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益安专利>正文

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04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立交桥位于十字路口,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十六条车道包括: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立交桥的二层桥面轮廓是由十八条线段围成的十八边形,二层桥面的形状是钩子形状。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全程在二层桥面,四条右拐弯车道,全程在一层地面。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全程在一层地面。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全程在一层地面。四条左拐弯车道、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一上一下二层桥面,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西向来车的调头车道两上两下二层桥面。两下二层桥面。两下二层桥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别于现有立交桥的、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十字路口立交桥大多数带有匝道,带有匝道的立交桥,在左拐弯时,上下坡道和拐弯同时并举。这种同时并举的立交桥,容易带来坠桥事故。例如:2010年5月11日18时左右,下班高峰时段,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八里台立交桥上西南拐角处,一辆白色夏利车在行驶中突然从桥上掉落。2010年5月24日早晨8点20左右,天津八里台立交桥发生坠桥事故,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从桥上坠下。司机当场死亡。2013年5月13日凌晨1时许,八里台立交桥上一辆大货车与一辆马自达轿车相撞后,大货车失控坠桥,幸亏车内人员及时逃生。这里提出的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没有匝道,只有一个钩子形状的二层桥面,各条拐弯车道的拐弯部位均设置在一层地面。拐弯部位设置在一层地面,彻底消除了因为车道拐弯带来的坠桥事故。这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各地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一个优秀的立交桥设计方案,为解决城市堵车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第一部分:图1图案——立交桥十六条车道走向图图1为立交桥十六条车道走向图。所示立交桥为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立交桥位于十字路口,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拥有十六条车道。十六条车道包括: 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图1图案所示的立交桥,二层桥面的轮廓是个十八边形,二层桥面轮廓是钩子形状。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1和2全程在一层地面。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3和4全程在二层桥面。四条右拐弯车道5、6、7、8,全程在一层地面。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9,和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由南向北直行车道1,先由南向北运行,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5、16、12、14、10、4、15、11号车道的桥洞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9号车道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了桥下三条车道2、10、14之后,经由坡道,下桥至一层地面。13号车道,在拐弯之后,由东向西运行,再次左拐弯,拐弯之后,与2、11号车道一起由北向南运行,穿越上面有4、10、14、12、16号车道的桥洞。由北向东左拐弯车道10,先由北向南,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6、3、9、4号车道的桥洞,出了桥洞之后左拐弯,左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了桥下十条车道2、13、11、15、13、9、1、14、12、16之后,经由坡道,下桥至一层地面。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先由东向西,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桥下六条车道16、12、14、1、9、13之后经由坡道,下降至一层地面,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北向南运行,穿越上面有10、14、12、16、4号车道的桥洞。穿越桥洞之后,继续由北向南运行。由西向北左拐弯车道12,先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桥下七条车道2、13、11、15、13、9、1之后经由坡道,下降至一层地面,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穿越上面有10、15、11、3、16号车道的桥洞。南
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先由南向北运行,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5、16、12、14、10、4、15、11号车道的桥洞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东向西运行,进入钩形结构内,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北向南运行,穿过上面有4、10、14、12、16号车道的桥洞,之后,继续由北向南运行。13号车道全程在一层地面。南向来车调头车道13,包围了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的后半部分,东向来车调头车道15的中间部分。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4,先钻桥洞,出了桥洞,左拐弯,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跨越2、13、11、15、13、9、1之后,经由坡道下桥,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穿越上面有10、4、15、11、3、16号车道的桥洞。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开始时,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跨越16、12、14、1、9、13之后,经由坡道下桥,下桥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从4、10、14、12、16号车道下面的桥洞中穿过。而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13、9、1,三条车道,然后经由坡道下桥,到达一层地面,然后继续由西向东运行。