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51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包括动力输出件,动力输出件包括基座、动力件、变速件、第一变速输出件和第二变速输出件,动力件和变速件均设置在基座上,第一变速输出件和第二变速输出件均设置在变速件上;剪切件,剪切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压型件,压型件包括第一压型件和第二压型件;送料件,送料件包括第一送料件和第二送料件;其中:第一变速输出件、第一剪切件、第一压型件和第一送料件构成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第二变速输出件、第二剪切件、第二压型件和第二送料件构成另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思路新颖、结构简洁、操作便捷、钢纤维生产效率高和复合型钢纤维准确率高。合型钢纤维准确率高。合型钢纤维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纤维剪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纤维是指以切断细钢丝法、冷轧带钢剪切、钢锭铣削或钢水快速冷凝法制成长径比(纤维长度与其直径的比值,当纤维截面为非圆形时,采用换算等效截面圆面积的直径)为40~80的纤维。钢纤维主要用于生产钢纤维混凝土,加入钢纤维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冲击强度、韧性、冲击韧性、耐磨性等性能均得到较大提高,被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大坝、机场等工程的建设。
[0003]目前钢纤维按照材质划分主要有普碳钢纤维(抗拉强度一般在300~2500MPa)、不锈钢纤维(按材质有304,310,330,430,446等)和其他金属纤维(铝纤维、铜纤维、钛纤维以及合金纤维)。不同材质的钢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后,能够提高混凝土的不同性能。例如,配制常温下应用的钢纤维混凝土,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普通钢纤维;而配制耐火的钢纤维混凝土时,则必须使用不锈钢纤维。随着工程技术发展和现场施工需要,越来越对混凝土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常需要将多种材质的钢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以满足施工需要。但是现有钢纤维加工设备均只能对一种材质的钢纤维进行加工,混入混凝土时只能按照重量比,混合不同材质钢纤维,由于不同材质钢纤维密度不同,混入前需要换算后才能得到合适数量比的复合钢纤维。特别是每当需要加入不同直径和不同长度的钢纤维时,其重量比至数量比的换算过程需要重新进行,极大影响了混凝土掺入复合型钢纤维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包括
[0006]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包括基座、动力件、变速件、第一变速输出件和第二变速输出件,所述动力件和所述变速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和所述第二变速输出件均设置在所述变速件上;
[0007]剪切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剪切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08]压型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压型件包括第一压型件和第二压型件,所述第一压型件和所述第二压型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09]送料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送料件包括第一送料件和第二送料件,所述第一送料件和所述第二送料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10]其中: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所述第一剪切件、所述第一压型件和所述第一送料件构成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所述第二变速输出件、所述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二压型件和所
述第二送料件构成另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
[0011]优选地,所述动力件包括动力所述变速件包括变速箱和变速输入件,所述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变速输入件包括输入转轴、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齿轮、第三输入齿轮、第四输入齿轮和第五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转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输入转轴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第三输入齿轮、所述第四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五输入齿轮逐一顺序等间距固定套装在所述输入转轴上,并且随所述输入转轴转动而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包括低速变速件、高速变速件和继动输出件,所述低速变速件和所述高速变速件均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继动输出件设置在所述高速变速件上;所述低速变速件包括低速转轴、低速第一齿轮、低速第二齿轮和第一调速输出件,所述低速转轴呈管状,所述低速转轴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低速转轴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低速第一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低速第二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低速第一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低速第二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二轴承,所述低速第一齿轮和所述低速第二齿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两端的所述低速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相向,同时所述低速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低速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入齿轮啮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调速输出件包括第一调速固定管、第一调速转轴、第一调速随动件、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复位圆环板,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一端套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圈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一端设置的第一滑槽配合,所述第一调速转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另一端面上;所述第一调速随动件包括第一随动杆和第一随动盘,所述第一随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上,所述第一随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第一随动盘呈圆环板状,所述第一随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动杆另一端上;所述第一随动盘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随动齿牙,所述第一随动盘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随动齿牙;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串联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之间的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二复位圆环板,并且所述第二复位圆环板两端面均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复位圆环板两端面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高速变速件包括高速转轴、高速第一齿轮、高速第二齿轮和第二调速输出件,所述高速转轴呈管状,所述高速转轴侧边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高速转轴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高速转轴另一端通过第四轴承嵌装在所述低速转轴另一端管内;所述高速第一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齿牙,所述高速第二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齿牙,所述高速第一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五轴承,所述高速第二齿轮内圈嵌装有第六轴承,所述高速第一齿轮和所述高速第二齿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分别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调速长条贯穿孔两端的所述高速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三齿牙与所述第四齿牙相向,同时所述高速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入齿轮啮合,所述高速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输入齿轮啮合;
