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翔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45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包括车体,车体底部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块板架,两块板架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与车体铰接安装,两块板架之间还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螺接有丝杆,两根丝杆分别与双轴电机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囊,气囊由设置在车体底部的高压气泵通过管道为其充、放气;车体底部还设有水流传感器;双轴电机、高压气泵、水流传感器均与设置在车体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在暴雨天气时遭遇水泡、冲走及碰撞的风险。冲走及碰撞的风险。冲走及碰撞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低,汽车也已经越来越普及。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的性能越来好,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智能化。但是目前现有的汽车都没有防水功能,只要遇洪水大雨,车内进水、水泡车的现象非常多,水泡后对汽车的影响是致命的,电路泡水,基本上是无法修复的,从而使得汽车发生报废或大面积维修。液晶面板、仪表、内板,遇水也会有很大的后遗症,不仅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发生一定的交通危险,而且还给用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板架,两块所述板架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与车体铰接安装,两块板架之间还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螺接有丝杆,两根所述丝杆分别与双轴电机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囊,所述气囊由设置在车体底部的高压气泵通过管道为其充、放气;所述车体底部还设有水流传感器;所述双轴电机、高压气泵、水流传感器均与设置在车体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4]基于上述,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手机终端连接。
[0005]基于上述,所述车体周围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设有橡胶板。
[0006]基于上述,所述水流传感器的外部设有防护罩。
[0007]基于上述,所述车体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有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的绳盘,所述绳盘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自由端设有锚爪,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基于上述,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针对所述锚爪的限位板。
[0009]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车体底部设置升降机构、水流传感器,当水流传感器检测到有雨水流过时,控制器启动升降机构中的双轴电机,使得车体被太高。
[001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囊,所述气囊由设置在车体底部的高压气泵通过管道为其充、放气,当升降机构升起时,如果水位依然可能淹没车辆,高压气泵将气囊充起,使得汽车能够漂浮起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水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车体;2.水流传感器;3.升降机构;3

1.双轴电机;3

2.丝杆;3

3.支撑架;3

31.板架;3

32.第一连接杆;3

33.第二连接杆;3

34.连接件;4.气囊;5.高压气泵;6.安装槽;7.绳盘;8.锚爪;9.限位板;10.气缸;11.橡胶板;12.防护罩;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16]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架3

3,所述支撑架3

3包括两块板架3

31,两块所述板架3

31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3

32,所述第一连接杆3

32的两端与车体1铰接安装,两块板架3

31之间还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3

33,所述第二连接杆3

33上设有连接件3

34,所述连接件3

34上螺接有丝杆3

2,两根所述丝杆3

2分别与双轴电机3

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囊4,所述气囊4由设置在车体1底部的高压气泵5通过管道为其充、放气;所述车体1底部还设有水流传感器2;所述双轴电机3

1、高压气泵5、水流传感器2均与设置在车体1内部的控制器13电性连接。
[0017]当车辆遭遇水泡危险时,为便于及时通知车主,控制器13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手机终端连接。
[0018]考虑到车体1在遇到水泡时,车体1随时可能飘走,为防止车体1周围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13电性连接的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伸缩端设有橡胶板11。
[0019]为防止水流传感器2受到破坏,在水流传感器2的外部设有防护罩12。
[0020]为防止汽车在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时,汽车到处漂浮,在车体1底部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内转动设有由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的绳盘7,所述绳盘7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自由端设有锚爪8,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13电性连接。
[0021]为确保锚爪8能够正常收放,在安装槽6内还设有针对所述锚爪8的限位板9。
[0022]本专利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当水流传感器2初次检测到水流时,向控制器13发出信号,控制器13启动双轴电机3

1,升降机构3将车体1升起,同时控制器13控制气缸10的伸缩端伸出,通过橡胶板11进行防碰撞保护。
[0023]升降机构3升起后,水流传感器2再次检测到水流通过时,控制器13启动高压气泵5对气囊4进行充气,使得车体1漂浮起来,同时,控制器13启动伺服电机,将锚爪8放下。
[00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两个支撑架(3

3),所述支撑架(3

3)包括两块板架(3

31),两块所述板架(3

31)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连接杆(3

32),所述第一连接杆(3

32)的两端与车体(1)铰接安装,两块板架(3

31)之间还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杆(3

33),所述第二连接杆(3

33)上设有连接件(3

34),所述连接件(3

34)上螺接有丝杆(3

2),两根所述丝杆(3

2)分别与双轴电机(3

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气囊(4),所述气囊(4)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翔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