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94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其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风箱、变径筒、竖直筒、弯头、输煤管,风箱的顶端分别设有进煤口、进风口,风箱的底端与变径筒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且内部相互连通,变径筒的小口径端与竖直筒的入口固定连接,竖直筒的出口与弯头的入口可拆卸连接,弯头的出口与输煤管的入口固定连接;风箱的进煤口穿设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内筒,内筒的顶端入口延伸至风箱的外侧,内筒的底端出口依次贯穿风箱、变径筒且置于竖直筒内,内筒与竖直筒同轴设置且竖直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环形气流通道;变径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均匀设置的弯扭叶片固定连接。定连接。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化工
,具体涉及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给煤装置中的落煤通过输煤管运输到末端受煤设备内,输煤管是保证受煤设备稳定供煤的重要设备,对于不是上下对应设置的给煤装置和受煤装置就需要使用具有一定转弯角度的输煤管进行输送,输煤管的顶端与给煤设备的出口管线连接,底端连接受煤设备的入口管线连接,由于煤炭在输煤管内煤流运动的动力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和热一次风来的播煤风作为辅助动力让煤流连续向炉膛运动,随着煤泥掺配比例逐步提高,燃煤中的水分变大,燃煤流动阻力大幅增加,仅依靠燃煤自身重力和播煤风作为输送动力源已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在输煤管顶端与给煤设备的出口管道的转弯处容易堵煤,导致燃煤粘连在输煤管内部,导致受煤设备燃煤中断。
[0003]现有解决方式是:增设空气炮,有一定效果,但在接近堵塞情况下,反而越打越结实,且空气炮使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增设播煤增压风机,通过增加一到两台播煤增压风机提高播煤风压,效果有限,且长时间运行过高的风压对输煤管相应部件会造成损伤;增设气垫式播煤风装置,对从上方进入输煤管的燃煤有缓冲作用,但对提升输送动力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其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风箱、变径筒、竖直筒、弯头、输煤管,所述风箱的顶端分别设有进煤口、进风口,所述风箱的底端与所述变径筒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且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变径筒的小口径端与所述竖直筒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筒的出口与所述弯头的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弯头的出口与所述输煤管的入口固定连接;
[0006]所述风箱的进煤口穿设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内筒,所述内筒的顶端入口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底端出口依次贯穿所述风箱、所述变径筒且置于所述竖直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竖直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竖直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设有环形气流通道;
[0007]所述变径筒的内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均匀设置的弯扭叶片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弯扭叶片的尾缘形状与所述变径外筒的形状相匹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弯扭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30
°‑
50
°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弯头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衬套筒,所述内衬套筒的外壁与所述弯头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内筒直径小于所述内衬套筒的直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筒为陶瓷套筒。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弯头的底端固定设有限位挡圈,所述内衬套管的底端与所述限位
挡圈活动抵接。
[0013]本技术的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改变输煤管的基本结构,充分利用系统原先的设施设备,简洁高效,所需空间较小;高速旋流装置能够使气流旋转产生涡旋,与煤流充分混合,能效比高,涡旋产生的吸力给煤流增加了额外的输送动力来克服流动阻力,弯头采用大弯角结构,同时采用陶瓷材料作为内衬,进一步降低煤流流动阻力,解决了给煤装置的出口管线与输煤管的连接转弯处的堵煤问题,通过增加煤流动力,解决因煤水流动阻力大导致的煤流贴壁堵煤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风箱1、变径筒2、竖直筒3、弯头4、输煤管5、进煤口6、进风口7、内筒8、环形气流通道9、弯扭叶片10、内衬套筒11、限位挡圈12、尾缘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其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风箱1、变径筒2、竖直筒3、弯头4、输煤管5,风箱1的顶端分别设有进煤口6、进风口7,进风口7可设置多个,风箱1的进风口7与播煤风的气源管线连接,充分利用系统原先的设施设备,简洁高效,风箱1的底端与变径筒2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且内部相互连通,变径筒2的小口径端与竖直筒3的入口固定连接,通过变径筒2的变径作用增加了播煤风的流速,提供了播煤风的动能和作用效果,竖直筒3的出口与弯头4的入口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既能实现密封效果,又能方便后期拆装的连接方式,弯头4的出口与输煤管5的入口固定连接,弯头4解决了在转弯处的冲击力,通过设置弯头4,落煤在转弯处能平滑过渡,延长了弯头4的使用寿命,同时气流煤流混合物进入弯头4,最大程度的降低流体阻力,弯头4设计为大角度,大大降低了流动阻力,输煤管5的出口与受煤装置的入口连接。
[0019]风箱1的进煤口6穿设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内筒8,内筒8的顶端入口延伸至风箱1的外侧,内筒8的顶端与给煤装置的出口连接,煤流从内筒8自上而下流动,内筒8的底端出口依次贯穿风箱1、变径筒2且置于竖直筒3内,内筒8与竖直筒3同轴设置且竖直筒3与内筒8之间设有环形气流通道9。
[0020]变径筒2的内壁与内筒8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均匀设置的弯扭叶片10固定连接,弯扭叶片10的尾缘13形状与变径外筒的形状相匹配,弯扭叶片1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
30
°‑
50
°
,播煤风进入风箱1,通过一定角度的弯扭叶片10,在竖直筒3的出口形成一股持续的稍向内侧旋转的涡旋,气流携带着从内筒8排出的煤流做高速的旋转向下运动;因为叶片为弯扭式,气流会有一个向内的收缩,不是气流煤流分开运动,而是气流煤流形成整体,与煤流充分混合,能效比高;气流携带着煤流共同高速旋转向下运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气流的旋转动能直接作用于煤流,煤流获得了更多的能量;同时在变径筒2的配合下,旋转气流流速提高,产生的涡旋会形成吸力,向下抽吸的力作用于煤流,使得煤流获得了额外的输送动力来克服流动阻力,给煤效率提高,气流对输煤管5上粘接的湿煤泥还具有一定的冲刷效果;解决了给煤装置的出口管线与输煤管5的连接转弯处的堵煤问题;通过增加煤流动力解决因煤水流动阻力大导致的煤流贴壁堵煤问题。
[0021]弯头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衬套筒11,弯头4的底端固定设有限位挡圈12,内衬套管的底端与限位挡圈12活动抵接,限位挡圈12的作用是对内衬套筒11进行限位,便于安装到位;内衬套筒11的外壁与弯头4的内壁紧密贴合,内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式输煤管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风箱、变径筒、竖直筒、弯头、输煤管,所述风箱的顶端分别设有进煤口、进风口,所述风箱的底端与所述变径筒的大口径端固定连接且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变径筒的小口径端与所述竖直筒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筒的出口与所述弯头的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弯头的出口与所述输煤管的入口固定连接;所述风箱的进煤口穿设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内筒,所述内筒的顶端入口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外侧,所述内筒的底端出口依次贯穿所述风箱、所述变径筒且置于所述竖直筒内,所述内筒与所述竖直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竖直筒与所述内筒之间设有环形气流通道;所述变径筒的内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之间通过若干均匀设置的弯扭叶片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