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07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低碳钢的铁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S含量≤0.015%;B)将步骤A)得到的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氩站脱氧合金化、连铸、热连轧、轧后控冷,得到低碳热轧带钢;所述热连轧的过程中,轧制速度≥7m/s。本申请提供的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解决了普通冷轧连续退火用低碳热轧带钢,经冷轧、连续退火、镀锌工序生产为1.0mm以上厚度镀锌板后,在后续的紧密贴合折弯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折弯开裂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低碳热轧带钢是生产冷轧镀锌彩涂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其最终产品广泛用于家用电器、货架、大中小型电器柜以及五金配件等领域,其终端用途多、加工变形复杂,因此对产品的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低碳热轧带钢的内部显微组织缺陷一旦形成,无法通过后续的冷轧、连续退火、镀锌等正常生产工序来消除。比如:经下游冷轧连续退火镀锌工序生产成品的渗碳体形貌与级别、晶粒度、夹杂物尺寸受热轧带钢原料的组织遗传性影响,最终恶化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解决热轧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的显微组织缺陷是限制下游产品质量提升的瓶颈环节。
[0003]目前控制热轧带钢显微组织缺陷,一般采用降低钢材碳含量的方法来控制钢材显微组织中各组成相的含量。在已有的相关专利文献中,研究了低碳钢成分、纯净度、织构对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但无法满足低碳热轧带钢显微组织精确控制的需求,在组织遗传性的影响下,也就无法保证冷轧连续退火后最终产品的加工性能。申请号为20191098882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冲用超低碳钢及其生产工艺,其是一种C≤0.010%的超低碳钢,具体工艺是:RH炉外精炼工序,热轧910
±
20℃精轧低温开轧。该专利技术采用低碳成分控制、RH炉外精炼脱气、热轧低温开轧的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加工成本高、生产节奏慢、对轧后控制冷却无明确要求,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产能、成本与质量的需求。
[0004]目前,普通冷轧连续退火用低碳热轧带钢,经冷轧、连续退火、镀锌工序生产为1.0mm以上的厚度镀锌板后,在后续的紧密贴合折弯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折弯开裂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性的生产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能够减少热轧带钢的显微组织缺陷,保证其在后续冷轧、连续退火、镀锌等工序加工为1.0~2.0mm成品后的折弯加工性能。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将低碳钢的铁水进行铁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S含量≤0.015%;
[0008]B)将步骤A)得到的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氩站脱氧合金化、连铸、热连轧、轧后控冷,得到低碳热轧带钢;
[0009]所述热连轧的过程中,轧制速度≥7m/s;
[0010]所述轧后控冷的过程中,轧带700~880℃的冷却速率≥40℃/s,660~700℃的冷却速率≥30℃/s;同时除边部温度陡降区外带钢横向温差≤20℃。
[0011]优选的,所述转炉冶炼工序中,入炉钢水S含量≤0.015wt%;出钢时间≥4min,渣
层厚度≤80mm。
[0012]优选的,所述氩站工序中,总吹氩时间≥15min,其中软吹时间≥5min。
[0013]优选的,所述连铸工序中,中包温度为1550℃~1565℃。
[0014]优选的,所述热连轧工序中,在炉时间≥80min,粗轧后返回温度为1000~1100℃;精轧入口温度为950~1050℃,终轧温度为850~900℃。
[0015]优选的,所述轧后控冷工序中,冷却方式采用层流冷却模式,卷取温度为600~650℃。
[0016]优选的,所述层流冷却模式采用前段冷却模式,每组集管要求喷嘴开启数量≥50%。
[0017]优选的,所述热连轧工序中,精轧为7机架连轧机,机架间冷却水开启数量≥3架。
[0018]优选的,所述热连轧工序中,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39mm。
[0019]优选的,所述低碳钢还包括:≤0.03wt%的Si,0.15~0.25wt%的Mn,≤0.025wt%的P,≤0.015wt%的S,0.015~0.045wt%的Als。
[002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其钢水碳含量适宜,降低了冶炼工序的复杂程度,减少了RH、LF工序,缩减了炼钢环节的生产周期,在可以提高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工序运行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本申请的热轧整体在较高温度区间轧制,避免粗轧返回温度与精轧入口温度的温差过大造成的中间坯辊道待温或使用中间坯强制冷却装置等影响轧制节奏、提高设备投资与运行成本的问题;进一步的,本申请明确了中间坯厚度、精轧轧制速度、机架间冷却水使用工艺、卷取温度控制区间、层冷冷却速度等参数,通过严格的控轧控冷参数,达到保证热轧带钢具备满足下游使用的内部显微组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采用旧工艺制备的热轧带钢的显微组织金相照片;
[0022]图2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生产工艺制备的热轧带钢的显微组织金相照片;
[0023]图3为采用旧工艺制备的热轧带钢的镀锌产品的显微组织金相照片;
[0024]图4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生产工艺制备的热轧带钢的镀锌产品的显微组织金相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26]针对常规工艺生产的热轧低碳带钢的显微组织中的渗碳体形貌、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受组织遗传性影响,在冷轧、连续退火等工序加工为1.0

2.0mm厚度的成品后,不满足紧密贴合折弯加工的需求,易出现开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轧低碳带钢的生产工艺,其通过成分、冶炼、连铸、轧制、冷却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热轧带钢显微组织中渗碳体形貌、级别的有效控制,最终保证了后续成品的折弯加工性能,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A)将低碳钢的铁水进行铁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S含量≤0.015%;
[0028]B)将步骤A)得到的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氩站脱氧合金化、连铸、热连轧、轧后控冷,得到低碳热轧带钢;
[0029]所述热连轧的过程中,轧制速度≥7m/s;
[0030]所述轧后控冷的过程中,轧带700~880℃的冷却速率≥40℃/s,660~700℃的冷却速率≥30℃/s;同时除边部温度陡降区外带钢横向温差≤20℃。
[0031]在本申请中,所述低碳钢的成分具体为:0.03~0.06wt%的C,≤0.03wt%的Si,0.15~0.25wt%的Mn,≤0.025wt%的P,≤0.015wt%的S,0.015~0.045wt%的Als。本申请中低碳钢的铁水通过鱼雷罐车运输铁水至炼钢预处理工序,在此过程中,保障铁水温度≥1300℃。之后铁水在脱硫站进行脱硫扒渣,在此过程中,入炉铁水S含量≤0.015wt%。
[0032]按照本专利技术,在转炉吹炼完毕后,出钢时间≥4min,且钢包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低碳钢的铁水进行铁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铁水S含量≤0.015%;B)将步骤A)得到的铁水依次进行转炉冶炼、氩站脱氧合金化、连铸、热连轧、轧后控冷,得到低碳热轧带钢;所述热连轧的过程中,轧制速度≥7m/s;所述轧后控冷的过程中,轧带700~880℃的冷却速率≥40℃/s,660~700℃的冷却速率≥30℃/s;同时除边部温度陡降区外带钢横向温差≤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冶炼工序中,入炉钢水S含量≤0.015wt%;出钢时间≥4min,渣层厚度≤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氩站工序中,总吹氩时间≥15min,其中软吹时间≥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工序中,中包温度为1550℃~15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高吉李兴唐国喜李嘉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