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52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顶部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盖板转动,可实现料斗顶部开口加料及密封覆盖,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及叶片旋转,螺旋叶片避免混凝土集料沉底离析,板状叶片对料斗内壁刮扫,防止料斗出口端堵塞,所述料斗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通过多个所述吊耳可对料斗进行高空吊送且能够保持料斗稳定性,所述料斗底端设置有转盘与料板,对放料进行控制,通过在所述料斗内侧设置夹层,增加料斗的保温保湿功能,保持混凝土拌合料的水灰比,使混凝土拌合料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此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明显。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离析现象,不漏浆,保证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在混凝土初凝前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
[0003]在高山地区进行建筑施工时,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需要将混凝土进行吊运运输,匀质的混凝土拌合物为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弹塑性体,其中的集料在混凝土拌合物内均匀分布并处于固定位置,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的颠簸、振动等动力的作用,由于粗、细集料和水泥浆的质量各异,因而各自聚集在一定深度,会形成分层离析现象,高海拔地区日夜温差大及季节性干湿显著等气候特点,考虑到透水混凝土对水灰比要求严格,水份的挥发易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后期质量调整难度大。由搅拌站到工地的距离长,温度高且不封闭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水分挥发过大,最终导致透水混凝土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顶部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料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电机轴底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叶片,所述转动轴与叶片固定相连,所述料斗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料斗固定相连,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所述吊耳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底端设置有转盘与料板,所述转盘与料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与料板固定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料斗内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料斗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防水层和保温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夹板外侧,所述空腔内填充保温层。
[000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料斗包括桶状斗和倒锥状斗,所述倒锥状斗顶端与底端均与桶状斗固定相连。
[00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叶片包括螺旋状叶片和板状叶片,所述螺旋状叶片设置在板状叶片上方。
[00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转盘与料斗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和插销,所述第一卡扣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扣与料斗固定相连,所述插销设置在第一卡扣开口内。
[00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吊耳沿料斗外沿周向均匀布置四个。
[0013]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板状叶片开口与倒锥状斗和桶状斗连接处相契合。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包括料斗,所述料斗顶部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盖板转动,可实现料斗顶部开口加料及密封覆盖,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及叶片旋转,螺旋叶片避免混凝土集料沉底离析,板状叶片对料斗内壁刮扫,防止料斗出口端堵塞,所述料斗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通过多个所述吊耳可对料斗进行高空吊送且能够保持料斗稳定性,所述料斗底端设置有转盘与料板,对放料进行控制,通过在所述料斗内侧设置夹层,增加料斗的保温保湿功能,保持混凝土拌合料的水灰比,使混凝土拌合料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此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电机、叶片、支撑架和吊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料斗、螺旋状叶片、板状叶片、转盘和料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中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料斗;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第一电机;5、转动轴;6、叶片;7、支撑架;8、吊耳;9、转盘;10、料板;11、夹板;12、空腔;13、防水层;14、保温层;15、螺旋状叶片;16、板状叶片;17、第一卡扣;18、第二卡扣;19、插销;20、桶状斗;21、倒锥状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料斗1,所述料斗1顶部设有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与料斗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3与第一盖板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电机轴底端设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上设有叶片6,所述转动轴5与叶片6固定相连,所述料斗1外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料斗1固定相连,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8,所述吊耳8与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底端设置有转盘9与料板10,所述转盘9与料斗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与料板10固定相连。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斗1内侧设置有夹板11,所述夹板11与料斗1之间设置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设置有防水层13和保温层14,所述防水层13设置在夹板11外侧,所述空腔12内填充保温层14,通过所述夹板11内设置防水层13和保温层14,避免混凝土拌合料的水分及热量流失,保持最优工作状态,所述保温层14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者聚氨酯泡
沫塑料。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斗1包括桶状斗20和倒锥状斗21,所述倒锥状斗21顶端与底端均与桶状斗20固定相连,所述倒锥状斗21为混凝土在料斗1内提供导向作用,使混凝土可以无残留的流向料斗1的出料口,料斗1底部桶状斗20开口大小可控制混凝土拌合料的流量,以及抵消混凝土的水平方向动能,使混凝土垂直向下流动。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6包括螺旋状叶片15和板状叶片16,所述螺旋状叶片15设置在板状叶片16上方,通过所述螺旋状叶片15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所述板状叶片16在料斗1出料端刮扫料斗1内壁,防止出料端出现拌合料堵塞现象。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9与料斗1之间通过第一卡扣17、第二卡扣18和插销19,所述第一卡扣17与转盘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扣18与料斗1固定相连,所述插销19设置在第一卡扣17开口内,当转盘9与料斗1闭合时,转动插销19,使插销19两端朝上,插入第二卡扣18,当插销19一端完全穿过第二卡扣18时,转动插销19,使插销19两端朝下,此时插销19可被第一卡扣17和第二卡扣18固定,从而可以将转盘9同料斗1固定,进而通过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顶部设有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第一盖板(2)与料斗(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3)与第一盖板(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电机轴底端设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上设有叶片(6),所述转动轴(5)与叶片(6)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外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与料斗(1)固定相连,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8),所述吊耳(8)与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料斗(1)底端开口设置有转盘(9)与料板(10),所述转盘(9)与料斗(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与料板(10)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地区混凝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内侧设置有夹板(11),所述夹板(11)与料斗(1)之间形成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设置有防水层(13)和保温层(14),所述防水层(13)设置在夹板(11)外侧,所述空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强李丽波王成夏立芝刘飞臧习倩万能高月龙郭宁宁刘座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华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