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19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包括筷笼本体、陶瓷放置腔、陶瓷底座、陶瓷架和橡胶吸盘,所述筷笼本体由陶瓷放置腔和陶瓷底座两部分组成,所述陶瓷放置腔的底部与陶瓷底座上端开口处可进行嵌套放置,所述陶瓷放置腔的上端开设有便于对内部物品拿取的有开口槽,所述陶瓷放置腔的内部嵌套放置有陶瓷架,该陶瓷制作的筷笼的陶瓷放置腔内部放置有陶瓷架,且陶瓷架表面开设有滤水孔,以方便筷子放置后水体的滴落,并且在陶瓷架的底部安装有三组支撑脚,以达到对陶瓷架和上端放置筷子进行悬空放置,且配合陶瓷放置腔底部外侧多组环形错位设置的通孔槽,可以保证放置后筷子的干燥,防止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的滋生。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的滋生。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的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为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

技术介绍

[0002]筷子通常由竹、木、瓷、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专利技术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同时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筷子为可循环使用用具,在使用清洗过后在筷笼中进行放置储存,但现有的陶瓷筷笼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无法保证筷子放置后底部的干燥,容易导致木质竹制等材料筷子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细菌,且不方便使用者对筷笼内部进行清理,同时在放置的过程中,往往无法保证筷笼放置的稳定性,可能导致筷笼和筷子的摔落损坏,为此,现提供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包括筷笼本体、陶瓷放置腔、陶瓷底座、陶瓷架和橡胶吸盘,所述筷笼本体由陶瓷放置腔和陶瓷底座两部分组成,所述陶瓷放置腔的底部与陶瓷底座上端开口处可进行嵌套放置,所述陶瓷放置腔的上端开设有便于对内部物品拿取的有开口槽,所述陶瓷放置腔的内部嵌套放置有陶瓷架,所述陶瓷放置腔通过陶瓷架对筷子进行防潮滤水处理,所述陶瓷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槽位,所述槽位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底部均安装有橡胶吸盘。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放置腔的底部环形错位开设有多组通孔槽,所述陶瓷放置腔通过多组通孔槽对内部放置物品进行通风。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架表面呈圆形,所述陶瓷架的表面开设有滤水孔,所述陶瓷架底部设置有三组支撑脚,所述陶瓷架通过三组支撑脚的支撑对陶瓷放置腔内部放置的筷子进行悬空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放置腔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陶瓷底座上端与限位槽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塞,所述陶瓷底座通过限位塞对陶瓷放置腔进行放置导向和隔水挡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底座通过两组橡胶吸盘与放置平面进行稳定的吸附,两组所述限位凸块和橡胶吸盘之间为活动嵌套设置。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包括筷笼本体、陶瓷放置腔、陶瓷底座、开口槽、通孔槽、陶瓷架、滤水孔、支撑脚、限位槽、限位塞、槽位、限位凸块和橡胶吸盘。
[0010]1.该陶瓷制作的筷笼的陶瓷放置腔内部放置有陶瓷架,且陶瓷架表面开设有滤水
孔,以方便筷子放置后水体的滴落,并且在陶瓷架的底部安装有三组支撑脚,以达到对陶瓷架和上端放置筷子进行悬空放置,且配合陶瓷放置腔底部外侧多组环形错位设置的通孔槽,可以保证放置后筷子的干燥,防止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的滋生。
[0011]2.该陶瓷制作的筷笼的陶瓷放置腔、陶瓷底座、陶瓷架均通过嵌套卡合进行限位放置,且均为陶瓷材质,在进行清理时,可以对陶瓷放置腔、陶瓷底座、陶瓷架进行分别取下,以方便使用者对该筷笼进行快速稳定的清理。
