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59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反硝化池、硝化池、及MBR池,所述硝化池底部设设有第一曝气部件,所述MBR池底部设有第二曝气部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第二曝气部件连接至曝气系统,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连接至第一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一臭气系统连接至所述硝化池内的臭气曝气部件;所述硝化池、MBR池连接至第二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二臭气收集系统连接至除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可高效去除臭气,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源主要为调节池、初沉池、反硝化池、污泥池以及污泥脱水间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有: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等;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甲硫醇等;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烃类及芳香烃;含氧化合物,如醇、酚等;以及少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果这些恶臭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使人感官上产生不悦,还会威胁人体健康、恶化厂区的工作环境与周边环境。
[0003]垃圾焚烧厂对恶臭气体的处理多采用焚烧处理,采用臭气源加盖或者封闭结构,池顶设置臭气管,将臭气管引至离心风机入口处,送至垃圾坑库负压区,进入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置;厨余垃圾处理厂臭气一般采用“化学洗涤+生物除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恶臭气体控制,将恶臭气源收集在密闭空间内,采用负压收集集中洗涤除臭,随后采用生物除臭法处理。一般来说,对恶臭气体的处理以“臭气收集系统+除臭系统”的方式,臭气收集系统主要为利用抽气风机负压抽吸为主;除臭系统根据处理工艺进行选择,主要有燃烧法、生物除臭法、化学药液洗涤法、臭氧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然而,这几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弊端。以燃烧法和化学药液洗涤法为主要处理工艺对臭气进行处理,运行费用(燃料费、药剂费)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氮氧化物排放量高、酸碱废液);臭氧氧化法利用臭氧氧化分解臭气中的恶臭物质,能够去除低浓度臭气,但是对氨的分解能力较低,同样存在二次污染隐患(残留臭氧);活性炭吸附法能够适应于任何浓度的臭气,但是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适合作为保障系统;生物法利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等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机能作用将硫化物和氨等臭气物质氧化分解,运行管理安全性高且运行管理费用低廉,但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的限制,存在不适合低温寒冷地区、初期试运转期间需要驯养时间、长时间停运后需要再驯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法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可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产生的臭气进行高效处理,运行成本低。
[0005]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反硝化池、硝化池、及MBR池,所述硝化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部件,所述MBR池底部设有第二曝气部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第二曝气部件连接至曝气系统,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连接至第一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一臭气系统连接至所述硝化池内的臭气曝气部件;所述硝化池、MBR池连接至第二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二臭气收集系统连接至除臭系统。
[000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臭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一臭气风机、第一收集
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与所述调节池的第一收集支管、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与所述反硝化池的第二收集支管、及连接所述第一臭气风机与所述臭气曝气部件的第一臭气排出管,所述第一收集支管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二收集支管上设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上设有第三风阀,所述第一臭气排出管上设有第四风阀。
[00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臭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二臭气风机、第二收集总管、连接所述第二收集总管与所述硝化池的第三收集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收集总管与所述MBR池的第四收集支管、及连接所述第二臭气风机与所述除臭系统的第二臭气排出管,所述第三收集支管上设有第五风阀,所述第四收集支管上设有第六风阀,所述第二收集总管上设有第七风阀,所述第二臭气排出管上设有第八风阀。
[000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风机、曝气总管、连接所述曝气总管与所述第一曝气部件的第一曝气支管、连接所述曝气总管与所述第二曝气部件的第二曝气支管;
[0010]所述第一曝气支管上设有第一曝气阀门,所述硝化池内设有溶解氧仪;
[0011]所述第二曝气支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曝气阀门和曝气流量计;
[0012]所述曝气总管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压力表、止回阀、及第三曝气阀门。
[00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臭系统的出口连接至烟囱。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前端构筑物产生的大量臭气输送至生化系统进行处理,充分发挥好氧微生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对易溶于水、可生物降解的恶臭气体进行处理,减轻后续除臭系统的运行压力、降低运行成本,利用好氧微生物除去易溶于水、可被微生物降解的臭气,系统运行稳定,仅需运行维护硝化池微生物,无需重复驯养微生物,不受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限制,不产生二次污染物;
[0016]2、将前端构筑物产生的大量臭气通入硝化池,增加硝化池的溶解氧,提高微生物活性,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可减少曝气风机的曝气量,节约设备成本,降低运行成本;
[0017]3、臭气中的污染物溶于水后被生化系统微生物分解,其余逸出的臭气经收集后再进入常规除臭系统继续处理,在不影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前提下,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达到去除大部分恶臭污染物的目的,降低除臭系统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1、调节池;2、反硝化池;3、硝化池;4、MBR池;5、第一曝气部件;6、第二曝气部件;7、MBR膜组件;8、第一收集支管;9、第二收集支管;10、第一收集总管;11、第一臭气风机;12、第一臭气排出管;13、第一风阀;14、第二风阀;15、第三风阀;16、第四风阀;17、第三收集支管;
18、第四收集支管;19、第二收集总管;20、第二臭气风机;21、第二臭气排出管;22、第五风阀;23、第六风阀;24、第七风阀;25、第八风阀;26、第一曝气支管;27、第二曝气支管;28、曝气总管;29、曝气风机;30、第一曝气阀门;31、第二曝气阀门;32、压力表;33、止回阀;34、第三曝气阀门35、溶解氧仪36、曝气流量计37、除臭系统38、烟囱39、臭气曝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23]参见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该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反硝化池、硝化池、及MBR池,所述硝化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部件,所述MBR池底部设有第二曝气部件,所述第一曝气部件、第二曝气部件连接至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反硝化池连接至第一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一臭气系统连接至所述硝化池内的臭气曝气部件;所述硝化池、MBR池连接至第二臭气收集系统,所述第二臭气收集系统连接至除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臭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一臭气风机、第一收集总管、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与所述调节池的第一收集支管、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与所述反硝化池的第二收集支管、及连接所述第一臭气风机与所述臭气曝气部件的第一臭气排出管,所述第一收集支管上设有第一风阀,所述第二收集支管上设有第二风阀,所述第一收集总管上设有第三风阀,所述第一臭气排出管上设有第四风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梅宋一格顾礼炜汤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滨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