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结构及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0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声结构及耳机,其中,所述发声结构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发声单体;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设置有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台,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侧壁粘接于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所述发声单体的周壁粘接于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凸台上方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加发声单体与底座的粘接面积,且通过安装槽对发声单体进行限位,从而使发声单体能稳固的连接在底座上,避免发声单体脱离底座。避免发声单体脱离底座。避免发声单体脱离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声结构及耳机


[0001]本技术属于耳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声结构及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耳机是一种用于发声的器件,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壳体用于保护发声单体并使发声单体发出的声音集中,发声单体用于通过振动的方式发出声音。
[0003]由于壳体的内腔有限,且发声单体需要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直接将发声单体粘贴于壳体内不方便操作,而为了方便操作,一般都会增加一个底座,这样可以先将发声单体粘接至底座,再通过限位的方式将底座安装至壳体内,这样便使得发声单体安装更容易。
[0004]但直接将发声单体粘接至底座上,容易使得发声单体与底座的连接不稳,从而导致发声单体脱离底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发声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发声单体与底座的连接不稳,从而导致发声单体容易脱离底座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结构,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发声单体;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设置有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台,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侧壁粘接于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所述发声单体的周壁粘接于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凸台上方的侧壁。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向所述发声单元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连接。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凸台通过一体注塑成型。/>[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凸台上方的侧壁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向内逐渐收缩形成倾斜设置。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其上的辅助槽。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远离所述凸台的一端为圆角结构。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为圆弧面。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轴。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如上述的发声结构。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发声结构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凹陷形成的安装槽,再将发声单体粘接于凸台以及安装槽的侧壁,这样便可以增加发声单体与底座的粘接面积,且通过安装槽对发声单体进行限位,从而使发声单体能稳固的连接在底座上,避免发声单体脱离底座,同时,还能通过凸台的设置使发声单体与安装槽的槽底形成间隙,以保证
发声单体与底座能形成声腔,提升发声结构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晰,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声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声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其中,1、底座;11、安装槽;12、凸台;13、辅助槽;14、圆角结构;15、固定轴;2、发声单体;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声结构,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底座1以及设于底座1上的发声单体2;底座1靠近发声单体2的侧壁设置有凹陷形成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槽底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台12,发声单体2靠近底座1的侧壁粘接于凸台12靠近发声单体2的侧壁,发声单体2的周壁粘接于安装槽11位于凸台12上方的侧壁。
[0024]具体地,凸台12由安装槽11的槽底边缘向发声单元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台12靠近安装槽11的侧壁与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
[002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发声结构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凹陷形成的安装槽11,再将发声单体2粘接于凸台12以及安装槽11的侧壁,这样便可以增加发声单体2与底座1的粘接面积,且通过安装槽11对发声单体2进行限位,从而使发声单体2能稳固的连接在底座1上,避免发声单体2脱离底座1,同时,还能通过凸台12的设置使发声单体2与安装槽11的槽底形成间隙,以保证发声单体2与底座1能形成声腔,提升发声结构的声学性能。
[0026]更进一步地,底座1与凸台1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可以方便底座1的生产,且无需装配,提升生产效率。
[0027]更进一步地,安装槽11位于凸台12上方的侧壁由安装槽11的槽口向内逐渐收缩形成倾斜设置。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发声单体2的装配,且提升与发声单体2的粘接面积。
[0028]更进一步地,凸台12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其上的辅助槽13,其中,辅助槽13还贯穿底座1的侧壁。这样设置可以节省材料,且方便发声单体2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辅助槽13,两个辅助槽13相对于设置于凸台12上。
[0029]更进一步地,安装槽11的侧壁远离凸台12的一端为圆角结构14,相当于,圆角结构14位于安装槽11的槽口壁边缘。这样设置可方便发声单体2的装配。
[0030]更进一步地,安装槽11的槽底为圆弧面。这样设置可以增加发声单体2与安装槽11的槽底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从而增加发声单体2与底座1围成的声腔,提升发声结构的声学性能。
[0031]更进一步地,底座1远离发声单体2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轴15。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底座1装配于耳机的外壳内。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座以及一个限位块。
[0032]实施例二
[00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如附图3所示,包括壳体3以及设于壳体3内如实施例一中的发声结构。
[0034]本实施例中的耳机通过使用实施例一中的发声结构,从而可以增加发声单体2与底座1的粘接面积,且通过安装槽11对发声单体2进行限位,从而使发声单体2能稳固的连接在底座1上,避免发声单体2脱离底座1,同时,还能通过凸台12的设置使发声单体2与安装槽11的槽底形成间隙,以保证发声单体2与底座1能形成声腔,提升发声结构的声学性能。
[0035]以上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按照本技术的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发声单体;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设置有凹陷形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设置有环状的凸台,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侧壁粘接于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发声单体的侧壁,所述发声单体的周壁粘接于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凸台上方的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边缘向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凸台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凸台通过一体注塑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熙民杜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