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01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由来源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大肥菇组织分离并纯化获得,命名为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ZJU

TP

08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一种珍稀的野生食用真菌,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蘑菇属的低温型地生蘑菇。其子实体肥大,菌盖直径6

20cm,初半球形,后扁半球形,顶部平或略下凹,菌盖边缘有不规则鳞片,菌褶为深褐色,呈现白色双层环伞菌子实体。
[0003]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主要生长在戈壁草滩土层下20~70cm。由于生长在特殊生态环境下,其具有菌肉结构紧密、含水量低、富有弹性、耐储运、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分类十分重要的野生型食用真菌。其子实体具有抗疲劳、缓解缺氧、提高劳动耐力等强身健体的功效,其作为天然、传统的美味食品和民间医药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重视。
[0004]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及其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代谢产物,是一类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柴达木大肥菇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申请号为20181157940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从柴达木双层环伞菌中分离的子实体多糖、发酵液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损伤的作用。在传统培育中,主要通过人工固体栽培来培养真菌。该方法具有培养周期长、培养环境条件难以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保证等缺点。这些缺点阻碍了食用菌工业化的进程。
[0005]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是在生物系统反应器中采用液体培养基,借助培养基的溶氧,从而为菌体提供代谢所需得氧气,并可通过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来获得大量菌丝体及多种胞外产物。与传统人工栽培和天然采摘相比,液体深层发酵在培养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培养条件易于控制、产物具有多样性、菌龄一致、产量高、便于大规模生产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6]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作为在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地下食用菌,因其产量低,加上产地偏远,以及发酵水平低等问题,限制了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多糖工业化的发展。因此,从野生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中分离鉴定出品质优良的种质进行人工驯化,并探究一种适合其多糖发酵生产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对于开发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多糖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挖掘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地区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食用菌资源,并提供一种基于菌种液体化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液体培养方法,
以有效克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在现有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存在的菌丝容易老化从而产量低下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从生长在柴达木盆地戈壁地区表面盐层50

60cm下的野生柴达木双层环伞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经人工正常大气压下纯化与培养,得到新的菌株。利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微生物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对该菌株鉴定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蘑菇属的低温型地生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并将其命名为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 ZJU

TP

08),该菌株已于2021年5月11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511,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10]该菌株具有下述生物学特性:
[0011]菌落特征:在PDA培养基上形成明显的菌落,直径在560

660mm之间,菌落呈铁饼状,从中央辐射状向四周平展,菌落中心部有隆起,四周平展,呈草帽状;边缘整齐,生长初期乳白色后期为微黄色或浅褐色,不透明,表面湿润光滑。
[0012]生长特性:在温度18

23℃下生长最佳,最高和最低初始生长pH分别为8和3,最适生长初始pH为5.0;菌丝萌芽阶段为4

7天。
[0013]菌丝体菌株的保存方法:在温度4℃下以PDA斜面试管形式保存。
[0014]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菌株具有合成多糖、麦角甾醇、叶酸、萜类的能力。其中合成的胞外多糖具有抑制A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功效。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活化后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液;
[0017](2)将种子液接种到生产培养基中,20~23℃的条件下培养,得到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食用菌菌丝体,所述生产培养基以每升重量份计包括:果糖30~32g,酵母提取物8~9g,磷酸二氢钾1.7~2g,无水硫酸镁1~1.5g,维生素B
1 0.5~0.6g。
[0018]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固体栽培技术上加以改进,首先将食用菌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制得固体菌种,然后将所述的固体菌种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制得液体菌种,最后将液体菌种接种到生产培养基中进行生产培养。
[0019]相较于人工固体培育方式,本专利技术以母种制成种子液通过液体发酵方式生产菌丝体,具有接种量可调整,准确易控制等优点,适合菌株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对适合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进行优化,在上述生产培养条件下,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菌丝体生物量。
[0020]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活化为将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菌种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在20~23℃的条件下培养15~25天,制得固体菌种。
[0021]待菌丝铺满培养基后,避开母种子块,取下菌丝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得到液体种子。为了使菌丝大小生长均匀,振荡培养时可向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的玻璃珠。
[0022]优选的,所述种子培养基以每升重量份计包括:麦芽糖18~20g,葡萄糖9~11g,蛋白胨5~6g,磷酸二氢钾0.2~0.3g,无水硫酸镁0.4~0.5g,维生素B
1 1~1.5g。
[0023]优选的,种子液培养条件为在20~23℃、转速130~150rpm的条件下培养15~25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其特征在于,该菌种命名为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Agaricus sinodeliciosus var.Chaidam)ZJU

TP

08,其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5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后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液;(2)将种子液接种到生产培养基中,20~23℃的条件下培养,得到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食用菌菌丝体,所述生产培养基以每升重量份计包括:果糖30~32g,酵母提取物8~9g,磷酸二氢钾1.7~2g,无水硫酸镁1~1.5g,维生素B
1 0.5~0.6g。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活化为将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亚种ZJU

TP

08菌种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在20~23℃的条件下培养15~25天,制得固体菌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以每升重量份计包括:麦芽糖18~20g,葡萄糖9~11g,蛋白胨5~6g,磷酸二氢钾0.2~0.3g,无水硫酸镁0.4~0.5g,维生素B
1 1~1.5g;种子液培养条件为在20~23℃、转速130~150rpm的条件下培养15~25天。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达木中国美味蘑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和芦红云张圣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