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包括罩筒组件、盖板组件、支柱、数据集采模块、第一锁定螺栓、第二锁定螺栓及智能型管理模块;罩筒组件包括第一圆筒、固定于第一圆筒顶部开口处的顶板以及固定于第一圆筒底部开口处的底板;圆形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及第三圆孔;盖板组件包括圆盘、圆筒形轴套、圆筒型荷载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支柱包括第二圆筒及直线轴承,该系统能够避免弹簧支架载荷柱发生歪斜现象,荷载调试便捷且效率高,同时能够实时精确监测荷载及位移。移。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支架,涉及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弹簧支架是发电厂管道、罐体、阀门、泵及旋转机械的重要承载设备,其承载及位移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弹簧支架不需要较大的空间安装位置及悬吊结构,弹簧支架得到了大量使用。传统弹簧支架由于自身结构特征,支座常见歪斜、卡涩,当弹簧支架荷载偏离设计值时,通常是人力借助简单的工具旋转支柱达到粗略调试荷载的目的。其缺点表现在:(1)当弹簧支架所支撑的设备不在支座中心或发生水平热位移时,弹簧支架支柱极易失稳、歪斜,即使校正了,工况变化后仍然会歪斜。(2)由于其自身结构原因及空间位置狭小,其荷载的调试精度较低,调试极其困难且效率极低,尤其是弹簧支架荷载较大时,使用传统的办法几乎无法调动。(3)采用贴应变片的方法测量弹簧支架荷载,测量精度受温度、湿度及贴片质量影响较大,而且效率极低;应变片测量时需要对弹簧支架进行卸载,而热态时无法卸载,因此也无法检测热态荷载;其它现场荷载检测装置均是针对悬挂类的吊架,目前尚未有设备在现场对弹簧支架进行荷载检测,更无能实时精确监测荷载及位移并对结果进行评级的弹簧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该系统能够避免弹簧支架载荷柱发生歪斜现象,荷载调试便捷且效率高,同时能够实时精确监测荷载及位移。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包括罩筒组件、盖板组件、支柱、数据集采模块、第一锁定螺栓、第二锁定螺栓及智能型管理模块;
[0005]罩筒组件包括第一圆筒、固定于第一圆筒顶部开口处的顶板以及固定于第一圆筒底部开口处的底板;
[0006]圆形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及第三圆孔,其中,第二圆孔及第三圆孔分别位于第一圆孔的两侧,弹簧的下端面固定于底板上,弹簧的上端固定于圆盘形压板上;
[0007]盖板组件包括圆盘、圆筒形轴套、圆筒型荷载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其中,圆筒形轴套固定于圆盘的底部,圆筒型荷载传感器垂直固定于圆盘的底部,位移传感器固定于圆盘的底部;
[0008]第一千斤顶的底部固定于圆盘的底部,第一千斤顶的顶部穿过第二圆孔与圆盘形压板的顶部相接触,第二千斤顶的底部固定于圆盘的底部,第二千斤顶的顶部穿过第三圆孔与圆盘形压板的顶部相接触;
[0009]支柱包括第二圆筒及直线轴承,其中,直线轴承套装于第二圆筒上,第二圆筒的下端穿过第一圆孔及圆盘形压板,且与圆盘形压板螺纹连接,支柱垂直分布,第二圆筒的上部套装于圆筒形轴套的外侧,圆筒型荷载传感器位于第二圆筒的上端与圆盘的底部之间;
[0010]第一锁定螺栓及第二锁定螺栓均穿过顶板,且第一锁定螺栓及第二锁定螺栓位于第一圆孔的两侧,第一锁定螺栓上套接有第一防松螺母,第二锁定螺栓上套接有第二防松螺母。
[0011]智能型管理模块经数据集采模块与圆筒型荷载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相连接。
[0012]智能型管理模块包括标准荷载数据库及标准位移数据库,智能型管理模块与外界的终端用户相连接。
[0013]位移传感器为机械测距仪、红外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
[0014]圆盘形压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供第二圆筒穿过的带内螺纹的第四圆孔。
[0015]第二圆筒的上部开有第五圆孔、第六圆孔、第七圆孔及第八圆孔。
[0016]圆筒型荷载传感器通过载荷数据线与数据集采模块相连接。
[0017]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数据线与数据集采模块相连接。
[0018]数据集采模块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智能型管理模块相连接。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工作时,支柱在直线轴承及第一圆孔的径向约束下始终保持与底板垂直,克服了传统弹簧支架在被支撑物发生水平位移时载荷柱易歪斜的缺陷,通过第一千斤顶及第二千斤顶可卸载支柱的荷载并便于支柱载荷的调整,第一锁定螺栓及第二锁定螺栓将弹簧支架锁定在任一荷载,荷载调试便捷且效率高,智能型管理模块根据数据集采模块采集的荷载及位移实测值进行比对、评级,并将评级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实现实时精确监测荷载及位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罩筒组件2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

