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81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包括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和全密封金属机箱,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固定连接在全密封金属机箱内部,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和通讯集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开关设备、传感器、保护测控终端和通讯设备智能成套,集成边缘计算采集、保护、控制、通讯等智能化功能,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站内设备全息数据的在线监测与调控,突破常规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电气数据测控,可以解决准确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的应用难题,实现低成本、广覆盖的配电物联感知体系。广覆盖的配电物联感知体系。广覆盖的配电物联感知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


[0001]本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属于电力


技术介绍

[0002]为建设以“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为目标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要求供电可靠率目标定为99.99%、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70分钟,因此对配网故障快速处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是依靠传统人工巡线排查故障、现场停送电操作已无法满足故障处理时效性的要求,不能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快速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区间、遥控恢复非故障区域送电,导致用户停电时间较长,不能做到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免维护设计,同时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故障处理时效性的要求,不能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快速定位故障点、隔离故障区间、遥控恢复非故障区域送电,导致用户停电时间较长,不能做到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免维护设计,同时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包括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全密封金属机箱、中央处理器、通讯集中器、信号指示灯、手持液晶屏,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全密封金属机箱内部,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采用插件式设计,其内部设有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通讯集中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信号输入输出模块金属屏蔽隔离,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外侧设有信号指示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连接端设有手持液晶屏6,所述中央处理器3可以通过所述通讯集中器采集各传感器与电力设备监控的数据进行通讯,并通过手持液晶屏显示或修改;也可将数据上传到集控中心的上位机;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提供多种人机界面操作方式供用户选择,包括可插拔手持机、各种功能板卡等,模块支持多个通道、多种远动规约同时运行,各通道可以灵活配置规约,任意接入配网自动化调度平台和相关智能设备,提供IEC 60870
‑5‑
101、IEC 60870
‑5‑
104、CDT、DNP3.0、MODBUS等多种常用规约;。
[0005]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内部设有存储器,用于存储通讯集中器采集的各传感器与电力设备监控的数据,中央处理器也可调用存储器中的数据。
[0006]优选的,所述手持液晶屏还可对系统参数、定值及控制字进行在线修改及整定,同时可通过设备遥信、遥控功能的本地测试及远方对点等功能,对设备功能进行全面掌控。
[0007]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可嵌入智能算法,利用了边缘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诊断、定位及判断。还可对系统参数、定值及控制字进行在线修改及整定,同时可通过设备遥信、遥控功能的本地测试及远方对点等功能,对设备功能进行全面掌控。
[0008]优选的,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的长宽深尺寸为170mm
×
100mm
×
80mm。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智慧配电测控终端采用智能算法,充分利用了边缘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诊断、定位及判断,降低运维人员作业强度的同时,压缩设备亚健康状态运行的潜伏期,增加运维人员对设备缺陷的反应时间,提高运维效率。
[0012]2.高实时性:根据配网自动化系统实时运行的遥测、遥信信息,分析计算自动化终端的各项指标,并从中找出影响指标的关键数据。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监视服务,清晰掌握各个馈线间隔的运行情况。
[0013]3.高可靠性:全密封金属机箱,处理器模块与信号输入输出模块金属屏蔽隔离,抗干扰能力强,能经受高压、雷电、及高频信号干扰等恶劣电磁环境,电磁兼容性符合严酷级行业标准,完全满足户外恶劣动行条件;
[0014]4.免维护设计: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发现模块异常,及时告警;
[0015]5.通用性:提供多种人机界面操作方式供用户选择。包括可插拔手持机、各种功能板卡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模块支持多个通道、多种远动规约同时运行,各通道可以灵活配置规约,任意接入配网自动化调度平台和相关智能设备。提供IEC 60870
‑5‑
101、IEC 60870
‑5‑
104、CDT、DNP3.0、MODBUS 等多种常用规约。
[0016]6.采用RFID无源无线测温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带电池测量使用寿命短,电池更换难的缺点。当前应用较多的测温方式主要有光纤测温、红外测温、无线有源测温、无线感应取电测温等几种,这些测温方式在应用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RFID测温技术在安全性、耐高温能力和抗电磁干扰能力上有着突出的优势。
[0017]结合了边缘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诊断、定位及判断,进而实现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免维护设计以及提高了通用性;在稳定性、灵活扩展性、多重故障识别、多种通信接口及技术融合、电源管理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同时能有效解决现今环网柜监测控制空白、人工巡查难度大及故障点定位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完成开关设备的就地监测、控制及故障检测功能。通过配电设备的数据采集、分析,并通过边缘计算实现故障感知、故障定位,从而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2全密封金属机箱、3中央处理器、4通讯集中器、5信号指示灯、6手持液晶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技术方案:包括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和全密封金属机箱2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固定连接在全密封金属机箱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采用插件式设计,其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3,通讯集中器4,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信号输入输出模块金属屏蔽隔离,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外侧设有信号指示灯5,所述中央处理器3连接端设有手持液晶屏6所述中央处理器3可以通过通讯集中器4采集各传感器与电力设备监控的数据,并通过手持液晶屏6显示或修改,也可将数据上传到集控中心的上位机;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提供多种人机界面操作方式供用户选择,包括可插拔手持机、各种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其结构包括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全密封金属机箱(2)、中央处理器(3)、通讯集中器(4)、信号指示灯(5)、手持液晶屏(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全密封金属机箱(2)内部,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采用插件式设计,其内部设有所述中央处理器(3)和所述通讯集中器(4),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信号输入输出模块金属屏蔽隔离,所述智慧配电测控终端本体(1)外侧设有信号指示灯(5),所述中央处理器(3)的连接端设有手持液晶屏(6),所述中央处理器(3)可以通过所述通讯集中器(4)采集各传感器与电力设备监控的数据进行通讯,并通过手持液晶屏(6)显示或修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配电测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3)内部设有存储器(7),用于存储通讯集中器(4)采集的各传感器与电力设备监控的数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逸帆张君琦吴毅平田野邵云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