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2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包括有风机组件、握把、集尘盒和电池组件,握把具有固定板,在风机组件的外壳对准握把的位置设有若干扣位骨,在握把的固定板上设有若干扣位座,通过扣位骨与扣位座相互扣紧以及握把与风机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一颗螺丝锁紧,形成两者的双重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风机组件与握把之间既设置螺丝锁紧结构,又设置扣位扣紧结构,通过两种装配结构的相互配合,既保持了原来使用少量螺丝锁紧的便捷性优势,又通过扣位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承重能力。使得风机组件与握把之间的装配结构强度更高,可以轻松拆卸风机组件和握把,方便维修并减少因为拆卸造成塑件破坏而导致浪费。减少因为拆卸造成塑件破坏而导致浪费。减少因为拆卸造成塑件破坏而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清洁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尘器等卫生清洁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工作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水平。吸尘器通常会设置风机组件与集尘盒(桶)配合来收集吸尘器吸入的灰尘及垃圾,风机组件作为吸尘器的主要部件,其功能可靠性对于吸尘器来说至关重要。现有的吸尘器一般采用两三螺丝将风机组件与握把锁紧固定,对于风机组件的固定和承重功能都是由螺丝来承担,组装和拆卸只要拧紧或松开螺丝即可。这种装配方式虽然在组装和拆卸操作的便捷性方面基本符合用户的要求,但是在稳定性方面却还是有所欠缺。这是因为,通常风机组件因内部具有风机而导致重量较大,而风机组件的外壳却比较薄,完全靠几颗螺丝来承重容易造成外壳开裂等问题。如果通过增加螺丝的数量来提高承重能力,则一是会增加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较多数量的螺丝柱和螺丝座不好布置;二是多几颗螺丝会增加组装和拆卸的时间,造成在便捷性方面产生倒退,不符合提高便捷性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结构强度和承重性能更强的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包括有风机组件、握把、集尘盒和电池组件,风机组件与握把连接,握把具有用于和风机组件装配固定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风机组件的外壳对准握把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扣位骨,在握把的固定板上设置有数量及位置与各扣位骨相配的扣位座,通过扣位骨与扣位座相互扣紧形成风机组件与握把的第一重装配固定结构;握把与风机组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颗螺丝锁紧固定而形成第二重装配固定结构。
[0005]进一步地,在风机组件的外壳对准握把的位置设置有朝外凸伸的凸出部,各扣位骨沿凸出部设置形成外凸结构,且各扣位骨与凸出部为一体结构,如此可提高扣位骨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
[0006]进一步地,固定板的边缘朝风机组件凸伸而使固定板内形成凹陷的装配槽,风机组件与握把装配时其凸出部嵌入于该装配槽内,如此可以实现对装配部位的辅助定位,并帮助提高装配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地,各扣位座贴靠着固定板的边缘设置,并且与固定板的边缘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使扣位座具有很高承重能力,以更好地支撑风机组件。
[0008]进一步地,各扣位座均设置有朝装配槽中及朝下开口的扣位槽,风机组件与握把装配时通过扣位骨滑配进入扣位槽中实现与扣位座扣紧固定,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装配和拆
卸。
[0009]进一步地,在凸出部围住的范围内设置有两螺丝柱,在固定板的装配槽内设置两处与螺丝柱相配的螺丝座,通过从固定板外侧拧入螺丝穿过螺丝座与螺丝柱螺接固定,实现将风机组件与握把锁紧固定。由于只有两颗螺丝锁紧,因而锁螺丝的操作还是比较方便,同时也使结构保持比较简单。
[0010]进一步地,扣位骨设置有四处,在螺丝柱两侧各设有两处,并沿上下位置隔开一段距离;扣位座亦设置有四处,在螺丝座两侧各设有两处。由于四对扣位骨及扣位座分散面积较大,因而能够将风机组件的重量更为分散地传递给握把,避免因受力过于集中而造成风机组件外壳容易开裂。
[0011]进一步地,在装配槽内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位于左右两扣位座之间的中间位置,形成对风机组件滑动装配时的限位结构,可防止风机组件装配时滑出,进一步方便装配操作。
