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74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一种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包括聚光透镜、光反射元件、光导元件、替换式聚光元件、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聚光透镜具有第一入光侧与第一出光侧。光反射元件邻接第一入光侧。光导元件配置于聚光透镜与光反射元件之间,具有出光端、入光端及全内反射部,出光端位于第一入光侧与光反射元件之间,入光端及全内反射部位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全内反射部连接入光端与出光端。替换式聚光元件具有第二入光侧及第二出光侧,第二出光侧朝向入光端,第二出光侧与入光端之间形成间隔。第一光源设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第二光源设于第二入光侧。的底侧。第二光源设于第二入光侧。的底侧。第二光源设于第二入光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传导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车辆照明系统为符合车辆照明规范通常设计有可产生具有截止线的光型的元件。
[0003]图8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照明系统的侧视平面示意图。请参考图8,现有技术的车辆照明系统200具有远光光源210、近光光源220、远光光源反射元件230、近光光源反射元件240、截止线挡板250以及聚光透镜260,远光光源210所产生的远光光线以及近光光源220所产生的光线分别经远光光源反射元件230以及近光光源反射元件240反射并接着经过截止线挡板250后,可穿过聚光透镜260产生远光光型以及近光光型。然而,现有技术的截止线挡板250是经电镀的塑料挡板或是计算机数字化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设备制作的金属挡板,而有污染环境或价格高的问题。尤其,此现有技术的远光光源210与近光光源220的配置位置相当接近,其散热所需空间不足而需搭配使用相当大型的散热系统,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
[0004]图9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车辆照明系统的外观示意图。请参考图8及9,与图8所示的车辆照明系统200不同,图9所示的车辆照明系统300改使用电磁阀挡板作为截止线挡板350以产生期望的光型。然而,与图8所示的车辆照明系统200相同的是,图9所示的车辆照明系统300的远光光源310与近光光源320的配置位置也相当接近,使得图9所示的车辆照明系统300亦需要搭配使用相当大型的散热系统,才能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
[0005]是以,现有技术的车辆照明系统存在着散热效能不佳的技术缺陷。
[0006]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能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包括聚光透镜、光反射元件、光导元件、替换式聚光元件、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聚光透镜具有第一入光侧以及相对于第入光侧的第一出光侧。光反射元件邻接于第一入光侧。光导元件配置于光反射元件与聚光透镜之间且邻接于第一入光侧,光导元件具有出光端、入光端以及全内反射部,出光端邻接于第一入光侧且位于第一入光侧与光反射元件之间,入光端以及全内反射部位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全内反射部连接于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替换式聚光元件配置于入光端的底侧,具有第二入光侧以及相对于第二入光侧的第二出光侧,第二出光侧朝向入光端,且第二出光侧与入光端之间形成间隔。第一光源配置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第二光源配置于第二入光侧。
[0009]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由于出光端位于第一入光侧与光反射元件之间、入光端位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全内反射部连接于入光端与出光端之间且位于光反射元件的底侧,第二光源与第一光源的配置位置之间可相距相当距离,使得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工作时所产生的热能有相当的空间散失,从而仅需使用小型的散热系统即可提供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所需的散热效能。此外,替换式聚光元件与光导元件之间形成间隔而为彼此独立制作的元件,替换式聚光元件可以依照期望设计,从而有益于提升照明亮度、调整光斑尺寸大小、改善色散、缩短生产周期以及降低制程上注塑难度。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外观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001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上视平面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0014]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下视平面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0015]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后视平面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
[0016]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后视平面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
[0017]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后视平面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一光源;
[0018]图8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车辆照明系统的侧视平面示意图;以及
[0019]图9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车辆照明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图1至5分别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的外观、侧视平面、上视平面、下视平面以及后视平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100包括聚光透镜110、光反射元件120、光导元件130、替换式聚光元件140、第一光源150以及第二光源160。聚光透镜110具有第一入光侧111以及第一出光侧112。第一出光侧112与第一入光侧111相对。光反射元件120邻接于第一入光侧111。光导元件130配置于光反射元件120与聚光透镜110之间,且光导元件130邻接于第一入光侧111,光导元件130具有出
光端131、入光端132以及全内反射部133,出光端131邻接第一入光侧111且位于第一入光侧111与光反射元件120之间,入光端132位于光反射元件120的底侧,全内反射部133连接于入光端132与出光端131之间且位于光反射元件120的底侧。替换式聚光元件140配置于入光端132的底侧,且替换式聚光元件140具有第二入光侧141以及第二出光侧142,第二出光侧142与第二入光侧141相对,第二出光侧142朝向入光端132,并且第二出光侧142与入光端132之间形成间隔170。第一光源150配置于光反射元件120的底侧。第二光源160配置于第二入光侧141。此外,聚光透镜110、光导元件130以及替换式聚光元件140为可透光元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光反射元件120可以例如是反光杯,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光透镜110是以平凸透镜作为例示,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聚光透镜110也可以例如是双凸透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导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聚光透镜,具有一第一入光侧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入光侧的一第一出光侧;一光反射元件,邻接于该第一入光侧;一光导元件,配置于该光反射元件与该聚光透镜之间且邻接于该第一入光侧,该光导元件具有一出光端、一入光端以及一全内反射部,该出光端邻接于该第一入光侧且位于该第一入光侧与该光反射元件之间,该入光端以及该全内反射部位于该光反射元件的一底侧,该全内反射部连接于该入光端与该出光端之间;一替换式聚光元件,配置于该入光端的一底侧,具有一第二入光侧以及相对于该第二入光侧的一第二出光侧,该第二出光侧朝向该入光端,且该第二出光侧与该入光端之间形成一间隔;一第一光源,配置于该光反射元件的该底侧;以及一第二光源,配置于该第二入光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替换式聚光元件为一凸透镜式光学元件、一杯灯式光学元件以及一反光杯式光学元件中的一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替换式聚光元件为该凸透镜式光学元件,该第二出光侧包括数个凸面,该些凸面朝远离该第二入光侧的方向突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光源的光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替换式聚光元件为该杯灯式光学元件,该第二出光侧包括一中央出光部以及数个侧出光部,该些侧出光部依序排列于该中央出光部的两侧,各该些侧出光部具有一内端、一外端以及一表面,该内端与该中央出光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外端与该中央出光部之间的距离,该表面斜向连接于该内端与该外端之间,且该内端的厚度大于该外端的厚度,该第二入光侧包括数个入光柱体,各该些入光柱体具有一顶端、一底端以及一入光凹部,该些入光柱体的该些顶端分别与该中央出光部及该些侧出光部连接,该底端相对于该顶端,各该些入光柱体具有一入光凹部,该入光凹部配置于该底端且朝该顶端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双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龙郑伊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