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3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该进气预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和电磁控制系统;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管状壳体、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固定支架以及电极;电磁感应线圈安装于管状壳体的内壁;电磁感应加热元件沿电磁感应线圈的轴向延伸,并通过固定支架支承于电磁感应线圈的内部;电极安装于管状壳体的外壁,并与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电磁控制系统连接于电源与电极之间。上述进气预热装置能够在提高进气温度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有助于严寒环境下的柴油机的起动并且起到低碳节能的目的。柴油机的起动并且起到低碳节能的目的。柴油机的起动并且起到低碳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冷起动辅助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极其严寒的环境下,由于进气温度较低,柴油机起动过程中燃油雾化蒸发减弱,从而造成缸内混合气着火困难,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甚至发生失火。现在常用的进气预热方式为电热丝式预热以及火焰喷射器预热,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热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并且加热器件容易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该进气预热装置能够在提高进气温度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有助于严寒环境下的柴油机的起动并且起到低碳节能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该进气预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和电磁控制系统;
[0006]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管状壳体、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固定支架以及电极;所述管状壳体的内部具有管腔,所述管腔的一端为进气口、且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安装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壁;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轴向延伸,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支承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内部;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外壁,并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
[0007]所述电磁控制系统连接于电源与所述电极之间,用于将所述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或220V交流电转变为380V交流电并输送至所述电极。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包括绕所述管状壳体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状壳体中心的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元件。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为由横杆和竖杆垂直交叉形成的十字形支架;
[0011]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包括四个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
[0012]所述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
[0013]所述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的交叉点。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为杆状件或管状件。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周侧的电磁感应线圈壳;
[0016]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壳固定安装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壁。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
[0018]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壳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嵌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壳体在所述环形凹槽处采用加厚管壁。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螺旋状结构。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管状壳体为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管。
[0022]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通过安装在管状壳体内的电磁感应线圈在通入交流电时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内部产生与电磁感应线圈中交流电频率相同且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电磁感应加热元件的表面形成涡流,产生集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对流经电磁感应加热元件的气体进行加热,能够有效提高进气温度,解决极寒环境下柴油机冷启动困难的问题。
[0024]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将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均匀分布于进气管内,与传统进气预热方式相比,上述进气预热装置的加热效率更高且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中电磁加热系统的侧视图;
[0027]图3为图2中电磁加热系统的A

A向剖视图。
[0028]其中,1

电磁加热系统,2

电磁控制系统,3

柴油机起动系统,4

电源,11

管状壳体,12

电磁感应线圈,13

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4

固定支架,15

电极,16

电磁感应线圈壳,131

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2

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41

横杆,142

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该进气预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系统1和电磁控制系统2;如图1所示,电磁加热系统1与电磁控制系统2相连,电磁控制系统2与电源4相连并将电源4提供的电能转换为电磁加热系统1所需的380V交流电,电磁加热系统1对柴油机起动系统3所需的进气进行预热;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电磁加热系统1包括管状壳体11、电磁感应线圈12、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固定支架14以及电极15;管状壳体11的内部具有管腔,管腔的一端为进气口、且另一端为出气口;管状壳体11可以为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管;电磁感应线圈12安装于管状壳体11的内壁;电磁感应线圈12为螺旋状结构;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沿电磁感应线圈12的轴向延伸,并通过固定支架14支承于电磁感应线圈12的内部;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为杆状件或管状件,如:加热棒、加热杆和加热管等;电极15安装于管状壳体11的外壁,并与电磁感应线圈12电连接;通过电极15可以为管状壳体11内的电磁感应线圈12供电;电极15可以贯穿管状壳体11的壁厚设置;
[0032]电磁控制系统2连接于电源4与电极15之间,用于将电源4提供的直流电或220V交流电转变为380V交流电并输送至电极15。
[0033]上述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通过安装在管状壳体11内的电磁感应线圈12
在通入交流电时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内部产生与电磁感应线圈12中交流电频率相同且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的表面形成涡流,产生集肤效应,使其表面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对流经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的气体进行加热,能够有效提高进气温度,解决在极寒环境下柴油机冷启动困难的问题。
[0034]一种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包括绕管状壳体11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1,如图2结构所示,在管状壳体11内绕管状壳体11的轴心线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1,也可以在管状壳体11内均匀分布有三个、五个、六个等更多个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1。
[0035]通过均匀分布于进气管等管状壳体11内的多个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能够对流经管状壳体11的气体进行均匀加热,使气体与电磁感应加热元件13进行充分热交换,与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进气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和电磁控制系统;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管状壳体、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固定支架以及电极;所述管状壳体的内部具有管腔,所述管腔的一端为进气口、且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安装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内壁;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轴向延伸,并通过所述固定支架支承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内部;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管状壳体的外壁,并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电磁控制系统连接于电源与所述电极之间,用于将所述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或220V交流电转变为380V交流电并输送至所述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包括绕所述管状壳体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电磁感应加热元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状壳体中心的第二电磁感应加热元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一锴张佳禾王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