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315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属于雷达信号干扰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接收带有距离波门的导引头雷达的雷达信号,对雷达脉冲进行处理,建立干扰策略;获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优化;确认拖引类型,确认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拖引类型,建立不同的拖引规律,对雷达实现拖引类干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能够建立多种拖引规律,考虑外界复杂的电磁环境,提高信号处理精度,并提出跨重周方式,解决在系统固有延时超过雷达距离检测波门,对此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难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雷达侦察过程中,提供假目标位置,有效隐藏真实目标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信号干扰
,具体为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属于一种自防御技术,干扰机发射与雷达回波脉冲有增量延迟的假回波脉冲,由于雷达通过测定回波脉冲的到达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所以该技术使雷达测得的目标距离区别于真实的目标距离,其实质是延迟了雷达准确的距离信息。
[0003]现有的拖引类干扰包括速度拖引、距离拖引、速距联合拖引,但拖引规律较为单一,信号处理方面较为简便,无法针对不同的被试设备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无法满足被试设备的试验效果。拖引规律较为单一是指模拟的拖引目标运动规律单一,未考虑到实际物体可能具有多种运动规律。信号处理较为简便是由于未考虑外界复杂的电磁环境,试验时并非仅有被试设备的信号,杂波也是一大难点。不同的雷达处理机制不完全相同,导引头雷达处理精度相对较高,针对不同的被试设备,处理方式也应另做处理。同时在雷达脉冲到来时,如果系统固有延时超过雷达距离检测波门,以现有技术来看,会产生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S1、接收带有距离波门的导引头雷达的雷达信号,对雷达脉冲进行处理,建立干扰策略;
[0008]S2、获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优化;
[0009]S3、确认拖引类型,确认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0010]S4、针对不同的拖引类型,建立不同的拖引规律,对雷达实现拖引类干扰。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干扰策略记为跨重周模式,具体包括:
[0012]采样当前脉冲信号;
[0013]准确计时下一个脉冲到达时间,并在下一个脉冲到达时对拖引类信号进行释放,确保拖引信号能和真实脉冲回波同时返回;
[0014]准确测量接收到脉冲的重周,将目标距离由手动设置转为自动测量,以此抵消采样延时;
[0015]再通过重周偏移量变量抵消系统延时,此时目标距离为脉冲信号重周对应距离加重周偏移量或脉冲信号重周对应距离减重周偏移量。
[0016]当雷达脉冲到来时,一般有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分别是单天线模式与双天线
模式;单天线模式,先对脉冲进行采样,当采样结束后再进行释放,此时的相对延时为采样长度+各模块系统延时。双天线模式,采用边采边释放的措施,此时相对延时为各模块系统延时。干扰机接收到雷达信号经过采样以及系统延迟后,拖引类干扰总是会落后于真实目标回波脉冲,该延迟为干扰机系统固有延时+采样延时,固有延时无法消除;
[0017]在此时采用跨重周的方式,采样当前脉冲信号,准确计时下一个脉冲到达时间,并在下一个脉冲到达时对拖引类信号进行释放,确保拖引信号能和真实脉冲回波同时返回,此方式可抵消采样延时与系统延时。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2中,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优化包括:
[0019]获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
[0020]获取在外界环境干扰因素下的雷达信号,其中会叠加多组杂波信号,叠加的位置以及脉冲宽度均是不固定的,记为外界信号;
[0021]对外界信号进行处理,对小脉宽信号进行过滤,过滤掉大多数杂波信号,形成接收滤波信号;
[0022]对接收滤波信号进行采样时,对前端进行过滤,防止杂波信号叠加到前端或真实脉冲前端产生震荡,过滤后,形成前端采样信号;
[0023]对后端进行过滤,对采样进行长度限制,以过滤掉后端杂波,形成后端采样信号;
[0024]在采样完成后,拉起干扰波门,释放信号。
[00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所述拖引类型包括:速度拖引、距离拖引、距速联合拖引;
[0026]所述速度拖引为通过预置的速度和时间信息进行实时解算,将点迹信息传至信号单元进行信号产生,同时通过波门信号控制信号单元的采样及匹配波门,将速度信息转换为多普勒逐点传递给信号产生单元,无需叠加延时;
[0027]所述距离拖引为通过预置的速度和时间信息进行实时解算,将点迹信息传至信号单元进行信号产生,同时通过波门信号控制信号单元的采样及匹配波门,将距离信息逐点传递给信号单元,信号单元将其转换为延时进行处理,无需叠加多普勒;
[0028]所述距速联合拖引为将时域上的速度转换为多普勒进行叠加实现相关拖引,也可以对时域和频域进行分别控制,实现不相关拖引;
[0029]所述速度拖引、距离拖引、距速联合拖引的拖引规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启动期、拖引期、停托期、关机期。
[0030]所述速度拖引的拖引规律包括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
[0031]所述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在目标之间为线性关系时采用;所述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抛物线关系时采用;所述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双曲线关系时采用。
[003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速度拖引的拖引规律具体如下:
[0033]建立速度
‑‑
多普勒转换公式:
[0034][0035]其中,F为雷达中心频率,单位MHz,c为光速;v为径向速度,单位m/s;F
d
为多普勒频
移,单位MHz;
[0036]所述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包括:
[0037]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
[0038]拖引期:在初始频偏的基础上进行实时解算,根据公式:
[0039]v
fa
*t2[0040]其中,v
fa
为频率拖引速度,单位Hz/s;t2为拖引时间,单位s;
[0041]停托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启动期最终多普勒;
[0042]关机期: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停止命令;
