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3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采血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包括壳体、废止部、采血组件、固定组件和自毁组件;废止部固定安装于壳体中部的一侧,废止部与壳体的内部连通设置;采血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外壁,固定组件设置于壳体的中部;自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自毁组件的一端与采血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自毁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废止部底部朝向废止部外设置,本申请可以对采血完毕后的穿刺针在无接触下依次实时收缩防护以及自主报废工作,从而彻底避免穿刺针会在废弃时出现刺伤医务人员及医疗废品回收人员的风险,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采血器具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

技术介绍

[0002]静脉采血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常用于患者入院常规检查,也能在抢救时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静脉采血是通过穿刺技术,将病人的血液样本采集到特定的容器中,是不可或缺的诊疗用器具。但是,随着自然界疾病的发展与病毒、细菌的变异,随血液或体液接触而发生的交叉感染与疾病传播日趋严重(如:吸毒人员对注射器具的共同或重复使用,导致疾病的迅速传播,还有就是在日常的医疗行为中,注射针对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也非常严重,甚至引发AIDS、乙肝、丙肝等疾病的传播)。对具有穿刺功能的医用器具(注射器、采血器等)的一次性使用的要求已上升为各国的法规要求。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严格规范了安全注射(穿刺)三要素:1、对使用者无害;2、对接受者(病人)无害;3、对环境无害;目前,临床使用的采血器多是普通型采血器(基本不具有安全特征),在完成采集病人血液的目的后,不能实现对采血器上穿刺针的安全保护,存在刺伤医护人员或废物处理人员的风险;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在对患者血液进行采集完毕后,在无需接触穿刺针的状态下可以对穿刺针进行防护并可以自主报废的一种重症医学的采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包括壳体、废止部、采血组件、固定组件和自毁组件;废止部固定安装于壳体中部的一侧,废止部与壳体的内部连通设置;采血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外壁,固定组件设置于壳体的中部;自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自毁组件的一端与采血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自毁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废止部底部朝向废止部外设置。
[0007]优选的,壳体包括有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壳体由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组成,第三管体的外径和内径均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和内径,第三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设置;第一端盖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一管体的端部;第二端盖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三管体的端部。
[0008]优选的,第二管体包括滑槽、缺口和卡口;滑槽径向贯穿开设于第二管体外,滑槽的一端位于第二管体中部位置,另一端朝向第一管体方向设置,滑槽的长度为采血组件总长的二分之一;卡口开设于缺口的侧壁,卡口开设于缺口长边方向的一侧。
[0009]优选的,第三管体包括窗口和防护层;窗口贯穿开设于第三管体外;防护层设置于窗口处。
[0010]优选的,废止部包括有废止仓、通孔、第一防滑凸起和第二防滑凸起;废止仓固定
安装于第二管体的一侧,废止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处圆滑过渡设置;通孔贯穿开设于废止仓的底部;第一防滑凸起设置于废止仓端部的表面;第二防滑凸起相对第一防滑凸起设置于废止仓另一端的表面。
[0011]优选的,采血组件包括连接部、采血针头、传输针头和推拉部;采血针头固定安装于连接部的一端,传输针头相对采血针头设置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部、采血针头和传输针头中部轴向贯通且呈同轴设置,推拉部垂直设置于连接部的外壁,3d位于连接部的中部,推拉部的端部穿过滑槽朝向第二管体外部设置并与滑槽滑动配合连接。
[0012]优选的,连接部包括主连接杆、副连接杆和断口;连接部由主连接杆以及呈镜像状态固定安装于主连接杆两端的副连接杆组成;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一体同轴设置,断口开设于副连接杆外,断口靠近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
[0013]优选的,推拉部包括连接片、推拉片、第三防滑凸起和卡接凸起;连接片垂直设置于主连接杆的外壁;推拉片水平设置于连接片的端部;第三防滑凸起设置于推拉片的表面;卡接凸起设置于推拉片的侧壁,卡接凸起与卡口一一对应设置。
[0014]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柔性片、防尘贴和易撕片;柔性片固定安装于第二管体的中部,柔性片两侧的内壁均涂刷有粘连层;防尘贴粘贴设置于粘连层上;易撕片设置于防尘贴的端部。
[0015]优选的,自毁组件包括有拉绳和拉球;拉绳设置于废止仓内部,拉绳一端与采血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穿过通孔朝向废止仓外部设置;拉球固定安装于拉绳穿过通孔位于废止仓外的一端。
[0016]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申请通过窗口和防护层的配合,实现了如何当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时,可以透过窗口直视观察到处于第三管体的真空采集管内的血液采集情况。
[0018]2.本申请通过废止仓实现了如何对采血完毕后的采血组件,通过自毁组件自毁后如何存储的工作。
[0019]3.本申请通过柔性片防尘贴和易撕片的配合,实现了如何对在进行采血的过程中如何将采血组件进行限位固定的工作,避免采血组件因为外部因素误触导致针头与患者手臂之间脱离等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的非工作状态下立体图;
[0021]图2是图一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的工作状态下立体图;
[0023]图4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0024]图5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是本申请的主视图;
[0026]图7是本申请的侧视图;
[0027]图8是图7的A

