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秋香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58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压氧气、安全系数高和快速夹紧的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包括有:安装板架和防护壳体,安装板架两侧均设有防护壳体;转动机构,安装板架和防护壳体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抽压机构,抽压机构运作使得气密挤压块向内运动,气密挤压块向内运动会将盛放机构内的氧气导进来,抽压机构继续运作使得气密挤压块向外运动,气密挤压块向外运动会挤压氧气通过导管排出,此时患者可带上呼吸面罩,氧气会通过患者呼吸进入肺部,实现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工作。呼吸工作。呼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的各项疾病做出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的疾病有支气管扩张和肺栓塞等,呼吸机是现在临床医学中代替人工自主通气有效地手段,而在疫情期间呼吸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通过将氧气从氧气瓶中提出顺着氧气面罩转入到人体的肺部,当身体出现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昏缺氧等症状的时候,就需要呼吸面罩来缓解,然后现在的氧气瓶直接暴露在外界,缺乏防护措施,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现在的呼吸面罩在戴取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不能快速进行固定,在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摘除呼吸面罩时比较麻烦耽误时间等问题。
[0003]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抽压氧气、安全系数高和快速夹紧的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在的氧气瓶直接暴露在外界,缺乏防护措施,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现在的呼吸面罩在戴取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不能快速进行固定,在出现突发情况需要摘除呼吸面罩时比较麻烦耽误时间等问题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压氧气、安全系数高和快速夹紧的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
[0005]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包括有:安装板架和防护壳体,安装板架两侧均设有防护壳体;转动机构,安装板架和防护壳体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气密挤压块,转动机构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气密挤压块;抽压机构,转动机构与两块气密挤压块之间连接有抽压机构;盛放机构,转动机构与安装板架之间连接有盛放机构,盛放机构穿过两个防护壳体。
[0006]作为优选,转动机构包括有:支架,安装板架内壁设有支架;伺服电机,支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挤压筒,安装板架两侧均设有挤压筒,同侧的防护壳体与同侧的挤压筒连接;支撑板,两个挤压筒一侧之间和另一侧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板;正向丝杆,两块支撑板下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正向丝杆;反向丝杆,两块支撑板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反向丝杆;导向块,两块支撑板中部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移动块,导向块上滑动式设有两块移动块,同侧一部的移动块均与同侧的反向丝杆螺纹式连接,同侧一部的两块移动块均与同侧的正向丝杆螺纹式连接;
直齿轮组,相互靠近的正向丝杆和反向丝杆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直齿轮组;传动组件,一侧的反向丝杆和一侧的正向丝杆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
[0007]作为优选,抽压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挤压筒两侧和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同侧的气密挤压块与同侧的四根第一滑杆滑动式配合;支撑块,挤压筒上下两侧均设有支撑块;第一转杆,纵向的两块支撑块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转轴,四块移动块外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摆杆,纵向的两根转轴和同侧的第一转杆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摆杆;第二转杆,两根摆杆外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同侧的摆杆与同侧的气密挤压块配合;第二弹簧,第一滑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连接在挤压筒和气密挤压块之间。
[0008]作为优选,盛放机构包括有:进气阀,两个挤压筒外部均安装有进气阀;安装外壳,安装板架上设有安装外壳;第一导气管,两个进气阀均与安装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气管,同侧的第一导气管穿过同侧的防护壳体;第四转杆,安装外壳上部均匀转动式设有三根第四转杆;门板,三根第四转杆之间连接有门板,门板与安装外壳转动式连接。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稳固机构,稳固机构包括有:支撑架,安装外壳内壁下部两侧均设有支撑架;盛放板,两根支撑架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盛放板;第五转杆,盛放板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五转杆;第一转块,两根第五转杆上均设有第一转块;第二转块,门板两侧均设有第二转块;第六转杆,两块第二转块上均转动式设有第六转杆,同侧的第六转杆与同侧的第一转块转动式连接;第一弹簧,第六转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在第六转杆和第一转块之间。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防回流机构,防回流机构包括有:出气阀,两个挤压筒外侧均安装有出气阀;转流筒,安装板架上部中侧设有转流筒;第二导气管,转流筒两侧均设有第二导气管,同侧的第二导气管与同侧的出气阀连接,同侧的第二导气管穿过同侧的防护壳体;罩壳,安装板架上部中间设有罩壳;阻流块,罩壳内活动式设有阻流块。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吸入机构,吸入机构包括有:盛放架,安装板架顶部设有盛放架;面罩,盛放架上放置有面罩;