[0015]所述第二调速输出件包括第二调速固定管、第二调速转轴、第二调速随动件、第二磁力线圈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调速固定管内设置有第三复位圆环板和第四复位圆环板,所述第二调速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第二调速转轴通过内腔嵌装的第七轴承套装在所述第一调速转轴外;所述第二调速随动件包括第二随动杆和第二随动盘,所述第二随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调速转轴上,所述第二随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第二随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随动杆另一端上,所述第二随动盘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随动齿牙,所述第二随动盘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随动齿牙;所述第二磁力线圈嵌装在所述第二调速固定管内,所述第二磁力线圈内圈的所述第二调速转轴外壁上设置有永磁铁;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串联嵌装在所述第三复位圆环板和所述第四复位圆环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包括基座、动力件、变速件、第一变速输出件和第二变速输出件,所述动力件和所述变速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和所述第二变速输出件均设置在所述变速件上;剪切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剪切件包括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一剪切件和所述第二剪切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压型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压型件包括第一压型件和第二压型件,所述第一压型件和所述第二压型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送料件,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件上,所述送料件包括第一送料件和第二送料件,所述第一送料件和所述第二送料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所述第一剪切件、所述第一压型件和所述第一送料件构成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所述第二变速输出件、所述第二剪切件、所述第二压型件和所述第二送料件构成另一条金属钢纤维生产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动力所述变速件包括变速箱和变速输入件,所述变速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变速输入件包括输入转轴、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齿轮、第三输入齿轮、第四输入齿轮和第五输入齿轮,所述输入转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输入转轴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第三输入齿轮、所述第四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五输入齿轮逐一顺序等间距固定套装在所述输入转轴上,并且随所述输入转轴转动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输出件包括低速变速件、高速变速件和继动输出件,所述低速变速件和所述高速变速件均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继动输出件设置在所述高速变速件上;所述低速变速件包括低速转轴、低速第一齿轮、低速第二齿轮和第一调速输出件,所述低速转轴呈管状,所述低速转轴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低速转轴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低速第一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低速第二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齿牙,所述低速第一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一轴承,所述低速第二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二轴承,所述低速第一齿轮和所述低速第二齿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两端的所述低速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相向,同时所述低速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啮合,所述低速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入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速输出件包括第一调速固定管、第一调速转轴、第一调速随动件、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复位圆环板,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一端套装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圈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一端设置的第一滑槽配合,所述第一调速转轴通过所述第三轴承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另一端面上;所述第一调速随动件包括第一随动杆和第一随动盘,所述第一随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上,所述第一随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第一随动盘呈圆环板状,所述第一随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一随动杆另一端上;所述第一随动盘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随动齿牙,所述第一随动盘另一端面
上设置有第二随动齿牙;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固定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串联嵌装在所述第一调速固定管内,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之间的所述第一调速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二复位圆环板,并且所述第二复位圆环板两端面均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所述第二复位圆环板两端面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钢纤维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变速件包括高速转轴、高速第一齿轮、高速第二齿轮和第二调速输出件,所述高速转轴呈管状,所述高速转轴侧边上设置有第二调速长条贯穿孔,所述高速转轴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内,所述高速转轴另一端通过第四轴承嵌装在所述低速转轴另一端管内;所述高速第一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齿牙,所述高速第二齿轮一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齿牙,所述高速第一齿轮内圈嵌装有第五轴承,所述高速第二齿轮内圈嵌装有第六轴承,所述高速第一齿轮和所述高速第二齿轮分别通过所述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分别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调速长条贯穿孔两端的所述高速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三齿牙与所述第四齿牙相向,同时所述高速第一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入齿轮啮合,所述高速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调速输出件包括第二调速固定管、第二调速转轴、第二调速随动件、第二磁力线圈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调速固定管内设置有第三复位圆环板和第四复位圆环板,所述第二调速固定管一端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君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致泰钢纤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