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方法及风机主轴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84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方法及风机主轴制作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工装以及第二工装,其中,第一工装上设置有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工装其上设置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工装与所述第二工装分别结合至所述风机主轴模具上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以及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同轴;且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冲头的冲压部的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改善现有的空心风机主轴在锻造过程中通过人工方式确定冲孔位置准确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方法及风机主轴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风机主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方法及风机主轴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能是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在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推动下,风电行业蓬勃发展,因此风机装机量尤其是大MW级风机需求不断增加。大MW级风机的主轴的尺寸大,属于大型部件。因此其中心孔亦大,所以风机主轴须采用空心锻造。目前空心风机主轴一般锻造方法为钢锭锻至坯料后入专用主轴模具,再锻至成形法兰锻坯,而后取出锻坯再冲孔,然后伸芯棒拔长风机主轴轴身至尺寸。然而,锻坯冲孔时由于坯料高度较高、冲孔困难,所以需人工拿标尺测量各部直径中心部位,然后做标记,再把冲头放置在标记位置进行冲孔,此类确定冲孔位置的方法缺点如下:
[0003](1)工作人员使用标尺测量锻坯直径中心位置,每支锻坯均需测量,生产效率低,浪费锻造压机占用时间,增加能源消耗;
[0004](2)在高温下,工人使用标尺测量锻坯直径中心位置,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0005](3)在高温下工人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从而造成孔冲偏,致使产品返修或报废风险增高。
[0006](4)测量好中心位置后,吊车放置冲头时无法快速放置在坯料中心,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方法以及风机主轴制作方法,以改善现有的空心风机主轴在锻造过程中通过人工方式确定冲孔位置准确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包括:第一工装以及第二工装,其中,第一工装上设置有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工装上设置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工装与所述第二工装分别结合至所述风机主轴模具上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以及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同轴;且所述第一凸台与冲头的冲压部相匹配,所述第二凸台与冲头的冲压部相匹配。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与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第一端相匹配。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等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第一端的内径。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第二端相匹配。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径等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第二端的内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锻坯置入风机主轴模具内;将第一锻坯锻造为第二锻坯并在所述第二锻坯的一端部制出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锻坯的另一端部制出第二凹槽,得到成形法兰锻坯。所述第二锻坯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壁体贴合。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同轴,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与冲头的冲压部的外径相同。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锻坯置入风机主轴模具内的步骤之前包括:将所述第一工装结合至所述风机主轴模具上,其中所述第一工装上设置有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工装结合至所述风机主轴模具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工装置于所述风机模具的内腔中,其中,所述第一凸台用以接触第一锻坯。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锻坯锻为第二锻坯并在所述第二锻坯的一端部制出第一凹槽的步骤包括:将第一锻坯置入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内,锻压所述第一锻坯得到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壁体贴合的第二锻坯,并使第一凸台嵌入至所述第二锻坯体内以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锻坯的另一端部制出第二凹槽的步骤包括:将第二工装结合至风机主轴模具上,所述第二工装上设置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对所述第二工装施压,使第二凸台嵌入至所述第二锻坯体内以形成第二凹槽。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二工装结合至风机主轴模具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二工装置入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内,其中,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锻坯接触。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锻压所述第一锻坯得到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壁体贴合的第二锻坯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锻坯进行镦粗、旋压处理,直至得到符合设定目标的第二锻坯。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定目标包括:所述第二锻坯的端部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端部的高度差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高度。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机主轴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将冲头的冲压部置于成形法兰锻坯的冲孔位置,进行冲压;所述成形法兰锻坯通过上述方法制得;将芯棒伸入至冲孔内,拔长所述成形法兰锻坯各部至目标尺寸,得到风机主轴。
[0022]本专利技术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该装置能够在锻坯的两端分别形成凹槽,从而确定了冲孔的位置,省去了人工确认冲孔的工序,有效解决了人工确定冲孔所带来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返修报废风险高等问题。且凹槽能够利于冲头快速定位,能够有效提高冲孔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于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显示为风机主轴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工装及第二工装确定冲孔位置的示意图;
[0027]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冲头放入凹槽的示意图;
[0028]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方法于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0029]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风机主轴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7显示为本专利技术风机主轴于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元件标号说明
[0032]100、第一工装;101、第一本体;102、第一凸台;200、第二工装;201、第二本体;202、第二凸台;300、模具;301、内腔;400、第一锻坯;500、成形法兰锻坯;501、第一凹槽;502、第二凹槽;600、冲头;700、风机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装,其上设置有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二工装,其上设置有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工装与所述第二工装分别结合至所述风机主轴模具上时,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以及所述风机主轴模具同轴;且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与冲头的冲压部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第一端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直径等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第一端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第二端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本体的直径等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第二端的内径。6.一种确定风机主轴冲孔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第一锻坯置入风机主轴模具内;将第一锻坯锻造为第二锻坯并在所述第二锻坯的一端部制出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锻坯的另一端部制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锻坯与所述风机主轴模具的内腔壁体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后雷肖广帅张帅李国瑞贾聪香
申请(专利权)人: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