A的截面图;
[0024]图4为支柱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B

B方向的截面图;
[0026]图6为盖板组件3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中C

C方向的截面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系统图。
[0029]其中,1为终端用户、2为罩筒组件、3为盖板组件、5为数据集采模块、6为智能型管理模块、7为弹簧、8为圆盘、9为圆筒形轴套、10 为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1为位移传感器、12为第二圆筒、13为直线轴承、14为第五圆孔、15为第六圆孔、16为第七圆孔、17为第八圆孔、 18为顶板、19为第一圆筒、20为底板、21为第一圆孔、22为第二圆孔、 23为第三圆孔、24为第一锁定螺栓、25为第二锁定螺栓、26为第一防松螺母、27为第二防松螺母、28为圆盘形压板、29为第四圆孔、30为第一千斤顶、31为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所述的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包括罩筒组
件2、盖板组件3、支柱、数据集采模块5、第一锁定螺栓24、第二锁定螺栓25及智能型管理模块6;罩筒组件2包括第一圆筒 19、固定于第一圆筒19顶部开口处的顶板18以及固定于第一圆筒19 底部开口处的底板20;圆形顶板18上开设有第一圆孔21、第二圆孔22 及第三圆孔23,其中,第二圆孔22及第三圆孔23分别位于第一圆孔21 的两侧,弹簧7的下端面固定于底板20上,弹簧7的上端固定于圆盘形压板28上;盖板组件3包括圆盘8、圆筒形轴套9、圆筒型荷载传感器 10及位移传感器11,其中,圆筒形轴套9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0垂直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位移传感器11固定于圆盘8 的底部;第一千斤顶30的底部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第一千斤顶30的顶部穿过第二圆孔22与圆盘形压板28的顶部相接触,第二千斤顶31 的底部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第二千斤顶31的顶部穿过第三圆孔23与圆盘形压板28的顶部相接触;
[0032]支柱包括第二圆筒12及直线轴承13,其中,直线轴承13套装于第二圆筒12上,第二圆筒12的下端穿过第一圆孔21及圆盘形压板28,且与圆盘形压板28螺纹连接,支柱垂直分布,第二圆筒12的上部套装于圆筒形轴套9的外侧,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0位于第二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荷及位移可实时监测的弹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筒组件(2)、盖板组件(3)、支柱、数据集采模块(5)、第一锁定螺栓(24)、第二锁定螺栓(25)及智能型管理模块(6);罩筒组件(2)包括第一圆筒(19)、固定于第一圆筒(19)顶部开口处的顶板(18)以及固定于第一圆筒(19)底部开口处的底板(20);圆形顶板(18)上开设有第一圆孔(21)、第二圆孔(22)及第三圆孔(23),其中,第二圆孔(22)及第三圆孔(23)分别位于第一圆孔(21)的两侧,弹簧(7)的下端面固定于底板(20)上,弹簧(7)的上端固定于圆盘形压板(28)上;盖板组件(3)包括圆盘(8)、圆筒形轴套(9)、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0)及位移传感器(11),其中,圆筒形轴套(9)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0)垂直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位移传感器(11)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第一千斤顶(30)的底部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第一千斤顶(30)的顶部穿过第二圆孔(22)与圆盘形压板(28)的顶部相接触,第二千斤顶(31)的底部固定于圆盘(8)的底部,第二千斤顶(31)的顶部穿过第三圆孔(23)与圆盘形压板(28)的顶部相接触;支柱包括第二圆筒(12)及直线轴承(13),其中,直线轴承(13)套装于第二圆筒(12)上,第二圆筒(12)的下端穿过第一圆孔(21)及圆盘形压板(28),且与圆盘形压板(28)螺纹连接,支柱垂直分布,第二圆筒(12)的上部套装于圆筒形轴套(9)的外侧,圆筒型荷载传感器(10)位于第二圆筒(12)的上端与圆盘(8)的底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广戴改明王军民胡顺兴王鹏王石军杜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