类鞋的缺点是:不能同时穿,穿平底鞋时走路不累但是缺少美感;穿高跟鞋时富有美感但走路多时容易疲劳。因此,许多人出门时就需要准备多双鞋子,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给出行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掌部、高跟部、底座、弹性件和锁紧件,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足弓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足弓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高跟部的顶部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高跟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高跟部的侧面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端部上,所述锁紧件可将所述后掌部锁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足弓部由若干支撑条构成,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设有连接槽和若干前挡片,所述前挡片间隔排布在所述连接槽中,相邻所述前挡片之间设有前转轴,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后挡片,相邻所述后挡片之间设有后转轴,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铰接在所述前转轴上,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铰接在所述后转轴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均为外凸弧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轴,所述高跟部的顶部为U形开口状,所述高跟部的顶部的两个侧壁对称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对称设有盲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盲孔中,所述高跟部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跟部的底部的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底座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两个内侧壁设有滑槽,所述高跟部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杆卡入滑槽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高跟部的宽度。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条、第一弹簧和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端部上,所述固定条与所述固定片铰接,所述固定条的第一侧面设有主卡齿部和外倾斜部,所述固定条的第二侧面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固定片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表面设有副卡齿部,所述锁紧件通过所述主卡齿部和所述副卡齿部配合连接,可将所述后掌部锁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第一端贯穿第一所述盲孔,并延伸至第一所述盲孔内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所述盲孔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后,所述副卡齿部会脱离所述主卡齿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双扭簧,所述双扭簧包括第一扭簧体、第二扭簧体和U形连接部,所述第一扭簧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安装脚,所述所述第二扭簧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二安装脚,所述第一扭簧体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扭簧体的第二端部通过所述U形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扭簧体和所述第二扭簧体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扭簧体和所述第二扭簧体分别位于所述副卡齿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脚和所述第二安装脚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U形连接部与所述高跟部的侧面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跟部的底部侧面设有可容纳所述锁紧件的缺口;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底座的第二端部的宽度。
[0014]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其鞋底使用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传统的高跟鞋设计为可通过折叠高跟变成平底鞋使用,使得在不同的场合能够变换成不同的鞋以满足需要。在需要使用平底鞋时,由于足弓部的第一端部与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足弓部的第二端部与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连接,高跟部的顶部与后掌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高跟部的底部与底座滑动连接,将高跟部的底部往前推,高跟部由竖直方向转动折叠变为水平方向并放置在底座上,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通过锁紧件可将后掌部锁紧固定在底座上,即可变成平底鞋;在需要使用高跟鞋时,由于弹性件的第一端部与后掌部的底部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部与高跟部的侧面连接,开启锁紧件后,高跟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将高跟部撑开,当高跟部的底部往后推直至与底面垂直时即可变成高跟鞋。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处于高跟状态下的侧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处于平底状态下的侧视图;
[0019]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前掌部和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高跟部和连接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后掌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锁紧件与连接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图2沿A
‑
A的剖面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双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
‑
前掌部,110
‑
连接槽,120
‑
前挡片,130
‑
前转轴,200
‑
后掌部,210
‑
后挡片,220
‑
后转轴,230
‑
凹槽,240
‑
盲孔,250
‑
第二弹簧,300
‑
高跟部,310
‑
第三通孔,320
‑
连接杆,330
‑
缺口,4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掌部、足弓部、后掌部、高跟部、底座、弹性件和锁紧件,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足弓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足弓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高跟部的顶部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高跟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高跟部的侧面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端部上,所述锁紧件可将所述后掌部锁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部由若干支撑条构成,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设有连接槽和若干前挡片,所述前挡片间隔排布在所述连接槽中,相邻所述前挡片之间设有前转轴,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后挡片,相邻所述后挡片之间设有后转轴,所述支撑条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铰接在所述前转轴上,所述支撑条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铰接在所述后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部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后掌部的第一端部均为外凸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高跟部的顶部为U形开口状,所述高跟部的顶部的两个侧壁对称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后掌部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个内侧壁对称设有盲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盲孔中,所述高跟部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后掌部的底部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跟平底两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跟部的底部的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底座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两个内侧壁设有滑槽,所述高跟部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杆卡入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宝,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