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踏板解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踏板解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电动车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应用更广泛,想要实现能量回收就需要制动过程中进行踏板解耦(踏板与制动系统解开连接)。
[0003]在以往带有解耦方式中,为了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和舒适的踏板感觉,需要引入繁琐的解耦结构和复杂的控制过程,解耦方案中采用了踏板模拟器、电磁阀、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引入这些的同时增加了成本和失效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踏板解耦结构,以解决目前繁琐的解耦结构和复杂的控制过程,增加了成本和失效模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向座、定位座、连接杆,调整叉、回动簧限位座、第一推力簧、推杆、回动簧座、第二推力簧和转换座,其中推杆后端与连接杆铆接,连接杆穿过定位座、导向座、转换座和回动簧座、并由连接杆上的凸台进行一端限位,推杆前端与调整叉螺纹连接、并依靠凸台支撑回动簧限位座进行限位,第一推力簧套接在推杆和连接杆外,两端分别与回动簧限位座和连接杆顶接,回动簧座通过两个支撑脚与转换座外侧的导向斜面滑动连接,两个转换座通过圆柱导向杆和圆柱形的锁止端互相锁止、并分别通过圆柱形状的导向柱与导向座的圆柱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二推力簧套接在圆柱导向杆上,导向座位于定位座中。
[0006]所述第一推力簧的刚度大于第二推力簧的刚度。r/>[0007]所述第二推力簧数量可以只采用两个进行对角布置,保持平衡调整力的大小。
[0008]所述第二推力簧可以采用两组不同刚度推力簧进行布置,其中对角线采用一组相同刚度的推力簧,以保持平衡调整力的大小。
[0009]所述转换座的圆柱形的锁止端的圆柱直径为3mm。
[0010]所述转换座上具有锥形锁止孔,锥形锁止孔的角度为2度,最小端直径为2.8mm。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原理完成复杂的解耦过程,取代了以往解耦方案中的踏板模拟器、电磁阀、控制器等关键部件。通过机械零件间的相互作用完成力的传递、转化,模拟驾驶员正常的制动过程;本专利技术利用机械结构来模拟踏板正常制动过程,实现解耦状态下的制动能量回收,满足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舒适感,可靠、高效的完成解耦过程,结构、工艺、控制方面更加简捷。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推力簧和转换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推力簧和转换座的截面视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换座的轴向视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转换座剖切视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座的轴向视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在智能助力器中的布置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包括导向座1、定位座2、连接杆3,调整叉4、回动簧限位座5、第一推力簧6、推杆7、回动簧座8、第二推力簧9和转换座10,其中推杆7后端与连接杆3铆接,连接杆3穿过定位座2、导向座1、转换座10和回动簧座8、并由连接杆3上的凸台301进行一端限位,推杆7前端与调整叉4螺纹连接、并依靠凸台701支撑回动簧限位座5进行限位,第一推力簧6套接在推杆7和连接杆3外,两端分别与回动簧限位座5和连接杆3顶接,回动簧座8通过两个支撑脚801与转换座10外侧的导向斜面1001滑动连接,两个转换座10通过圆柱导向杆1002和圆柱形的锁止端1003互相锁止、并分别通过圆柱形状的导向柱1004与导向座1的圆柱导向槽101滑动连接,第二推力簧9套接在圆柱导向杆1002上,导向座1位于定位座2中。
[0021]所述第一推力簧6的刚度大于第二推力簧9的刚度。
[0022]所述第二推力簧9数量可以只采用两个进行对角布置,保持平衡调整力的大小。
[0023]所述第二推力簧9可以采用两组不同刚度推力簧进行布置,其中对角线采用一组相同刚度的推力簧,以保持平衡调整力的大小。
[0024]所述转换座10的圆柱形的锁止端1003的圆柱直径为3mm。
[0025]所述转换座10上具有锥形锁止孔1005,锥形锁止孔的角度为2度,最小端直径为2.8mm。
[0026]所述回动簧座8具有施加力的三角形结构并由高强度、低摩擦材料构成。
[0027]所述转换座10呈圆柱形结构,外圆上具有承接回动簧座8轴向运动的导向斜面A,斜面A促使力分解,转换座10由特殊的低摩擦的材料构成,尤其是聚甲醛等。
[0028]工作原理
[0029]图1示本专利技术在智能助力器中的布置方式,布置在电机助力机构11的前端,通过调整叉4与踏板直连,电机助力机构11与主缸建压推杆12连接;与以往的解耦结构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布置在智能助力器前端,靠近制动踏板属于前端解耦方式,通过调整叉4的内孔与踏板连接。
[0030]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制动能量回收开始,本解耦结构原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踩下制动踏板后调整叉4带动限位座5预压缩第一推力簧6,由于第一推力簧6的刚度大于第二推力簧9,所以推力通过第一推力簧座8的两个支撑脚直接作用在转换座10上产生径向力,压缩第二推力簧9,该第二推力簧9和转换座10作为推力转换合件,使转换座10产生径向位移向彼此靠拢,此过程主要由第二推力簧9提供反馈力;第二阶段:直到回动簧座8与转换座10接触后,回动簧座8停止运动,继续压缩第一推力簧6来获得更大的反馈力。两个阶段连接杆3在规定的位移行程内与主缸建压推杆12不发生接触,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驾
驶员的制动感觉,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第一推力簧6和第二推力簧9的压缩过程就是为了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为驾驶员提供制动脚感,不产生制动压力。初始建压过程制动力小踏板比较轻、缓,将来自踏板的轴向推力分解为轴向和径向推力,由于转换座10轴向固定,在本身和导向座1的作用下只能径向移动,将来自轴向的推力转换成径向推力来压缩第二推力簧9,利用两个过程的相互转换来模拟驾驶员真实的制动感觉,实现解耦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踏板解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座、定位座、连接杆,调整叉、回动簧限位座、第一推力簧、推杆、回动簧座、第二推力簧和转换座,其中推杆后端与连接杆铆接,连接杆穿过定位座、导向座、转换座和回动簧座、并由连接杆上的凸台进行一端限位,推杆前端与调整叉螺纹连接、并依靠凸台支撑回动簧限位座进行限位,第一推力簧套接在推杆和连接杆外,两端分别与回动簧限位座和连接杆顶接,回动簧座通过两个支撑脚与转换座外侧的导向斜面滑动连接,两个转换座通过圆柱导向杆和圆柱形的锁止端互相锁止、并分别通过圆柱形状的导向柱与导向座的圆柱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二推力簧套接在圆柱导向杆上,导向座位于定位座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踏板解耦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强,李文惠,宋巍,汤颖伟,桑洪波,成功,陈爽,尚国志,侯聪闻,王德斌,鞠春峰,陈妮妮,张世强,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