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抑制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0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5
一种扬尘抑制材料,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尘抑制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是一种扬尘抑制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大气污染特别是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国际特别是中国面临的一项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每年秋冬季及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扬尘事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环境、人民健康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近年来,这种扬尘事件呈现出无季节化的趋势,在全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来自北方的的强风裹挟大量PM10、PM2.5甚至颗粒粒度远远超过10微米以上的颗粒向我国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扩散,所到之处整个大气环境及地表环境中弥漫着大量尘土。颗粒物污染也既扬尘污染或雾霾,主要是指环境中PM10和PM2.5等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超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中对大气环境中PM10和PM2.5做有明确标准:一级浓度限值为PM10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量为40μg/m
³
和50μg/m
³
,PM2.5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量为15μg/m
³
和35μg/m
³
,二级浓度限值为PM10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量为70μg/m
³
和150μg/m
³
,PM2.5年平均和24小时平均量为35μg/m
³
和75μg/m
³
。但是,我国多数大中城市在空气颗粒物在这一指标中很难达到二级标准,甚至全年50%以上的天数保持在二级水平以下。有的城市甚至PM2.5颗粒浓度达到300μg/m
³
以上。大量扬尘及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除工业化生产和汽车尾气产生的颗粒物外,更重要的是来自西北地区土地退化后的裸露土壤,工业区的废渣以及建筑区域的建筑垃圾。特别是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的泥沙以及土壤沙漠化的黄砂,是每年沙尘暴的主要来源。这种裸露土壤和黄砂会随着江河的水流向下游移动,造成上游的水土流失及下游的河道拥堵。每年,我国在黄河上游段清理黄河底泥数以千万吨计。裸露底泥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量在70%左右,其他为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钾和稀有元素等。黄河淤沙颗粒体积大部分<0.15mm2。大量的底泥淤积在黄河沿岸,造成河道狭窄,对沿岸的河道养护造成极大的威胁。
[0003]为解决扬尘及雾霾问题,我国从源头控制、面源污染治理及重点监控等多项措施入手,开展了对扬尘与雾霾环境的治理。特别是对于城市扬尘,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即时洒水、渣土堆表面防尘网覆盖、扬尘抑制材料使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即时洒水存在时效性短的问题,同时对于缺水城市来说,无疑是对水资源的重大浪费。而防尘网的使用,虽起到了一定的抑尘作用,但亦存在以下几个致命弊端,一是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防尘网极易老化破损,造成防尘失效,破损后的防尘网形同虚设,而且极易被大风刮走,不易回收。二是防尘网不防水,对于料堆土堆一旦遭遇雨水极易产生径流,从而导致滑坡。三是当防尘网老化失效时,二次处理均为填埋,人为的造成了二次污染。而扬尘抑制材料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类综合防治扬尘的材料。这类材料通常以胶凝材料为主,在需要抑制扬尘的地表形成坚硬的壳体层,从而抑制扬尘的产生。从分类上来说,扬尘抑制材料主要以无机胶凝材料、高分子材料、天然植物提取材料为主。例如专利CN202010538883.7公开了一种用于环保的扬尘抑制剂,该扬尘抑制剂通过硅酸钠和氯化钙溶液交替生成硅酸凝胶,在潮湿环境下,在粉尘表面形成一层硅酸凝胶膜,对粉尘进行加固,避免出现扬尘现象,通过在扬尘抑制剂中添
加膨润土,能够减少粉尘的水份流失,长时间将水分锁存在分子内部,保持粉尘表面的湿润,从而实现抑制扬尘功能,提高了该扬尘抑制剂的保湿性和粘结性,保证粉尘表面形成硅酸凝胶层的湿度,同时提高了粉尘表面形成硅酸凝胶层的粘接强度,不仅能有效抑制扬尘飞扬,而且可以较长时间的抑制扬尘飞扬。专利CN 201910477859.4公开了一种由硅改醋丙乳液、环氧水性硅氧烷、水性氟硅乳液和水溶性高分子组成的扬尘抑制剂, 这种扬尘抑制剂不仅能起到很好的降尘作用,而且能使灰尘颗粒之间、灰尘颗粒与土体表面之间在土体表面形成一层壳。该专利技术制备的扬尘抑制剂能有效避免由于水溶性高分子体积变化而导致壳体破坏,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土体水分蒸发,耐雨水冲刷性更好;外壳和土体之间形成亲水性的内壳,起保水作用。壳的外表面具疏水性,可通过洒水或借助降雨即可使灰尘颗粒聚集成团或成块,能抑制再次扬尘,同时也不会破环原有壳体结构。专利CN 202010560507.8公开了一种种生态环保扬尘抑制剂,包括茅膏菜、绿藻、大豆、小麦、大米、海菜酸钠等物质,该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配比,将膨润土、茅膏菜、绿藻、大豆、小麦、大米海藻酸钠均匀混合到水中制备成该生态环保扬尘抑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虽然目前市场上扬尘抑制材料可对特定的扬尘源头进行有效地控制,但从扬尘抑制材料的构成上来说,以无机胶凝材料为主的扬尘抑制材料存在固化后表面坚硬难以破除的缺陷,而以高分子材料为主的扬尘抑制材料则含有胺基等其他有机成分,容易对地表产生二次污染。以天然植物特别是粮食提取物制备的扬尘抑制材料因涉及到粮食来源问题,也存在经济性问题。此外当前的扬尘抑制材料在有效的抑制扬尘的情况下,会使实施扬尘的区域土壤或者渣土板结,造成植物种子无法发芽生长,以致在实施抑尘的地表无法生长出正常的植被。同时,大多数扬尘抑制材料都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有效抑制扬尘,因此如何控制成本也是扬尘抑制的一个主要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还要定期对扬尘抑制区域进行航拍监控,而大多数扬尘抑制材料属于无色的物质,有效的扬尘治理识别措施对扬尘抑制材料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另外,目前现有市场上用的扬尘抑制剂,通常因为所使用的纤维素等物质分子量过大或可水溶性基团过多或过少,往往难于溶解,或者抑尘剂主物质需要提前聚合,因此抑尘剂需提前加热溶解或者反应一段时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剂,到现场以后再分散到水中进行喷洒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的繁琐性,并且运输水剂的成本较运输100%固体剂的成本大大增加,这必然造成扬尘抑制剂的成本激增,限制了扬尘抑制剂的使用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扬尘抑制材料的缺点,并提供一种扬尘抑制材料,在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矿渣、建筑垃圾、黄河底泥扬尘问题方面具有优点。
[0006]一种扬尘抑制材料,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70

90份的重均分子量为20

50万的改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抑尘材料,10

20份的改性淀粉,它们组成A组分。
[0007]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重均分子量为20

50万的改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分子结构中甲氧基值19.0%

30.0%,羟丙基值4%

1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008]还包括350

950份无机遮盖剂。无机遮盖剂为重质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尘抑制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70

90份的重均分子量为20

50万的改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

20份的改性淀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扬尘抑制材料,其特征在于,重均分子量为20

50万的改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分子结构中甲氧基值19.0%

30.0%,羟丙基值4%

1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扬尘抑制材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郎洁于一涛王振华王蕴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方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