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605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的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通过在底模工作车上设置了可折叠的节段梁和可拆卸的拆卸梁,使得工人只需拆卸掉拆卸梁后就能快速将节段梁折叠起来,避免了繁杂的底模工作车底梁的拆装工序,也无需复杂的推拉机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节段梁可以折叠收纳,以及旋转销轴带动节段梁旋转,降低了吊装机构所需的空间,使得过孔吊车整体横向宽度降低,减小了过孔吊车的竖向弯矩,增强了抗倾覆性和抗风能力。覆性和抗风能力。覆性和抗风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中,模架中间段模板常采用底模工作车运送过孔,此外,拆除底模时,底模工作车也可作为工人的操作平台。当模架走行至下一孔位施工时,底模工作车也需要随着模架一起过孔,但目前的底模工作车过孔方式效率较低,一般采用过孔前整体拆除工作车,待模架过孔后再安装的方式。此方法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安全风险高,且耗时长、设备占用率高,不符合“装配化、快速化”的施工要求。
[0003]已有的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过孔施工方法中,采用在工作车桁架梁上设置推拉机构,并在模架外侧设置旋转机构和纵向行走机构以实现工作车过孔,但是此方式会产生以下问题:(1)推拉机构结构较复杂,增加了制造及施工难度,推拉机构的施工空间有限,不利于人工施工操作,需机械及滑道配合才能完成。(2)由于旋转机构及纵向行走机构设置在模架外侧,过孔时增大了上端过孔吊车的竖向弯矩,抗倾覆性较差,不适用于大风等恶劣环境下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以底模工作车过孔时,效率低且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一方面,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包括:
[0007]工作车走行机构,有至少一对,每对对称架设在移动模架上;
[0008]桁梁架,其两端分别和一对工作车走行机构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桁梁架由偶数个节段梁和一个拆卸梁可拆卸拼接而成,节段梁依次对称连接在拆卸梁两侧;
[0009]水平旋转铰座,其设置在相邻两个节段梁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车走行机构包括:
[0011]工作车轨道,其顺桥向铺设在移动模架上;
[0012]走行轮,其架设在工作车轨道上。
[0013]优选的,所述拆卸梁包括:
[0014]连接杆,有四根或更多根;
[0015]法兰销,其将每一根连接杆和节段梁可拆卸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节段梁还包括辅助吊孔,辅助吊孔设置在节段梁靠近水平旋转铰座的一侧。
[00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的过孔系统,包括至少一对过孔吊车和至少一个底模工作车,所述过孔吊车包括:
[0018]架体,其通过固定在移动模架的主梁上;
[0019]旋转铰轴,其旋转设在架体底部;
[0020]吊装机构,固定设置在旋转铰轴上,并和桁梁架可拆卸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架体包括:
[0022]三角桁架,其通过固定设置在移动模架的主梁上;
[0023]挑梁,其一端固定在三角桁架上,另一端向下伸出;
[0024]扁担梁,其一端和挑梁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向混凝土箱梁内侧伸出,所述旋转铰轴设置在扁担梁上。
[0025]优选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若干个电动葫芦,均匀设置在旋转铰轴下部,所述电动葫芦的数量和拆卸梁一侧的节段梁数量相同,电动葫芦的吊装端和拆卸梁一侧的节段梁一一对应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过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对临时固定装置,每对临时固定装置对称连接在移动模架侧模上;
[0027]每个所述临时固定装置一端连接在移动模架侧模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桁梁架上。
[0028]优选的,每个所述临时固定装置包括:
[0029]连杆,其一端铰接在移动模架的侧模上;
[0030]吊绳,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桁梁架上。
[0031]优选的,所述临时固定装置连接在桁梁架上,并且靠近水平旋转铰座旁。
[003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3]本申请的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通过在底模工作车上设置了可折叠的节段梁和可拆卸的拆卸梁,使得工人只需拆卸掉拆卸梁后就能快速将节段梁折叠起来,避免了繁杂的底模工作车底梁的拆装工序,也无需复杂的推拉机构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节段梁可以折叠收纳,以及旋转销轴带动节段梁旋转,降低了吊装机构所需的空间,使得过孔吊车整体横向宽度降低,减小了过孔吊车的竖向弯矩,增强了抗倾覆性和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申请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底模工作车拆卸完成后的示意图。
[0037]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桁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40]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41]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42]附图标记:
[0043]1、底模工作车;11、工作车走行机构;111、工作车轨道;112、走行轮;12、桁梁架;121、节段梁;1211、辅助吊孔;122、拆卸梁;1221、连接杆;1222、法兰销;13、水平旋转铰座;2、过孔吊车;21、架体;211、三角桁架;212、挑梁;213、扁担梁;22、旋转铰轴;23、吊装机构;231、电动葫芦;3、临时固定装置;31、连杆;32、吊绳;4、移动模架;5、混凝土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45]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模架4底模工作车1,如图1、3所示,包括工作车走行机构11、桁梁架12和水平旋转铰座13,所述桁梁架12包括偶数个节段梁121和一个拆卸梁122可拆卸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节段梁121,每两个分设在拆卸梁122两侧,所述水平旋转铰座13设置在两个节段梁121之间,用于节段梁121折叠。
[004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如图1、5、6所示,所述工作车走行轨道包括铺设在移动模架4上的走行车轨道和架设在走行车轨道上的走行轮112,方便工作车在模架上行动。
[004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拆卸梁122包括多于四根连接杆1221和设置在连接杆1221两端的法兰销1222,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221有四根,所述连接杆1221用于将两侧节段梁121互相连接,在需要拆解时,可以通过解除法兰销1222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车走行机构(11),数量为至少一对,每对对称架设在移动模架(4)上;桁梁架(12),其两端分别和一对工作车走行机构(11)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桁梁架(12)由偶数个节段梁(121)和一个拆卸梁(122)可拆卸拼接而成,节段梁(121)依次对称连接在拆卸梁(122)两侧;水平旋转铰座(13),其设置在相邻两个节段梁(121)之间,水平旋转铰座(13)和其相邻的两个节段梁(121)构成一个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作车走行机构(11)包括:工作车轨道(111),其顺桥向铺设在移动模架(4)上;走行轮(112),其架设在工作车轨道(111)上,且与桁梁架(12)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梁(122)包括:连接杆(1221),至少四根,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节段梁;法兰销(1222),其将每一根连接杆(1221)和节段梁(121)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段梁(121)还包括辅助吊孔(1211),辅助吊孔(1211)设置在节段梁(121)靠近水平旋转铰座(13)的一侧。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过孔吊车(2)和至少一个底模工作车(1),所述过孔吊车包括:架体(21),其通过固定在移动模架(4)的主梁上;旋转铰轴(22),其旋转设在架体(21)底部;吊装机构(23),固定设置在旋转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达侯思钦张红心王东辉朱雷袁灿黄德利李源皮军云季袁飞姚华杨党国杨龙郑权卯利君张志选杨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