第三导气管,面罩下部与罩壳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导气管;固定带,面罩上部设有固定带。
[0012]作为优选,直齿轮组的材质为锻钢。
[001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抽压机构,抽压机构运作使得气密挤压块向内运动,气密挤压块向内运动会将盛放机构内的氧气导进来,抽压机构继续运作使得气密挤压块向外运动,气密挤压块向外运动会挤压氧气通过导管排出,此时患者可带上呼吸面罩,氧气会通过患者呼吸进入肺部,实现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工作;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稳固机构,盛放板向前运动,便于工作人员把三个氧气瓶放进盛放板内,实现氧气瓶的平稳地放置工作;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吸入机构,通过固定带,会将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实现面罩的快速夹紧工作,从而给工作人员减少不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转动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转动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抽压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盛放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稳固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稳固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回流机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入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名称:1、安装板架,2、防护壳体,3、气密挤压块,4、转动机构,41、支架,42、伺服电机,43、挤压筒,44、支撑板,45、正向丝杆,46、反向丝杆,47、导向块,48、移动块,49、直齿轮组,410、传动组件,5、抽压机构,51、第一滑杆,52、支撑块,53、第一转杆,54、摆杆,55、第二转杆,56、第二弹簧,57、转轴,6、盛放机构,61、进气阀,62、第一导气管,63、安装外壳,64、第四转杆,65、门板,7、稳固机构,71、支撑架,72、盛放板,73、第五转杆,74、第一转块,75、第六转杆,76、第二转块,77、第一弹簧,8、防回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安装板架(1)和防护壳体(2),安装板架(1)两侧均设有防护壳体(2);转动机构(4),安装板架(1)和防护壳体(2)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4);气密挤压块(3),转动机构(4)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气密挤压块(3);抽压机构(5),转动机构(4)与两块气密挤压块(3)之间连接有抽压机构(5);盛放机构(6),转动机构(4)与安装板架(1)之间连接有盛放机构(6),盛放机构(6)穿过两个防护壳体(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其特征是,转动机构(4)包括有:支架(41),安装板架(1)内壁设有支架(41);伺服电机(42),支架(41)上安装有伺服电机(42);挤压筒(43),安装板架(1)两侧均设有挤压筒(43),同侧的防护壳体(2)与同侧的挤压筒(43)连接;支撑板(44),两个挤压筒(43)一侧之间和另一侧之间均连接有支撑板(44);正向丝杆(45),两块支撑板(44)下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正向丝杆(45);反向丝杆(46),两块支撑板(44)上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反向丝杆(46);导向块(47),两块支撑板(44)中部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47);移动块(48),导向块(47)上滑动式设有两块移动块(48),同侧一部的移动块(48)均与同侧的反向丝杆(46)螺纹式连接,同侧一部的两块移动块(48)均与同侧的正向丝杆(45)螺纹式连接;直齿轮组(49),相互靠近的正向丝杆(45)和反向丝杆(46)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均连接有直齿轮组(49);传动组件(410),一侧的反向丝杆(46)和一侧的正向丝杆(45)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4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外科用小型急救用呼吸设备,其特征是,抽压机构(5)包括有:第一滑杆(51),挤压筒(43)两侧和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51),同侧的气密挤压块(3)与同侧的四根第一滑杆(51)滑动式配合;支撑块(52),挤压筒(43)上下两侧均设有支撑块(52);第一转杆(53),纵向的两块支撑块(5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53);转轴(57),四块移动块(48)外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57);摆杆(54),纵向的两根转轴(57)和同侧的第一转杆(53)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摆杆(54);第二转杆(55),两根摆杆(54)外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55),同侧的摆杆(54)与同侧的气密挤压块(3)配合;第二弹簧(56),第一滑杆(51)上绕有第二弹簧(56),第二弹簧(56)连接在挤压筒(43)和气密挤压块(3)之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雷秋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