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30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为板状结构,若干所述主体件在髓内钉外侧依次连接,围成一能够容纳髓内钉的空腔,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体件为开环结构,因而无需拆除患者原有的髓内钉,而是在保留髓内钉的前提下,直接使主体件合抱以实现组配,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拆除原有髓内钉过程中对患者骨骼造成的创伤,其对手术总时间的缩短也有显著效果,并进一步潜在地降低了术中出血总量和术后感染风险。量和术后感染风险。量和术后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


[0001]本技术属于骨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

技术介绍

[0002]髓内钉是骨科内固定器械中相当常用的植入物之一。如在股骨损伤中,除少数干骺端骨折等情况外,大多数其他部位的大多数骨折类型,都可以利用髓内钉实现早期良好固定。髓内钉可更好地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同时对骨膜血运的破坏较轻,其置入和取出更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因而长久以来备受骨科治疗领域的青睐。除此之外,部分骨骼原发性肿瘤样病变、肿瘤骨转移、骨感染性坏死等情况也可以使用髓内钉。髓内钉还可以用于关节融合术的稳定,以及骨移植的引导等,可见应用范围相对广泛。
[0003]髓内钉植入术前和术后,均伴随着一定的发生骨缺损的可能,这种缺损可能源自于骨折创伤导致的骨坏死,也可能源于感染坏死、肿瘤性坏死。部分情况下,术者还会因去除病灶的手术需要,人为地截除部分骨骼。
[0004]对于出现骨缺损的有髓内钉患者,通常需要尽快进行骨骼结构的重建,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现有的重建方式,主要包括人工骨板、节段式肿瘤假体、固定钢板等。这些手段基本上可以实现重建患者骨缺损的基本要求,但在治疗过程中仍然遗留诸多隐患,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局限。其主要原因为:1.人工骨骨板虽然可以很好地兼容髓内钉结构,并可以通过固定钢板将人工骨与患者的残余骨固定在一起,但其力学强度较差,在股骨、胫骨等承重部位的长期应力作用下发生失败的风险较大;2.现有的定制化空心人工骨,虽具有分体式结构,但每块分体假体本身都是闭环结构,不能套入股骨内残留的髓内钉,从而无法实现“合抱”,导致必须完全摘除原有髓内钉后才可安装,这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二次创伤,对手术时长和总出血量也具有不利影响,更潜在增加了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如周围动脉、神经的风险;3.人工骨可能因吸收、骨折等因素逐渐发生形变、移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进一步减弱,最终导致失败,因而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理想形式;4.金属假体具有很好的力学强度,但现有的标准化节段式肿瘤假体,其需要拆除髓内钉以充分暴露髓腔,再通过髓腔柄插入髓腔内部,并配合钢板最终实现固定,这种手术方式与现有空心人工骨的局限性大同小异,对患者的创伤均较大,且髓内钉拆除过程延长了手术时间,更存在术中发生髓内钉周围骨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材质的、可以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组配式假体。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为板状结构,若干所述主体件在髓内钉外侧依次连接,围成一能够容纳髓内钉的空腔,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
[0007]优选地,所述合抱式假体的两端与人体骨结构相匹配。
[0008]优选地,相邻两主体件之间榫卯连接或/和螺钉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空腔为圆柱体。
[0010]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紧固所述合抱式假体和人体骨结构若干钢板,每块所述钢板同时连接所述主体件和人体骨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主体件为金属材质。
[0012]优选地,所述主体件为弧形板,包括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所述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主体件上,设有榫结构和/或卯结构;在所述第二主体件上,设有卯结构和/或榫结构;
[0014]所述第一主体件上的榫结构和/或卯结构,与所述第二主体件上的卯结构和/或榫结构,能够对位配合,使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相连接,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主体件上,设有钉孔和/或紧定螺钉;在所述第二主体件上,设有紧定螺钉和/或钉孔;
[0016]所述第一主体件上的钉孔和/或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二主体件上的紧定螺钉和/或钉孔,能够对位配合,使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相连接,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
[0017]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紧固所述合抱式假体和人体骨结构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
[0018]所述合抱式假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人体骨结构相匹配;
[0019]所述第一钢板同时连接所述第一主体件,及与所述合抱式假体的第一端相匹配的人体骨结构;
[0020]所述第二钢板同时连接所述第一主体件,及与所述合抱式假体的第二端相匹配的人体骨结构。
[002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
[0022](1)本技术的主体件为开环结构,因而无需拆除患者原有的髓内钉,而是在保留髓内钉的前提下,直接使主体件“合抱”以实现组配,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拆除原有髓内钉过程中对患者骨骼造成的创伤,其对手术总时间的缩短也有显著效果,并进一步潜在地降低了术中出血总量和术后感染风险。
[0023](2)本技术的主体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和螺钉连接的双重连接方式,能够增强相邻主体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合抱式假体更坚固。
[0024](3)本技术还包括钢板结构,有利于合抱式假体与人体骨结构的紧固连接,使合抱式假体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不会相对人体骨骼发生移动。
[0025](4)本技术的假体为金属材质,具有充分的力学强度,可以支撑骨干部位所承受的肢体重量,也可以在行走、运动、搬运等过程中充分地传导应力,保证患者的运动功能;假体材质优选为钛合金材质,其生物稳定性好,不会随体内植入时间的延长而发生腐蚀、吸收甚至变形。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髓内钉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合抱式假体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合抱式假体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钢板的合抱式假体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合抱式假体与人体骨结构相匹配后的示意图。
[0031]图中,1

第一主体件,11

榫结构,12

钉孔,2

第二主体件,21

卯结构,22

紧定螺钉,3

髓内钉,4

钢板,41

第一钢板,42

第二钢板,5

人体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保留髓内钉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主体件,所述主体件为板状结构,若干所述主体件在髓内钉外侧依次连接,围成一能够容纳髓内钉的空腔,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抱式假体的两端与人体骨结构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主体件之间榫卯连接或/和螺钉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圆柱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紧固所述合抱式假体和人体骨结构若干钢板,每块所述钢板同时连接所述主体件和人体骨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为金属材质。7.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为弧形板,包括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所述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组成所述合抱式假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抱式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一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丁豪郝永强吴钧翔王磊谢凯于洋沈腾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