[0012]本技术在风机组件与握把之间既设置螺丝锁紧结构,又设置扣位扣紧结构,通过两种装配结构的相互配合,既保持了原来使用少量螺丝锁紧的便捷性优势,又通过扣位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承重能力。使得风机组件与握把之间的装配结构强度更高,可以轻松拆卸风机组件和握把,方便维修并减少因为拆卸造成塑件破坏而导致浪费,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布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风机组件与握把的立体配合结构图;
[0015]图3为风机组件与握把的平面配合结构图。
[0016]图中,1为风机组件,11为凸出部,12为螺丝柱,13为扣位骨,2为握把,21为固定板,22为装配槽,23为螺丝座,24为扣位座,25为扣位槽,26为限位筋,3为集尘盒,4为电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3,所述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包括有风机组件1、握把2、集尘盒3和电池组件4,风机组件1与握把2连接,握把2具有用于和风机组件1装配固定的固定板21;在风机组件1的外壳对准握把2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扣位骨13,在握把2的固定板21上设置有数量及位置与各扣位骨13相配的扣位座24,通过扣位骨13与扣位座24相互扣紧形成风机组件1与握把2的第一重装配固定结构;握把2与风机组件1之间还通过至少一颗螺丝锁紧固定而形成第二重装配固定结构,如此通过螺丝及扣位的双重固定,能够大幅提高风机组件1的装配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0018]在风机组件1的外壳对准握把2的位置设置有一圈朝外凸伸的凸出部11,各扣位骨13沿凸出部的侧边设置形成外凸结构,且各扣位骨13与凸出部11为一体结构,如此可提高扣位骨13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
[0019]固定板21的边缘朝风机组件1凸伸而使固定板21内形成凹陷的装配槽22,风机组件1与握把2装配时其凸出部13嵌入于该装配槽22内,如此可以实现对装配部位的辅助定位,并帮助提高装配的稳定性,防止产生晃动。
[0020]各扣位座24贴靠着固定板21的边缘设置,并且与固定板21的边缘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使扣位座24具有很高承重能力,以更好地支撑风机组件1。
[0021]各扣位座24均设置有朝装配槽22中及朝下开口的扣位槽25,风机组件1与握把2装配时通过扣位骨13滑配进入扣位槽25中实现与扣位座24扣紧固定,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装配和拆卸。
[0022]在凸出部11围住的范围内设有两螺丝柱12,在固定板21的装配槽22内设置两处与螺丝柱12相配的螺丝座23,通过从固定板21外侧拧入螺丝穿过螺丝座23与螺丝柱12螺接固定,实现将风机组件1与握把2锁紧固定。由于只有两颗螺丝锁紧,因而锁螺丝的操作还是比较方便,同时也使结构保持比较简单。
[0023]扣位骨13设置有四处,在螺丝柱12两侧各设有两处,并沿上下位置隔开一段距离,形成分散的布置结构;扣位座24亦设置有四处,在螺丝座23两侧各设有两处。由于四对扣位骨13及扣位座24分散面积较大,因而能够将风机组件1的重量更为分散地传递给握把2,避免因受力过于集中而造成风机组件1外壳容易开裂。
[0024]在装配槽22内设置有限位筋26,限位筋26位于左右两扣位座24之间的中间位置,形成对风机组件1滑动装配时的限位结构,可防止风机组件1装配时滑出,进一步方便装配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包括有风机组件、握把、集尘盒和电池组件,风机组件与握把连接,握把具有用于和风机组件装配固定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风机组件的外壳对准握把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扣位骨,在握把的固定板上设置有数量及位置与各扣位骨相配的扣位座,通过扣位骨与扣位座相互扣紧形成风机组件与握把的第一重装配固定结构;握把与风机组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颗螺丝锁紧固定而形成第二重装配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风机组件的外壳对准握把的位置设置有朝外凸伸的凸出部,各扣位骨沿凸出部设置形成外凸结构,且各扣位骨与凸出部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边缘朝风机组件凸伸而使固定板内形成凹陷的装配槽,风机组件与握把装配时其凸出部嵌入于该装配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的风机组件与握把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扣位座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应发黄文谭姣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