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S-485通讯激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20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S

485通讯激活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RS

485通讯激活电路。

技术介绍

[0002]RS

485在多点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RS

485通讯电路只能简单的通讯,在强干扰和大电流的坏境下会影响到数据的传输,甚至会烧毁芯片和连接的设备。同时,在某些续航能力要求非常高的环境下,设备在某些模式下需要保持超低功耗。然而485通讯系统既要做到实时通讯,又要做到超低功耗,是一个难点。
[0003]公开日为2014年11月05日,公开号为CN2039335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双工RS

485隔离通讯电路,其包括:第一RS

485收发模块、第二RS

485收发模块和隔离控制模块,其中,第一RS

485收发模块用于实现RS

485信号与RS

232信号之间的转换,第二RS

485收发模块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RS

485收发模块所进行的信号转换相逆的信号转换,隔离控制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RS

485收发模块和第二RS

485收发模块之间以控制第一RS

485收发模块和第二RS

485收发模块的收发状态并对第一RS

485收发模块和第二RS

485收发模块的信号进行隔离传输。该专利并不能保持超低功耗的同时,做到实时通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RS

485通讯激活电路,保持超低功耗的同时,做到实时通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485通讯模块、第一光耦模块,其中:
[0007]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485通讯模块与外接设备端双向通讯连接;
[0008]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与外接设备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模块用于接收外接设备端的信号后,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通讯激活。
[0009]优选地,第一光耦模块包括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电阻R75、电阻R89、电容C65和二极管D20,其中:
[0010]所述二极管D20的正极与外接设备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0的负极与电阻R8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5的一端、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外接设备端、电容C65的另一端电连接;
[0011]所述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出端与电阻R7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5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单元的DC_S端电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数字隔离模块和电源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其中:
[0013]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与电源隔离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与
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发送或接收信号;
[0014]所述数字隔离模块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连接,所述数字隔离模块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数字隔离模块用于数字隔离;
[0015]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
[0016]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还与所述485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用于电源隔离。
[0017]优选地,所述电源隔离模块包括电源隔离芯片U5、电极电容C33、电容C34、电极电容C35、电容C37、电极电容C50、电极电容C53和电阻R67,其中:
[0018]所述电极电容C33的正极分别与外接电源、电容C34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极电容C33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4的另一端、电极电容C35的负极、电容C37的一端、电极电容C53的负极、电源隔离芯片U5的Vin

端电连接;
[0019]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极电容C35的正极、电容C37的另一端、电源隔离芯片U5的Vin+端电连接;
[0020]所述电极电容C50的正极与所述电极电容C5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极电容C53的负极与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

端电连接;
[0021]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端和Vout

端为电源隔离模块的第二输出。
[0022]优选地,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还包括降压芯片U9、电极电容C67、电容C68、电极电容C77、电容C78、电阻R97和发光二极管D1,其中:
[0023]所述降压芯片U9的Vin端分别与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端、电极电容C67的正极、电容C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9的Vout端分别与所述电极电容C77的正极、电容C78的一端、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9的Vout端作为电源隔离模块的第二输出,所述降压芯片U9的GND端接地;
[0024]所述电极电容C67的负极、电容C68的另一端、电极电容C77的负极、电容C78的另一端均接地;
[0025]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
[0026]优选地,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包括数字隔离芯片U8、电阻R77、电阻R76、电阻R87、电阻R86、电阻R66、电阻R69、电阻R74、电阻R78、电容C51、电容C52、电容C54、电容C64、场效应管M3和场效应管M4,其中:
[0027]所述数字隔离芯片U8的A1端通过所述电阻R77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485TX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485TX端还与电容C5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485RX端还与电容C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数字隔离芯片U8的A2端通过所述电阻R76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485RX端电连接,所述数字隔离芯片U8的B1端通过所述电阻R87与所述485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数字隔离芯片U8的B2端通过所述电阻R86与所述485通讯模块电连接,数字隔离芯片U8的VDD1端和VDD2端接电源;
[0028]所述电阻R66的一端接SCK时钟信号,电阻R6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9的一端、场效应管M3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3的漏极与电阻R7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8的一端、场效应管M4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4的源极分别与电容C54的一端、数字隔离芯片U8的VDD1端电连接,数字隔离芯片U8的VDD2端与电容C64的一端电连接;
[0029]所述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485通讯模块、第一光耦模块,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485通讯模块与外接设备端双向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模块与外接设备端通讯连接,所述第一光耦模块用于接收外接设备端的信号后,对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通讯激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模块包括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电阻R75、电阻R89、电容C65和二极管D20,其中:所述二极管D20的正极与外接设备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0的负极与电阻R8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8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5的一端、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外接设备端、电容C65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隔离芯片U7的第一输出端与电阻R7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5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单元的DC_S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隔离模块和电源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与电源隔离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和第二光耦模块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发送或接收信号;所述数字隔离模块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连接,所述数字隔离模块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数字隔离模块用于数字隔离;所述第二光耦模块与所述485通讯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还与所述485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电源隔离模块用于电源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包括电源隔离芯片U5、电极电容C33、电容C34、电极电容C35、电容C37、电极电容C50、电极电容C53和电阻R67,其中:所述电极电容C33的正极分别与外接电源、电容C34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极电容C33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4的另一端、电极电容C35的负极、电容C37的一端、电极电容C53的负极、电源隔离芯片U5的Vin

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极电容C35的正极、电容C37的另一端、电源隔离芯片U5的Vin+端电连接;所述电极电容C50的正极与所述电极电容C53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极电容C53的负极与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

端电连接;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端和Vout

端为电源隔离模块的第二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还包括降压芯片U9、电极电容C67、电容C68、电极电容C77、电容C78、电阻R97和发光二极管D1,其中:所述降压芯片U9的Vin端分别与所述电源隔离芯片U5的Vout+端、电极电容C67的正极、电容C6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9的Vout端分别与所述电极电容C77的正极、电容C78
的一端、电阻R9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9的Vout端作为电源隔离模块的第二输出,所述降压芯片U9的GND端接地;所述电极电容C67的负极、电容C68的另一端、电极电容C77的负极、电容C7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97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S

485通讯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隔离模块包括数字隔离芯片U8、电阻R77、电阻R76、电阻R87、电阻R86、电阻R66、电阻R69、电阻R74、电阻R78、电容C51、电容C52、电容C54、电容C64、场效应管M3和场效应管M4,其中:所述数字隔离芯片U8的A1端通过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长城杨娟王礼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