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26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包括双层扁线绕组(1)、第一绕组支架(2)、第二绕组支架(3);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两层绕组的中间为第一绕组支架(2),下层绕组与绝缘端板(4)中间为第二绕组支架(3),第一绕组支架(2)的第一支撑板(5)梯形结构的中间凸台插入第二绕组支架(3)的第二支撑板(7)中部凹槽内配合形成冷却油的冷却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绕组成型加工难度,易于装配,并且增加了绕组端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提高了冷却效率。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油冷发电机本身的高功率密度特点,为了增加散热,转子绕组通常设计为扁线结构,但其在加工中存在弯型、整型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出一种双层绕组结构,在保证设计性能参数一致的情况下降低了装配难度,并且提高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航空油冷交流发电机双层扁线转子绕组结构,以降低加工装配难度,并提高冷却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包括双层扁线绕组1,第一绕组支架2、第二绕组支架3;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两层绕组的中间为第一绕组支架2,下层绕组与绝缘端板4中间为第二绕组支架3,第一绕组支架2的第一支撑板5梯形结构的中间凸台插入第二绕组支架3的第二支撑板7中部凹槽内配合形成冷却油的冷却路径。
[0005]所述双层扁线绕组1为上下两层绕组结构,由一根扁形铜漆包线绕制而成,先绕制成型后再嵌于铁芯极上。
[0006]所述第一绕组支架2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柱6;两根第一支柱6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支撑板5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一侧,第一支柱6穿过双层扁线绕组1两层绕组的中部。
[0007]所述第一支撑板5一端为阶梯的板状结构,另一端两端设有缺口,两侧版面上设有多处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第一支柱6厚度与双层扁线绕组间距离相同。
[0008]所述第二绕组支架3还包括两根第二支柱8,两根第二支柱8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板7上,第二支撑板7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一侧,第二支柱8支撑双层扁线绕组1的下层绕组,第二支柱8厚度为绕组与绝缘端板的距离。
[0009]所述第二支撑板7两侧版面配合第一支撑板5的凹槽,设计多处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
[0010]所述第二绕组支架3分两侧支撑绕组端面,与绝缘端板4间留出空间。
[0011]所述第一绕组支架2也分两侧支撑双层扁线绕组1中的两层绕组,使两层绕组间留有冷却油的流动空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降低了绕组成型加工难度,易于装配,并且增加了绕组端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双层扁线绕组结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绕组支架2结构立体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绕组支架1结构立体图。
[0016]其中:1-双层扁线绕组2-第一绕组支架3-第二绕组支架4-绝缘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包括双层扁线绕组1,第一绕组支架2、第二绕组支架3;所述双层扁线绕组1为上下两层绕组结构,由一根扁形铜漆包线绕制而成,先绕制成型后再嵌于铁芯极上;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两层绕组的中间为第一绕组支架2,下层绕组与绝缘端板4中间为第二绕组支架3,第一绕组支架2的第一支撑板5梯形结构的中间凸台插入第二绕组支架3的第二支撑板7中部凹槽内配合形成冷却油的冷却路径。
[001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绕组支架2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柱6;两根第一支柱6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支撑板5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一侧,第一支柱6穿过双层扁线绕组1两层绕组的中部。
[0020]所述第一支撑板5一端为阶梯的板状结构,另一端两端设有缺口,两侧版面上设有多处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第一支柱6厚度与双层扁线绕组间距离相同。
[0021]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绕组支架3还包括两根第二支柱8,两根第二支柱8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板7上,第二支撑板7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一侧,第二支柱8支撑双层扁线绕组1的下层绕组,第二支柱8厚度为绕组与绝缘端板的距离。
[0022]所述第二支撑板7两侧版面配合第一支撑板5的凹槽,设计多处凹槽作为冷却油通路。
[0023]所述第二绕组支架3分两侧支撑绕组端面,与绝缘端板4间留出空间。所述第一绕组支架2也分两侧支撑双层扁线绕组1中的两层绕组,使两层绕组间留有冷却油的流动空间。
[0024]该双层扁线绕组结构为转子一个极的绕组固定结构,转子极与极之间配合其他极间支撑结构共同固定形成完整的转子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扁线绕组(1)、第一绕组支架(2)、第二绕组支架(3);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两层绕组的中间为第一绕组支架(2),下层绕组与绝缘端板(4)中间为第二绕组支架(3),第一绕组支架(2)的第一支撑板(5)梯形结构的中间凸台插入第二绕组支架(3)的第二支撑板(7)中部凹槽内配合形成冷却油的冷却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扁线绕组(1)为上下两层绕组结构,由一根扁形铜漆包线绕制而成,先绕制成型后再嵌于铁芯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支架(2)还包括两根第一支柱(6);两根第一支柱(6)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5)上,第一支撑板(5)在双层扁线绕组(1)的一侧,第一支柱(6)穿过双层扁线绕组(1)两层绕组的中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双层扁线绕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一端为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智丽岳弟华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