西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6,开始时,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跨越2、13、11、15、13、9、1之后,经由坡道下桥,下桥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从10、4、15、11、3号车道下面的桥洞中穿过。而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12、14、1、2、10、14,六条车道,然后经由坡道下桥,到达一层地面,然后继续由西向东运行。图2立交桥的钩形结构内有五条车道,五条车道是:由南向北直行车道1、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9、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图2的右下角挖去一个小的长方形,以利于五条车道在此处下坡和拐弯,五条车道是: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4、由西向北左拐弯车道12、西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6、由西向东直行车道4、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的第二个拐弯在此处上坡和左拐弯。四条左拐弯车道、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都是“一上一下”二层桥面,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西向来车的调头车道都是“两上两下”二层桥面。
[0004]第二部分:图2图案——图1图案的另外一种画法图2是图1的另一种画法。把图1中钩形部分进行了改变。由图1的正方形形状的钩槽,变为刀形形状的钩槽。图1中,4号车道在15号车道(由东向西段)和10号车道之间,图2中,4号车道在16号车道和15号车道(由西向东段)之间。除了4号车道之外,立交桥的其它所有车道的相对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
[0005]第三部分:图3——图1二层桥面轮廓图图3是图1的二层桥面轮廓图。是把图1的二层桥面以外所有线条抹去,就得到了图3图案。由图3可以看出,立交桥有一个钩形结构。钩形结构内有四条车道。这四条车道是: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9、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钩形结构使得由南向西车道9可以由一层上升至二层。钩形结构使得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可以全程在一层地面。钩形结构使得由东向南车道11可以由二层桥面下降至一层地面,并且实现左拐弯。钩形结构使得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可以由二层桥面下降至一层地面,并且实现左拐弯。由图3可以看出,立交桥的二层桥面轮廓是钩子形状。二层桥面是由十八条线段围成的十八边形。
[0006]第四部分:图4——图2二层桥面轮廓图图4是图2的二层桥面轮廓图。是把图2的二层桥面以外所有线条抹去,就得到了图4图案。由图4可以看出,立交桥有一个钩形结构。钩形结构内有五条车道。这五条车道是:由南向北直行车道1、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9、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
11、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钩形结构使得由南向西车道9可以由一层上升至二层。钩形结构使得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可以全程在一层地面。钩形结构使得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可以由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字路口钩子形状二层立交桥,其特征是:立交桥位于十字路口,立交桥只有二层,立交桥只有一个二层桥面,立交桥的二层桥面轮廓是由十八条线段围成的十八边形,立交桥没有匝道;立交桥有十六条车道,包括:四条直行车道、四条右拐弯车道、四条左拐弯车道、四条调头车道;图1、图2所示的立交桥,二层桥面的轮廓是个十八边形,二层桥面轮廓是钩子形状;两条南北向直行车道1和2全程在一层地面;两条东西向直行车道3和4全程在二层桥面;四条右拐弯车道5、6、7、8,全程在一层地面;由南向西左拐弯车道9,和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由南向北直行车道1,先由南向北运行,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5、16、12、14、10、4、15、11号车道的桥洞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9号车道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了桥下三条车道2、10、14之后,经由坡道,下桥至一层地面;13号车道,在拐弯之后,由东向西运行,再次左拐弯,拐弯之后,与2、11号车道一起由北向南运行,穿越上面有4、10、14、12、16号车道的桥洞;由北向东左拐弯车道10,先由北向南,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6、3、9、4号车道的桥洞,出了桥洞之后左拐弯,左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了桥下十条车道2、13、11、15、13、9、1、14、12、16之后,经由坡道,下桥至一层地面;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先由东向西,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桥下六条车道16、12、14、1、9、13之后经由坡道,下降至一层地面,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北向南运行,穿越上面有10、14、12、16、4号车道的桥洞;穿越桥洞之后,继续由北向南运行;由西向北左拐弯车道12,先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在二层桥面,跨越桥下七条车道2、13、11、15、13、9、1之后经由坡道,下降至一层地面,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穿越上面有10、15、11、3、16号车道的桥洞;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3,先由南向北运行,在一层地面钻进桥洞,穿过上面有15、16、12、14、10、4、15、11号车道的桥洞之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东向西运行,进入钩形结构内,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由北向南运行,穿过上面有4、10、14、12、16号车道的桥洞,之后,继续由北向南运行;13号车道全程在一层地面;南向来车调头车道13,包围了由东向南左拐弯车道11的后半部分,东向来车调头车道15的中间部分;北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4,先钻桥洞,出了桥洞,左拐弯,拐弯之后,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跨越2、13、11、15、13、9、1之后,经由坡道下桥,然后左拐弯,拐弯之后,穿越上面有10、4、15、11、3、16号车道的桥洞;东向来车的调头车道15,开始时,经由坡道上升至二层桥面,跨越16、12、14、1、9、13之后,经由坡道下桥,下桥之后,左拐弯,拐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一C一零四
申请(专利权)人:李益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