A处截面剖视图;
[0028]图9是本申请的采血组件立体图;
[0029]图10是图9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为:
[0031]1‑
壳体;1a

第一管体;1b

第二管体;1b1

滑槽;1b2

缺口;1b3

卡口;1c

第三管体;1c1

窗口;1c2

防护层;1d

第一端盖;1e

第二端盖;
[0032]2‑
废止部;2a

废止仓;2b

通孔;2c

第一防滑凸起;2d

第二防滑凸起;
[0033]3‑
采血组件;3a

连接部;3a1

主连接杆;3a2

副连接杆;3a3

断口;3b

采血针头;3c

传输针头;3d

推拉部;3d1

连接片;3d2

推拉片;3d3

第三防滑凸起;3d4

卡接凸起;
[0034]4‑
固定组件;4a

柔性片;4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废止部(2)、采血组件(3)、固定组件(4)和自毁组件(5);废止部(2)固定安装于壳体(1)中部的一侧,废止部(2)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设置;采血组件(3)可滑动的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固定组件(4)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外壁,固定组件(4)设置于壳体(1)的中部;自毁组件(5)设置于壳体(1)内,自毁组件(5)的一端与采血组件(3)的中部固定连接,自毁组件(5)的另一端穿过废止部(2)底部朝向废止部(2)外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包括有第一管体(1a)、第二管体(1b)、第三管体(1c)、第一端盖(1d)和第二端盖(1e);壳体(1)由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管体(1a)、第二管体(1b)和第三管体(1c)组成,第三管体(1c)的外径和内径均大于第二管体(1b)的外径和内径,第三管体(1c)和第二管体(1b)的连接处呈圆滑过渡设置;第一端盖(1d)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一管体(1a)的端部;第二端盖(1e)可拆卸的盖设于第三管体(1c)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管体(1b)包括滑槽(1b1)、缺口(1b2)和卡口(1b3);滑槽(1b1)径向贯穿开设于第二管体(1b)外,滑槽(1b1)的一端位于第二管体(1b)中部位置,另一端朝向第一管体(1a)方向设置,滑槽(1b1)的长度为采血组件(3)总长的二分之一;卡口(1b3)开设于缺口(1b2)的侧壁,卡口(1b3)开设于缺口(1b2)长边方向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第三管体(1c)包括窗口(1c1)和防护层(1c2);窗口(1c1)贯穿开设于第三管体(1c)外;防护层(1c2)设置于窗口(1c1)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重症医学的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废止部(2)包括有废止仓(2a)、通孔(2b)、第一防滑凸起(2c)和第二防滑凸起(2d);废止仓(2a)固定安装于第二管体(1b)的一侧,废止仓(2a)和第二管体(1b)的连接处圆滑过渡设置;通孔(2b)贯穿开设于废止仓(2a)的底部;第一防滑凸起(2c)设置于废止仓(2a)端部的表面;第二防滑凸起(2d)相对第一防滑凸起(2c)设置于废止仓(2a)另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显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