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742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所述下密封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所述下密封圈的外表面位于上密封圈的外表面之间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第一垫片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垫片的一侧活动贴合有膨胀板,所述膨胀板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板,所述收集腔的外表面位于轴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轴套的外表面位于导液管的一端处活动连接有挡片,导液管为曲形结构,液体所流经的路径较长,使得液体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扩散到轴套的外部,给工作人员留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处理,进而有助于减少外部污染。进而有助于减少外部污染。进而有助于减少外部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密封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反应过程经常采用搅拌式反应釜进行传质,反应工况为高温高压,并涉及到剧毒危险化学品等原料,对于高温高压或有毒有害介质的场合,反应釜安全有效的密封方法为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是靠一对或数对垂直于轴作相对滑动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的弹力作用下保持贴合并配以辅助密封而达到阻漏的轴封装置。
[0003]而在压力循环和冷热循环的作用下,机械密封的密封端面容易产生变形,降低密封性能,造成釜内危险物料泄漏,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害,当密封端初步产生密封性不足现象时往往不易察觉,并且不能及时的对泄漏部位进行封堵,可能会加大泄漏量,产生污染。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下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所述下密封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所述下密封圈的外表面位于上密封圈的外表面之间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第一垫片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垫片的一侧活动贴合有膨胀板,所述膨胀板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板,所述第一触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触板,所述轴套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轴套的外表面位于导液管的一端处活动连接有挡片。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之间相互对接,所述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均为橡胶材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膨胀板为吸水膨胀橡胶材质,所述膨胀板与第一触板之间垂直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板的外表面位于轴套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平衡板的外表面中部位置活动连接有支撑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轴套的内壁,所述第二触板与第一触板的位置相互平行。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腔与导液管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液管为曲形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腔为T型结构,且收集腔的两端位于轴套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通过反应釜内部的气体或液体沿缝隙向外泄漏时,
液体首先接触并作用于膨胀板的外表面,膨胀板受到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会向一侧偏移,从而膨胀板的另一侧则带动第一触板推移平衡板并压缩弹簧,从而可以防止膨胀板与轴套的内壁之间出现猛烈的冲击,所溢出的液体进入收集腔的内部,收集腔内部的液体逐渐流入导液管的内部,由于导液管为曲形结构,因此内部液体所流经的路径较长,从而使得液体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扩散到轴套外部,给工作人员留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处理,进而有助于减少外部污染。
[0014]2、该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由于膨胀板为吸水膨胀橡胶材质,吸水后其体积和质量可成倍数膨胀,因此就产生了膨胀橡胶与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之间的接触压力,依靠这种接触压力,膨胀板就可以发挥其一定的密封效果,起到及时性的初步密封效果,有助于降低泄漏所带来的损耗和污染。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的下密封圈与上密封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的轴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密封圈;2、第一垫片;3、上密封圈;4、第二垫片;5、轴套;6、挡片;7、膨胀板;8、第一触板;9、平衡板;10、弹簧;11、支撑板;12、第二触板;13、收集腔;14、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下密封圈1,下密封圈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2,下密封圈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圈3,上密封圈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4,下密封圈1的外表面位于上密封圈3的外表面之间活动套接有轴套5,第一垫片2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垫片4的一侧活动贴合有膨胀板7,膨胀板7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板8,第一触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板9,平衡板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触板12,第二触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腔13,收集腔13的外表面位于轴套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4,轴套5的外表面位于导液管14的一端处活动连接有挡片6。
[0022]其中,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4之间相互对接,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4均为橡胶材质,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4之间产生缝隙时会发生泄漏。
[0023]其中,膨胀板7为吸水膨胀橡胶材质,膨胀板7与第一触板8之间垂直连接,泄漏的液体首先接触并作用于膨胀板7的外表面,膨胀板7受到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会向一侧偏移。
[0024]其中,平衡板9的外表面位于轴套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且平衡板9的外表面中部位置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1,膨胀板7的另一侧则带动第一触板8推移平衡板9并压缩弹簧10。
[0025]其中,支撑板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轴套5的内壁,第二触板12与第一触板8的位
置相互平行。
[0026]其中,收集腔13与导液管14的内部相通,导液管14为曲形结构,由于导液管14为曲形结构,收集腔13为T型结构,且收集腔13的两端位于轴套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导液管14内部液体所流经的路径较长,从而使得液体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扩散到轴套5的外部,给工作人员留有较长的时间进行处理。
[0027]工作原理:下密封圈1内部的第一垫片2与上密封圈3内部的第二垫片4之间紧密对接,对反应釜的开口位置进行机械密封,当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4之间的对接位置产生缝隙时,由于反应釜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压强,因此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反应釜内部的液体沿该缝隙向外泄漏,液体首先接触并作用于膨胀板7的外表面,膨胀板7受到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会向一侧偏移,从而膨胀板7的另一侧则带动第一触板8推移平衡板9并压缩弹簧10,从而可以防止膨胀板7与轴套5的内壁之间出现猛烈的冲击,所溢出的液体进入收集腔13的内部,收集腔13内部的液体逐渐流入导液管14的内部,由于导液管14为曲形结构,因此内部液体所流经的路径较长,从而使得液体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下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圈(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垫片(2),所述下密封圈(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圈(3),所述上密封圈(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垫片(4),所述下密封圈(1)的外表面位于上密封圈(3)的外表面之间活动套接有轴套(5),所述第一垫片(2)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垫片(4)的一侧活动贴合有膨胀板(7),所述膨胀板(7)的外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触板(8),所述第一触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触板(12),所述轴套(5)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腔(13),所述收集腔(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4),所述轴套(5)的外表面位于导液管(14)的一端处活动连接有挡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4)之间相互对接,所述第一垫片(2)与第二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明茂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