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81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设置为锥形光纤,所述光纤本体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且光纤本体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所述光纤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光纤数值孔径区域,所述光纤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绝缘层贴敷于屏蔽层的外壁上,所述绝缘层的外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外部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光纤设置为锥形,并且将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使得光束可以完全入射光纤,提高了光束质量,并且光纤外部是设置的保护层具有耐磨、防火、抗拉和绝缘的功能,使得保护效果较好,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形能量光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锥形能量光纤设备
,具体为锥形能量光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将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
[0003]传统的光纤两端的外径大多数都是相同的,当光束由光纤的入射端进入光纤以后,可能会存在部分光束因入射端横截面较小无法入射光纤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束质量,并且现有的锥形光纤外部的保护层设置的较为简单,容易导致光纤暴露,降低了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提出锥形能量光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锥形能量光纤结构,通过将光纤设置为锥形,并且将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使得光束可以完全入射光纤,提高了光束质量,并且光纤外部是设置的保护层具有耐磨、防火、抗拉和绝缘的功能,使得保护效果较好,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包括光纤本体,所述光纤本体设置为锥形光纤,所述光纤本体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且光纤本体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所述光纤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光纤数值孔径区域,所述光纤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
[0006]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贴敷于屏蔽层的外壁上,所述绝缘层的外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外部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外径尺寸设置为0.9mm
±
0.1mm。
[0008]优选的,所述光纤本体入射端的外径尺寸设置为5mm
±
0.5mm,所述光纤本体出射端的外径尺寸设置为0.6mm
±
0.1mm。
[0009]优选的,所述光纤数值孔径区域的数值孔径设置为0.22mm
±
0.02mm。
[0010]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位于光纤本体入射端的厚度设置为0.25mm
±
0.05mm,所述屏蔽层位于光纤本体出射端的厚度设置为0.03mm
±
0.01m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将光纤本体设置为锥形光纤,并且将光纤本体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光纤本体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当光束由入射端进入光纤内部时,由于入射端设置为
大端,使得光束可以完全入射光纤,提高了光束质量;
[0013]2、本技术通过耐磨层、防火层、抗拉层和绝缘层等保护结构的设计,使得光纤外部是设置的保护层具有耐磨、防火、抗拉和绝缘的功能,保护效果较好,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入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出射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光纤本体;2、光纤数值孔径区域;3、屏蔽层;4、保护层;401、耐磨层;402、防火层;403、抗拉层;40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包括光纤本体1,所述光纤本体1设置为锥形光纤,所述光纤本体1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且光纤本体1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所述光纤本体1入射端的外径尺寸设置为5mm
±
0.5mm,所述光纤本体1出射端的外径尺寸设置为0.6mm
±
0.1mm,当光束由入射端进入光纤内部时,由于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使得光束可以完全入射光纤,提高了光束质量。
[0022]所述光纤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光纤数值孔径区域2,所述光纤数值孔径区域2的数值孔径设置为0.22mm
±
0.02mm,使得光纤本体1端面接收光的能力较好,其中光纤数值孔径是多模光纤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光纤端面接收光的能力,其取值的大小要兼顾光纤接收光的能力和对模式色散的影响。在光学中,数值孔径是表示光学透镜性能的参数之一。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在所述光纤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屏蔽层3,所述屏蔽层3位于光纤本体1入射端的厚度设置为0.25mm
±
0.05mm,所述屏蔽层3位于光纤本体1出射端的厚度设置为0.03mm
±
0.01mm,可以防止外界信号对光纤本体1进行干扰。
[0024]此外,如图3、图4所示,所述屏蔽层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的外径尺寸设置为0.9mm
±
0.1mm,所述保护层4包括绝缘层404,所述绝缘层404贴敷于屏蔽层3的外壁上,所述绝缘层404的外部设置有抗拉层403,所述抗拉层403的外部设置有防火层402,所述防火层402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401,使得光纤外部是设置的保护层4具有耐磨、防火、抗拉和绝缘的功能,保护效果较好。
[0025]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将光纤本体1设置为锥形光纤,并且将光纤本体1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光纤本体1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当光束由入射端进入光纤内部时,由于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使得光束可以完全入射光纤,提高了光束质量;光纤数值孔径区域
2的设置,使得光纤本体1端面接收光的能力较好,并且通过屏蔽层3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信号对光纤本体1进行干扰;在光纤本体1的外部设置保护层4,保护层4包括耐磨层401、防火层402、抗拉层403和绝缘层404,使得光纤外部是设置的保护层4具有耐磨、防火、抗拉和绝缘的功能,保护效果较好,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光纤的使用寿命。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包括光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本体(1)设置为锥形光纤,所述光纤本体(1)的入射端设置为大端,且光纤本体(1)的出射端设置为小端,所述光纤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光纤数值孔径区域(2),所述光纤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屏蔽层(3),所述屏蔽层(3)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包括绝缘层(404),所述绝缘层(404)贴敷于屏蔽层(3)的外壁上,所述绝缘层(404)的外部设置有抗拉层(403),所述抗拉层(403)的外部设置有防火层(402),所述防火层(402)的外部设置有耐磨层(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能量光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的外径尺寸设置为0.9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峰董波张国宏胡昌奎孙国勇古杨张国庆雷剑蒋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唐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