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06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开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码料机构、放料机构,所述码料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一、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杆一远离电机一侧的外壁与支撑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内壁与支撑杆二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外壁与支撑杆三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三的外壁与挡板的外壁连接,所述电机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外壁与支撑腿的外壁连接,通过设置码料机构,从而将开关壳体从输送带上推至放料盒中,达到了不需要人工将开关壳体放入放料盒中,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开关
,具体为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开关控制又称BANG

BANG控制,由于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因此在许多家用电器和照明灯具的控制中被采用,但常规的开关控制难以满足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节能的要求,常规的开关控制方式在控制周期内,其控制量只有二个状态,要么接通,为一个固定常数值、要么断开,控制量为零,这样固定不变的控制模式缺乏人工开关控制的特点,人工开关控制过程中,人要根据误差及误差变化趋势来来选择不同的开关控制策略,例如在一个控制周期T内,控制量输出的时间根据需要是可调的,这种以人)无识别结果出,根据实际误差变化规律及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惯性,纯滞后及扰动等特性,按一定的模式选择不同控制策略的开关控制称为智能开关控制;目前智能开关的壳体在生产过程中,都是由人工进行堆料,作业人员长时间作业之后胳膊手臂会非常酸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不需要人工进行堆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达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码料机构、放料机构,所述码料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杆一、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挡板,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杆一远离电机一侧的外壁与支撑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内壁与支撑杆二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外壁与支撑杆三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三的外壁与挡板的外壁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外壁与支撑腿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外壁与地面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电机箱的内壁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使得转动杆一能够获得支撑力。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二的一端贯穿支撑杆一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一的内部,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杆三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三的内壁,挡板的外壁与输送带的外壁连接,使得支撑杆三能够带动挡板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外部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主动轮、链条、从动轮、转动杆二、放料盒、齿条、齿轮、支撑板,所述主动轮的内壁与转动杆一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主动轮的外壁延伸至主动轮的外部,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链条连接,使得转动杆一能够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内壁与转动杆二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从动轮的外壁延伸至从动轮的内部,所述转动杆二的外壁与支撑板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
二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使得从动轮能够带动转动杆二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壁与地面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外壁与齿轮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贯穿齿轮的外壁延伸至齿轮的内部,使得转动杆二能够带动齿轮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外壁与放料盒的外壁连接,所述放料盒靠近挡板的一侧开口设置,使得齿条能够带动放料盒移动。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码料机构,从而将开关壳体从输送带上推至放料盒中,达到了不需要人工将开关壳体放入放料盒中,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放料机构,齿条带动放料盒移动,达到了在进行堆料的时候,自动将放料盒下降相应的高度,使得码料机构能够正常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放料盒的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主动轮的结构图。
[0018]图中:1输送带、2码料机构、3放料机构、201电机、202转动杆一、203支撑杆一、204支撑杆二、205支撑杆三、206挡板、301主动轮、302链条、303从动轮、304转动杆二、305放料盒、306齿条、307齿轮、30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1、码料机构2、放料机构3,码料机构2包括电机201、转动杆一202、支撑杆一203、支撑杆二204、支撑杆三205、挡板206,转动杆一2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一202远离电机201一侧的外壁与支撑杆一203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一203的内壁与支撑杆二204的外壁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支撑杆二204的外壁与支撑杆三205的内壁通过轴承二活动连接,支撑杆三205的外壁与挡板206的外壁固定连接,电机201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箱的外壁与支撑腿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腿的外壁与地面固定连接,转动杆一202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通过轴承三活动连接,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电机箱的内壁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支撑杆二204的一端贯穿支撑杆一203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一203的内部,支撑杆二20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杆三205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三205的内壁,挡板206的外壁与输送带1的外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码料机构2,通过电机201带动转动杆一202转动,转动杆一202带动支撑杆一203转动,支撑杆一203带动支撑杆二204移动,支撑杆二204带动支撑杆三205移动,支撑杆三205带动挡板206移动,从而将开关壳体从输送带1上推至放料盒305中,达到了不需要人工将开关壳体放入放料盒305中,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目的。
[0020]输送带1的外部设置有放料机构3,放料机构3包括主动轮301、链条302、从动轮
303、转动杆二304、放料盒305、齿条306、齿轮307、支撑板308,主动轮301的内壁与转动杆一202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主动轮301的外壁延伸至主动轮301的外部,主动轮301与从动轮303通过链条302传动连接,从动轮303的内壁与转动杆二304的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二304的一端贯穿从动轮303的外壁延伸至从动轮303的内部,转动杆二304的外壁与支撑板308的内壁通过轴承四活动连接,转动杆二304的一端贯穿支撑板308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板308的外部,支撑板308的外壁与地面固定连接,转动杆二304的外壁与齿轮307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杆二304的一端贯穿齿轮307的外壁延伸至齿轮307的内部,齿轮307与齿条306啮合,齿条306的外壁与放料盒305的外壁固定连接,放料盒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1)、码料机构(2)、放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料机构(2)包括电机(201)、转动杆一(202)、支撑杆一(203)、支撑杆二(204)、支撑杆三(205)、挡板(206),所述转动杆一(2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动杆一(202)远离电机(201)一侧的外壁与支撑杆一(203)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一(203)的内壁与支撑杆二(204)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二(204)的外壁与支撑杆三(205)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三(205)的外壁与挡板(206)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外壁与支撑腿的外壁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外壁与地面连接,所述转动杆一(202)的外壁与电机箱的内壁连接,所述转动杆一(202)的一端贯穿电机箱的内壁延伸至电机箱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二(204)的一端贯穿支撑杆一(203)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一(203)的内部,所述支撑杆二(204)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杆三(205)的外壁延伸至支撑杆三(205)的内壁,挡板(206)的外壁与输送带(1)的外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关壳体生产用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南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