[0043]四个过程结束后,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开始命令,再次进行循环;
[0044]所述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包括:
[0045]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
[0046]拖引期:在初始频偏的基础上进行实时解算,根据公式:
[0047][0048]其中,v
faa
为频率拖引加速度,单位Hz/s2;
[0049]停托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启动期最终多普勒;
[0050]关机期: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停止命令;
[0051]四个过程结束后,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开始命令,再次进行循环;
[0052]所述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包括:
[0053]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接收带有距离波门的导引头雷达的雷达信号,对雷达脉冲进行处理,建立干扰策略;S2、获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优化;S3、确认拖引类型,确认与目标之间的关系;S4、针对不同的拖引类型,建立不同的拖引规律,对雷达实现拖引类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干扰策略记为跨重周模式,具体包括:采样当前脉冲信号;准确计时下一个脉冲到达时间,并在下一个脉冲到达时对拖引类信号进行释放,确保拖引信号能和真实脉冲回波同时返回;准确测量接收到脉冲的重周,将目标距离由手动设置转为自动测量,以此抵消采样延时;再通过重周偏移量变量抵消系统延时,此时目标距离为脉冲信号重周对应距离加重周偏移量或脉冲信号重周对应距离减重周偏移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雷达信号进行采样优化包括:获取外界环境干扰因素;获取在外界环境干扰因素下的雷达信号,其中会叠加多组杂波信号,叠加的位置以及脉冲宽度均是不固定的,记为外界信号;对外界信号进行处理,对小脉宽信号进行过滤,过滤掉大多数杂波信号,形成接收滤波信号;对接收滤波信号进行采样时,对前端进行过滤,防止杂波信号叠加到前端或真实脉冲前端产生震荡,过滤后,形成前端采样信号;对后端进行过滤,对采样进行长度限制,以过滤掉后端杂波,形成后端采样信号;在采样完成后,拉起干扰波门,释放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拖引类型包括:速度拖引、距离拖引、距速联合拖引;所述速度拖引为通过预置的速度和时间信息进行实时解算,将点迹信息传至信号单元进行信号产生,同时通过波门信号控制信号单元的采样及匹配波门,将速度信息转换为多普勒逐点传递给信号产生单元,无需叠加延时;所述距离拖引为通过预置的速度和时间信息进行实时解算,将点迹信息传至信号单元进行信号产生,同时通过波门信号控制信号单元的采样及匹配波门,将距离信息逐点传递给信号单元,信号单元将其转换为延时进行处理,无需叠加多普勒;所述距速联合拖引为将时域上的速度转换为多普勒进行叠加实现相关拖引,也可以对时域和频域进行分别控制,实现不相关拖引;所述速度拖引、距离拖引、距速联合拖引的拖引规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启动期、拖引期、停托期、关机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拖引的拖引规律包括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所述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在目标之间为线性关系时采用;所述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抛物线关系时采用;所述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双曲线关系时采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速度拖引的拖引规律具体如下:建立速度
‑‑
多普勒转换公式:其中,F为雷达中心频率,单位MHz,C为光速;v为径向速度,单位m/s;F
d
为多普勒频移,单位MHz;所述速度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包括: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拖引期:在初始频偏的基础上进行实时解算,根据公式:v
fa
*t2其中,v
fa
为频率拖引速度,单位Hz/s;t2为拖引时间,单位s;停托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启动期最终多普勒;关机期: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停止命令;四个过程结束后,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开始命令,再次进行循环;所述速度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包括: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拖引期:在初始频偏的基础上进行实时解算,根据公式:其中,v
faa
为频率拖引加速度,单位Hz/s2;停托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启动期最终多普勒;关机期: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停止命令;四个过程结束后,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开始命令,再次进行循环;所述速度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包括:启动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初始频偏v
f
所设值;拖引期:在初始频偏的基础上进行实时解算,根据公式;其中,a、b双曲线常量;停托期:目标多普勒保持启动期最终多普勒;关机期: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停止命令;四个过程结束后,给信号产生单元发开始命令,再次进行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拖引的拖引规律包括距离拖引线性拖引规律、距离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距离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所述距离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在目标之间为线性关系时采用;所述距离拖引抛物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抛物线关系时采用;所述距离拖引双曲线拖引规律为目标之间为双曲线关系时采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导引头雷达实施拖引类干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拖引线性拖引规律包括:启动期:目标距离保持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晃李继锋朱文明曹元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