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包括挡墙主体,所述挡墙主体中部设有花坛A,挡墙主体顶部设有种植槽,挡墙主体下部设有1至3道花坛B,所述挡墙主体上设有多个生态种植孔,生态种植孔沿水平方向呈多排分布在挡墙主体上,所述种植槽和花坛A一侧设有管道槽,管道槽上架设有浇灌管道,浇灌管道上开设有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挡墙主体上设置浇灌管道和引水槽,使得浇灌管道流下的水可以依次浇灌生态种植孔和花坛,浇灌时多余的水会溢出沿着引水槽流入下一个生态种植孔,避免植物被淹死的情况,降低浇灌的难度,提高了挡墙主体的绿化水平,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型生态挡墙对植株养护的困难、成本高及灌溉率低等问题。成本高及灌溉率低等问题。成本高及灌溉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挡墙主要应用于公路、水坝等工程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混凝土挡墙结构应向绿化、降噪、除尘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传统的大型衡重式及阶梯式挡墙平均高度在10米以上,现有的绿化方法只是在挡墙周围进行种植植株,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型挡墙的绿化问题,挡墙对生态美观的影响仍然存在,其次是现有的大型挡墙技术中,也没有简单实用的植株养护结构或植株养护方式。生态挡墙高度太高,人工养护属于高空作业太过危险,且养护成本太高,就算在顶端装上了喷淋系统,由于挡墙坡很大,植株水平漏面太小,不能保证每株植株根部都能浇到水,喷淋系统用到挡墙上具有很大局限性,因此需要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能有效提高挡墙的种植率、绿化率,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型生态挡墙对植株养护的困难、成本高及灌溉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绿化不佳,养护困难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包括挡墙主体,所述挡墙主体中部设有花坛A,挡墙主体顶部设有种植槽,挡墙主体下部设有1至3道花坛B,所述挡墙主体上设有多个生态种植孔,生态种植孔沿水平方向呈多排分布在挡墙主体上,所述种植槽和花坛A一侧设有管道槽,管道槽上架设有浇灌管道,浇灌管道上开设有漏水孔,挡墙主体在漏水孔的下方的外表面设有引水槽,漏水孔通过引水槽与生态种植孔连通。
[0006]所述种植槽侧面设有顶部排水孔,顶部排水孔一侧与种植槽连接,另一侧与引水槽连接,且顶部排水孔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的夹角。
[0007]所述生态种植孔内径为25cm至35cm,深度为40cm至50cm,生态种植孔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的夹角,且生态种植孔与挡墙主体上的排水孔连接。
[0008]所述种植槽、花坛A、花坛B均沿挡墙主体长方向排列。
[0009]所述种植槽、花坛A、花坛B、生态种植孔中均填充有土壤,土壤中种植有植物。
[0010]所述花坛A、花坛B侧面设有多个花坛排水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挡墙主体上设置浇灌管道和引水槽,使得浇灌管道流下的水可以依次浇灌生态种植孔和花坛,浇灌时多余的水会溢出沿着引水槽流入下一个生态种植孔,避免植物被淹死的情况,降低浇灌的难度,提高了挡墙主体的绿化水平,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型生态挡墙对植株养护的困难、成本高及灌溉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种植槽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生态种植孔位置的剖面图;
[0015]图中:1
‑
挡墙主体,2
‑
花坛A,3
‑
花坛B,4
‑
生态种植孔,5
‑
管道槽,6
‑
引水槽,7
‑
顶部排水孔,8
‑
花坛排水孔,9
‑
种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7]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包括挡墙主体1,所述挡墙主体1中部设有花坛A2,挡墙主体1顶部设有种植槽9,挡墙主体1下部设有1至3道花坛B3,所述挡墙主体1上设有多个生态种植孔4,生态种植孔4沿水平方向呈多排分布在挡墙主体1上,所述种植槽9和花坛A2一侧设有管道槽5,管道槽5上架设有浇灌管道,浇灌管道上开设有漏水孔,挡墙主体1在漏水孔的下方的外表面设有引水槽6,漏水孔通过引水槽6与生态种植孔4连通。
[0018]种植槽9、花坛A2、花坛B3、生态种植孔4中均填充有土壤,土壤中种植有植物,优选为爬墙类植物,爬墙类植物生长后可以分布在挡墙主体1上,达到绿化的目的,当需要浇灌时,打开浇灌管道5的阀门,水流经过浇灌管道5后从漏水孔中流出并进入到引水槽6中,在6的引导下沿挡墙主体1的侧壁流入到生态种植孔4中,当生态种植孔4浇满后水流溢出,并继续沿引水槽6流入下一个生态种植孔4,当生态种植孔4浇满后,剩余的水流入到花坛A2和花坛B3中,通过种植槽9及顶部排水孔7将水引入到种植槽9中,从而达到了自动浇灌的目的,降低养护的难度。
[0019]所述种植槽9侧面设有顶部排水孔7,顶部排水孔7一侧与种植槽9连接,另一侧与引水槽6连接,且顶部排水孔7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的夹角,顶部排水孔7可以将引水槽6中的水引入到种植槽9中对种植槽9中的植物进行浇灌。
[0020]所述生态种植孔4内径为25cm至35cm,深度为40cm至50cm,生态种植孔4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的夹角,且生态种植孔4与挡墙主体1上的排水孔连接,使得水流从引水槽6进入到生态种植孔4后,可以沿生态种植孔4渗入到生态种植孔4内部,使得生态种植孔4可以完全湿润,当挡墙主体1背面土壤含水较高时,通过挡墙主体1的排水孔将挡墙主体1背面的水排出,此时部分水通过排水孔进入到生态种植孔4中,在排水的同时,还对绿植进行了浇灌。
[0021]所述生态种植孔4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的夹角,所述种植槽9、花坛A2、花坛B3均沿挡墙主体1长方向排列,便于植物生长后爬满挡墙主体1,达到绿化的目的。
[0022]所述种植槽9、花坛A2、花坛B3、生态种植孔4中均填充有土壤,土壤中种植有植物,便于植物生长后爬满挡墙主体1,达到绿化的目的。
[0023]所述花坛A2、花坛B3侧面设有多个花坛排水孔8,使得花坛A2和花坛B3中的水满之后可以从花坛排水孔8中排出,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植物被淹死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主体(1),所述挡墙主体(1)中部设有花坛A(2),挡墙主体(1)顶部设有种植槽(9),挡墙主体(1)下部设有1至3道花坛B(3);所述挡墙主体(1)上设有多个生态种植孔(4),生态种植孔(4)沿水平方向呈多排分布在挡墙主体(1)上;所述种植槽(9)和花坛A(2)一侧设有管道槽(5),管道槽(5)上架设有浇灌管道,浇灌管道上开设有漏水孔,挡墙主体(1)在漏水孔的下方的外表面设有引水槽(6),漏水孔通过引水槽(6)与生态种植孔(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养护结构的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9)侧面设有顶部排水孔(7),顶部排水孔(7)一侧与种植槽(9)连接,另一侧与引水槽(6)连接,且顶部排水孔(7)与水平面之间有8
°
至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天风,刘朝建,范志勇,吴忠,沈国武,罗山,鲜家烈,刘张强,陈远坤,欧成远,谢永康,田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