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14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包括结晶器、冷却器以及设置在结晶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清液回收装置;结晶器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导流筒、搅拌装置和溢流槽,溢流槽与清液出口连通;冷却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有U形列管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利用冷却器将结晶母液在结晶器外进行冷却后再输送至釜体内,一方面能够增加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夹套冷却方式因釜壁率先结晶引起的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冷却结晶的连续性,能最大限度解决目前釜式搅拌结晶器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能耗高,产能低下等诸多实际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提高产能。有效提高产能。有效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液冷却结晶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器外置连续冷却结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溶液结晶是指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广泛应用在化工、医药中间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
[0003]结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在溶液和晶体并存的悬浮液中,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向晶体转移(结晶),同时晶体分子也在向溶液扩散(溶解)。在未饱和溶液中溶解速度大于结晶速度,从宏观上就是溶解过程;在过饱和溶液中结晶速度大于溶解速度,就是结晶过程。所以,结晶的前提溶液必须有一定的过饱和度。
[0004]对于工业结晶按照结晶过程中过饱和度形成的方式,可将溶液结晶分为两大类:移除部分溶剂的结晶和不移除溶剂的结晶。移除部分溶剂的结晶的方法称为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使溶液在常压(沸点温度下)或减压(低于正常沸点)下蒸发,从而获得过饱和溶液。此法涉及到加热过程,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稳定物料,但同时涉及到溶剂的回收处理以及对于热敏感物料则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或产量减少。不移除溶剂的结晶方法称为冷却结晶法。它基本上不移除溶剂,通过溶液的冷却获得溶液的过饱和度,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所有物料,通用性更强,且日益成为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十分重要的单元操作。它的操作条件以及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0005]目前国内采用最广泛的冷却结晶的设备是釜式搅拌结晶器,其存在以下不足:
[0006]1)由于采用夹套冷却,结晶首先从釜壁开始,逐渐结成大量结晶,严重影响传热效率。从釜式搅拌结晶器结构来说,搅拌桨从加工工艺考虑,一般难以做到彻底刮壁,不可能根本消除釜壁结晶对传热效率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引起中心物料结晶很慢,釜内结晶粒径差异,造成能源浪费和产率低下。
[0007]2)结晶釜内虽可以通过加入冷却盘管,增大冷却面积,但结晶釜内壁遇到的同样问题,严重时造成结晶母液不能顺利排出,生产被迫中断。
[0008]3)釜式搅拌结晶器底部通常为标准椭圆封头,对于母液浓度较高,温差较大,产生晶体较多的工况,往往排料不彻底,降低产能,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冷却结晶的连续性,能最大限度解决目前釜式搅拌结晶器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能耗高,产能低下等诸多实际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提高产能。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包括结晶器、冷却器以及设置在结晶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清液回收装置,清液回收装置为内部具有一定容积的容器;其中:
[0012]所述结晶器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清液出口;优选的,所述釜体的上部为第一柱形部,所述釜体的下部为倒置的第一圆锥部;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一圆锥部的底部,所述清液出口位于第一柱形部的侧壁上部。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固定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开口,导流筒能够使釜体内的液体混合更加充分;所述导流筒内安装有搅拌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以及用于带动搅拌桨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搅拌轴与搅拌浆连接;所述第一柱形部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固定搅拌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搅拌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导流筒的顶部;所述釜体的内部安装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导流筒之间形成清液溢流通道;所述溢流槽与清液出口连通。优选的,所述溢流槽的底板为带有坡度的斜板,所述斜板的最低端朝向清液出口方向,带有坡度的斜板能够使溢流槽内的液体及时从清液出口排出,防止液体在溢流槽内积存,同时也能够避免液体中的少量结晶体在溢流槽内沉淀积蓄,省去了反复冲洗溢流槽的无效操作,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锥部的侧壁开设有人孔,通过设计人孔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入釜体内检修。所述第一柱形部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溢流槽的溢流槽支架;所述第一圆锥部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导流筒的导流筒支架;所述釜体的外部固定有用于安装釜体的支撑架,使用时,通过支撑架将结晶器固定在工作区域,便于安装使用。
[0013]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二柱形部和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柱形部和第二锥形部通过可拆卸法兰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波浪形导流板;所述波浪形导流板的弧形弯曲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
°
,其宽度为50~150mm,安装长度小于壳体的长度。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U形列管束;所述U形列管束的U形弯曲部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下方,所述U形列管束的冷冻液进口和冷冻液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料液进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料液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刮除吸附在U形列管束外壁上的冷却结晶的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刮板组件以及用于带动刮板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的刮板电机;所述刮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且互相平行设置的水平刮板,所述若干个水平刮板通过竖直板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水平刮板上开设有多个与U形列管束中U形列管孔径相适配的列管孔,具体的,列管孔与U形列管配合的孔间隙为相邻两个列管孔之间开设有泄漏孔;所述水平刮板的顶面中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刮板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电机通过刮板电机支架固定在壳体的顶部。水平刮板的外形可设计为任意形状,优选为圆形,工作时,在刮板电机的驱动下,刮板组件以一定速度上下移动,从而及时将U形列管束管壁上的结晶刮除;刮板组件的移动速率为5mm/s~30mm/s。壳体的内壁加工精度达到镜面,根据物料冷却速度,可不设置刮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柱形部的上部开设有清洗液进口,所述第二锥形部的下部开设有清洗液出口;所述第二锥形部的下部还开设有排污口。当需对冷却器进行洗涤时,通过清洗液进口将清洗液输送至壳体内,然后从清洗液出口排出;此外,还可通过排污口将壳体内的杂质排出。所述第二柱形部体上还安装有多个视镜,通过视镜可观察壳体内情况,当U形列管束中的管壁出现结晶情况时,开启刮板装置将结晶有效刮除,以提高换热效率;所述第二柱形部体的外壁固定有壳体支撑架。
[0014]所述清液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清液回收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清液回收装置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料液进口连接;所述料液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釜体的内部连通;进
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循环泵。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利用冷却器将结晶母液在结晶器外进行冷却后再输送至釜体内,一方面能够增加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夹套冷却方式因釜壁率先结晶引起的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将釜体的下部设计为倒置的圆锥部,该锥形结构能够将釜底晶体及时排出,避免晶体在釜内积蓄导致的排料不彻底等问题。此外,通过将溢流槽的底板设计为带有坡度的斜板,能够使溢流槽内的液体及时从清液出口排出,防止液体在溢流槽内积存,同时也能够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晶器、冷却器以及设置在结晶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清液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结晶器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具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清液出口;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固定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开口;所述导流筒内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安装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导流筒之间形成清液溢流通道;所述溢流槽与清液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有U形列管束;所述U形列管束的U形弯曲部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下方,所述U形列管束的冷冻液进口和冷冻液出口设置在壳体的上方;所述壳体的上部侧壁开设有料液进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料液出口;所述清液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清液回收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清液回收装置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料液进口连接;所述料液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釜体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上部为第一柱形部,所述釜体的下部为倒置的第一圆锥部;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一圆锥部的底部,所述清液出口位于第一柱形部的侧壁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底板为带有坡度的斜板,所述斜板的最低端朝向清液出口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外置的连续冷却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以及用于带动搅拌桨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搅拌轴与搅拌浆连接;所述第一柱形部的上方安装有用于固定搅拌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搅拌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导流筒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预陈海通陈海明李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相泉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