[0012]3.该陶瓷制作的筷笼的陶瓷底座底部均开设有槽位,且槽位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凸块,并且两组限位凸块底部均嵌套安装有橡胶吸盘,使陶瓷底座可以在橡胶吸盘的作用下与放置桌面进行稳定的连接,提高了该装置放置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的主视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的陶瓷架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筷笼本体;2、陶瓷放置腔;3、陶瓷底座;4、开口槽;5、通孔槽;6、陶瓷架;7、滤水孔;8、支撑脚;9、限位槽;10、限位塞;11、槽位;12、限位凸块;13、橡胶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包括筷笼本体1、陶瓷放置腔2、陶瓷底座3、陶瓷架6和橡胶吸盘13,所述筷笼本体1由陶瓷放置腔2和陶瓷底座3两部分组成,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底部与陶瓷底座3上端开口处可进行嵌套放置,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上端开设有便于对内部物品拿取的有开口槽4,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内部嵌套放置有陶瓷架6,所述陶瓷放置腔2通过陶瓷架6对筷子进行防潮滤水处理,所述陶瓷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槽位11,所述槽位11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凸块12,所述限位凸块12的底部均安装有橡胶吸盘13。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底部环形错位开设有多组通孔槽5,所述陶瓷放置腔2通过多组通孔槽5对内部放置物品进行通风。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架6表面呈圆形,所述陶瓷架6的表面开设有滤水孔7,所述陶瓷架6底部设置有三组支撑脚8,所述陶瓷架6通过三组支撑脚8的支撑对陶瓷放置腔2内部放置的筷子进行悬空放置。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放置腔2底部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陶瓷底座3上端与限位槽9对应位置开设有限位塞10,所述陶瓷底座3通过限位塞10对陶瓷放置腔2进行放置导向和隔水挡位。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陶瓷底座3通过两组橡胶吸盘13与放置平面进行稳定的吸附,两组所述限位凸块12和橡胶吸盘13之间为活动嵌套设置。
[0025]工作原理:该陶瓷制作的筷笼,在进行使用中,应首先将该陶瓷底座3平稳的放置到所需安装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陶瓷底座3通过槽位11和两组限位凸块12对两组橡胶吸盘13进行活动嵌套安装,使陶瓷底座3可以在两组橡胶吸盘13的作用下与放置桌面进行稳定的吸附,提高了该装置放置的稳定性,且通过限位凸块12与橡胶吸盘13的活动嵌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方便使用者对橡胶吸盘13进行清理和更换,此时将陶瓷放置腔2平稳的嵌套放入陶瓷底座3上端开口处,且将陶瓷架6平稳的放置到陶瓷放置腔2的内部,在此过程中,通过陶瓷底座3上端限位槽9和限位塞10的设置,对陶瓷放置腔2的放入进行放置导向和水体挡位,且在陶瓷放置腔2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槽4,以方便使用者对内部放置的筷子进行拿取,并且在陶瓷放置腔2内部放置有陶瓷架6,且陶瓷架6表面开设有滤水孔7,以方便筷子放置后水体的滴落,并且在陶瓷架6的底部安装有三组支撑脚8,以达到对陶瓷架6和上端放置筷子进行悬空放置,且配合陶瓷放置腔2底部外侧多组环形错位设置的通孔槽5,可以保证放置后筷子的干燥,防止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下的滋生,同时陶瓷放置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包括筷笼本体(1)、陶瓷放置腔(2)、陶瓷底座(3)、陶瓷架(6)和橡胶吸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筷笼本体(1)由陶瓷放置腔(2)和陶瓷底座(3)两部分组成,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底部与陶瓷底座(3)上端开口处可进行嵌套放置,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上端开设有便于对内部物品拿取的有开口槽(4),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内部嵌套放置有陶瓷架(6),所述陶瓷放置腔(2)通过陶瓷架(6)对筷子进行防潮滤水处理,所述陶瓷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槽位(11),所述槽位(11)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凸块(12),所述限位凸块(12)的底部均安装有橡胶吸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制作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放置腔(2)的底部环形错位开设有多组通孔槽(5),所述陶瓷放置腔(2)通过多组通孔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踏慧徐兴盛徐静丰田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万旗科技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