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冉农全专利>正文

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64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包括:等距布置在地面上的多个微风力发电塔,所述微风力发电塔内部中空构成主风道,外侧开设侧风道,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两侧均安装集风板,且相邻所述集风板之间形成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侧风道相连通;位于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下方的地下储能层,其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所述地下储能层用于储能且与主风道顶端产生温差,温差驱使主风道内气体流动;风电机组,其部分安装在所述主风道内、部分位于主风道和侧风道汇集处;设备层,与多个风电机组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内置所述设备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技术受自然风力大小影响较大的问题。电技术受自然风力大小影响较大的问题。电技术受自然风力大小影响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世界能源日趋紧张,一方面化石燃料日益减少,价格越来越高,导致电费越来越贵;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测的隐患,因此利用再生清洁能源——风能进行发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风力发电技术主要是在土壤贫瘠的荒地进行发电,诸如沙漠或者类似沙漠的区域和草场的区域,且受自然风力的影响比较大,在自然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则不适合建造分布式微电网系统,但是如果产生风力则会使它们十分适合建立分布式微电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风力发电技术受自然风力大小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包括:
[0006]等距布置在地面上的多个微风力发电塔,所述微风力发电塔内部中空构成主风道,外侧开设侧风道,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两侧均安装集风板,且相邻所述集风板之间形成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侧风道相连通;
[0007]位于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下方的地下储能层,其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所述地下储能层用于储能且与主风道顶端产生温差,温差驱使主风道内气体流动;
[0008]风电机组,其部分安装在所述主风道内、部分位于主风道和侧风道汇集处;
[0009]设备层,与多个风电机组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内置所述设备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储能层内间隔布置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相互连通形成网状结构;
[0011]所述加热罐的罐体密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微风力发电塔还包括安装平台;
[0013]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透风孔,且所述透风孔均与所述主风道、所述侧风道相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风电机组包括轴承座、风机轴、风机桨叶以及发电机;
[0015]所述风机轴内嵌在所述轴承座内并在所述轴承座内转动;
[0016]所述风机桨叶安装在所述风机轴的侧面;
[0017]所述风机轴与所述发电机的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变速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多个所述发电机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风电机组还包括转轴叶片;
[0019]所述主风道、所述侧风道的出风口汇集形成负压区域,且所述负压区域位于所述主风道的正上方;
[0020]所述风机轴顶部安装转轴叶片,且所述转轴叶片位于所述负压区域内。
[0021]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变速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风机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内嵌所述发电机的转子轴;
[0022]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集风板均向上倾斜且相互平行;
[0024]所述集风板位于所述侧风道内的长度由下而上逐渐缩短。
[0025]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桨叶与所述主风道内风向垂直。
[002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内置加热网。
[0027]进一步地,所述集风板等间距布置。
[00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微风力发电塔两侧向上倾斜的集风板收集环境风并形成风力,即使在环境风不大的情况下,侧风道内也会形成较大的环境风;另外通过地下储能层与主风道顶端的温差形成非自然风力,非自然风力通过主风道向上吹动;通过环境风和非自然风力共同驱使风电机组进行风能发电,即使在自然风力较小的地方也适合建造分布式微电网系统;综上,本专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技术受自然风力大小影响较大的问题,不挑剔建设投资环境。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微电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为微风力发电塔,11为主风道,12为侧风道,13为集风板,14为进风口,15为安装平台,16为负压区域;
[0034]2为地下储能层,21为加热罐。
[0035]31为风机轴,32为轴承座,33为风机桨叶,34为转轴叶片;
[0036]41为第一齿轮,42为第二齿轮;
[0037]5为发电机;6为蓄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包括:等距布置在地面上的多个微风力发电塔1,根据负荷耗电量确定微风力发电塔1的间距,所述微风力发电塔1内部中空构成主风道11,外侧开设侧风道12,所述微风力发电塔1两侧均安装集风板13,且相邻所述集风板13之间形成的进风口14,所述进风口14与所述侧风道12相连通;位于所述微风力发电塔1下方的地下储能层2,其与所述主风道11相连通,所述地下储能层2用于储能且与主风道11顶端产生温差,温差驱使主风道11内气体流动;风电机组,其部分安装在所述主风道11内、部分位于主风道11和侧风道12汇集处;设备层,与多个风电机组连接的蓄电池组6,所述蓄电池组6内置所述设备层。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等距布置在地面上的多个微风力发电塔,所述微风力发电塔内部中空构成主风道,外侧开设侧风道,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两侧均安装集风板,且相邻所述集风板之间形成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侧风道相连通;位于所述微风力发电塔下方的地下储能层,其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所述地下储能层用于储能且与主风道顶端产生温差,温差驱使主风道内气体流动;风电机组,其部分安装在所述主风道内、部分位于主风道和侧风道汇集处;设备层,与多个风电机组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内置所述设备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能层内间隔布置加热罐,所述加热罐相互连通形成网状结构;所述加热罐的罐体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风力发电塔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透风孔,且所述透风孔均与所述主风道、所述侧风道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机组包括轴承座、风机轴、风机桨叶以及发电机;所述风机轴内嵌在所述轴承座内并在所述轴承座内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农全
申请(专利权)人:冉农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